中职体育中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研究

2021-03-06 21:56:40邓涛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邓涛

(营口市现代服务学校 辽宁 营口 115000)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分析了中职院校中学生缺少团队意识的原因,结合当下的教学情况提出了有效培养中职学生团队意识的措施,旨在为中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提出借鉴与参考。

1、中职体育教育中对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1.1、对学生兴趣的调查

中职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教学项目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例如,中职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会感受到来自文化课的学习压力,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降低学生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引导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获得参与感与满足感。鉴于此,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得过程中需要加强体育学习项目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产生积极作用。

1.2、可以增强学生体质

由于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不断他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青少年出现肥胖症的几率也在不断提升,为了增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机能,转变青少年群体中亚健康的状态,实施完善、良好的体育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太极拳教学。太极拳的结构和动作变化丰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各个部位都能够得到拉伸和锻炼,上肢与下肢需要协调配合,在学习进程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下肢力量、平衡感都能够得到极好的锻炼。例如,太极拳中的朝天蹬、仆步、雀地龙等动作对增加身体柔韧性具有良好效果,太极推手练习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也是速度和力量的良好展现。通过以上内容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必然会出现“质”的飞越。

1.3、减轻学生心理疾病

生理与心理健康是分不开的,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也是双向的。青少年在特定阶段极易出现逆反心理、青春期躁动等现象,不愿在生活和学习中接受他人的管束和教育,而太极拳平和舒缓的动作,能够缓解青少年心中的不安、紧张等心理状态,缓解其学习和生活压力。

与此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够改善人们心理上出现的焦虑、抑郁等状态,尤其是针对脾气暴躁、易怒对的青少年,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磨炼其心智,进而帮助其遇事沉着冷静、坚定理性。在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技巧过程中能够磨炼学生的耐心,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对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

1.4、健全学生思想人格

体育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经过长时间的太极拳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现阶段,众多中小学生长时间沉迷手机、电脑等游戏,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武术中蕴含的自律、自强、自立等良好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不过分依赖父母、不轻言放弃等良好的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对青少年未来的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

2、中职生匮乏团队协作意识的原因

2.1、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仍存在问题

就现阶段的职业院校来说,专业实训与创新实践存在不同部门各自开展的情况,这样推进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还让两者形成了脱节状态。通常情况下,专业教育由教学部门开展实训教学,比如,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训或者是到企业当中得以实践等。而创新教育则是由就业部、学管部来进行开展教学,对部分意向学生提供平台的支持,从而来解决企业实际难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地职业技能,但是目前这样的实践与实训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营体系,部分院校还无法提供实践平台及实训场所。

2.2、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多数职业院校缺少具备专业学科与创新素质地师资力量,这样便不利于开展专创融合理念。职业院校中,能够从事专创融合教学的师资队伍多数来源于理论教学的教师、指导教师以及辅导员等,这些教师并不具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无法保障专创融合教学的顺利推进,不能较好的掌握专创融合教学的规则,从而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也不能做到正确地指引。比如,部分教师并非本专业教师,即便有系统的专业培训,但还是缺少专业实践性。那么,在校外体系的教师资源中,以企业高管、创业成功人士等不同领域的精英人才,就显得尤为可贵,可是校外体系教师由于时间的匮乏,也并不能给予系统性的指导。

2.3、性格差异是造成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匮乏的主要因素

即便是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性格特点也会存在差异,一些学生性格大方开朗,不会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而一部分学生性格敏感善变,在工作和学习中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教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需要进行不同点拨和指导,职业院校进行学生规范管理时多采用硬性管理形式,将处分、记过作为管理主要手段,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无法实现教育目的,过激行为反而会加重学生逆反心理,背离了教育初心。因此,职业院校要从学生本身出发,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健全学生品格,改掉不良陋习,那么仅靠刚性教育是行不通的,而是要通过科学合理教育形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对个人、对学校及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可以主动进行反思并改过,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加明显,这也是柔性管理价值所在。在学生专业课学习方面,教师也应当使用柔性管理的形式。

