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靖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2020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正式发布2个重磅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院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在短时间内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转发,党中央的决策一直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方向,此次也不例外,文件对新时代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大中小学体育和美育将迎来重大变革,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体育与美育体系,健美操课程作为一项审美性极强的运动,是美育教育的上佳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由于生源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较本科生来说有所欠缺,明显表现为学习自觉性不高,积极性不强,缺乏约束与自我管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应用型专业为主,实践性较强,与理论知识相比,学生更倾向于实践操作类。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思想是否成熟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政治理论学习欠缺,导致价值观偏差,无法体会个人价值观与国家的密切联系。集体主义观念较差,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班集体决策以及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甚至对就业前景不关心,就业政策不理解。
健美操的动作表现以大肌肉群发力为主,重点在于操化动作的力度感,选材时要求苗条而不干瘪,丰满而不臃肿,四肢匀称,身高适中。女子展示肌肉线条美,男子突出肌肉力量感,
大众健美操动作节奏明快、欢快有活力,以基本步伐为基础,进行完整的8拍操化动作组合,以肩和髋为身体主要参与部位,是发展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的审美性运动,也是该运动的独特价值。评价的重点在于力度与幅度表现,对称性强,给人直观的视觉冲击。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一套优秀的作品除了精心编排的造型、动作连接、动作配合外,与音乐的吻合度直接影响表现效果,曲目节奏的强弱和动作的强度呈正相关性,在队形的方向、位置、路线、队形的不断变化中展示练习者矫健的身姿。
(1)动作设计。
成套大众健美操的动作是科学合理的将头、肩、胸、腰、髋以及上下肢的运动进行编排,一般包括头颈的屈伸、肩部的提沉、胸部的含展、腰部的转倾、髋部的摆动绕环、上下肢的屈、伸、摆、举、绕、踢等动作。设计动作时保持人体左右两侧的对称性、尊重人体的关节活动规律,力求匀称、和谐,增强大肌肉群小肌肉