3、加强培养中职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

3.1、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集体的健康成长

班级、校园能否健康成长,关键问题在于这个集体是否具有团结精神,一旦集体中缺少必要的团结协作精神,团队的凝聚力便岌岌可危,这样一来便会直接影响团队完成既定任务的有效性和效率,团队也就成为了一片散沙。团队成员之间缺少合作意识,缺少互相帮助的精神,必然会造成团队内部人心涣散,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团队精神,对集体的战斗力、凝聚力塑造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当集体中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那么将赋予队伍强有力的集体荣誉感,各个队员之间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个队伍也就能够发挥出极强的战斗力。

3.2、团队协作是当前社会企业要求的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逐渐提升,需要员工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勤勉的工作态度、完善的工作素养基础上,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其中团队精神就是众多企业关注和考察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外企、大中型企业中项目管理建设工作十分复杂,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完成,一旦队伍中缺少必要的团结合作精神,学生也难以适应后续的社会工作环境。而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绝大多数都要进入企业工作,其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问题,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他们的工作精神和工作热情直接关系着我国企业建设与成长。由此可见,我国在各个院校的教育工作中都应当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旨在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4、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团队精神的策略

4.1、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发挥团队意识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文明重要体现,对学生言行举止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它也为体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行为标准都离不开健康优良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具有影响力的,优秀校园文化有助于和谐校园构建,在潜移默化中去规范学生行为举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校园文化开展离不开职业院校师生共同努力,只有脚踏实地去贯彻,才能使团结协作育人功能充分展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去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校园文化创办形式有很多,如文艺晚会、图书展览会、校园辩论赛等都可以充分展示学生风采,此外一些社区活动等不仅具有公益性质还能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思想传承发展。因此,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团结合作体育教育的功能价值得以体现,使职业院校管理效果得到保证。

4.2、借助体育团队游戏和比赛

对中职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工作需要结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进行教学设计,在培养进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借助体育比赛活动或者是团队游戏等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体育游戏与体育竞技活动不仅具有直观性和灵活性,能够转变体育课堂死板、枯燥的教学形式,还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开展学习能够逐渐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学习习惯,能够为了统一的目标拼搏努力,在竞争中明确团结协作的必要性。这样一来,通过中职体育学习能够达到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增进师生之间友情,提升为人处世能力,促进身心发展的良好作用。

4.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职业院校的师生关系应该表现出民主和平等,校园应该彰显出“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氛围。但是在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权威性过重,师生之间的对话基本上是以不平等地位开展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语权是权威不容侵犯的,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课堂中只能存在教师的单一化声音。学生被动接受的时间不断延长、强度不断加大,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逐渐演变成了学习进程中得过且过的不良心态。作为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与教育引导者的教师,都需要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与学习理念,教师需要转变“权威地位”的固有印象,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理念,对教师的工作不要求全责备,教师稍有不正确做法就出现逆反、抵触等不良心理。双方需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明确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构建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师生关系。作为职业教育教师,需要专业知识、人文思想、政治理念、思想观念等众多因素的帮助和引导,才能够有效完成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在自身工作之余需要不断利用知识、新闻等内容武装和充实自己,在教学中实施协同教学、多学科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当下学习的内容。教师需要积极主动提升专业能力、增强职业素养,做一名师德品质高尚的高等院校教育者。

5、结束语

根据上文研究的内容能够看出,现阶段中职学生接受的教育形式、其面对的成长环境、自身的性格特点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教师对体育教育认识不足也会造成体育教学出现困境和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教育工作,在课堂中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团队精神,认识到团队协作在体育学习、自身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借助比赛、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助力其全方位成长。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校园文化职业院校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团队精神培养研究
就业与保障(2021年9期)2021-11-22 15:01:07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编者的话
环球时报(2017-08-15)2017-08-15 08:17:39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消费导刊(2017年18期)2017-01-28 10:10:50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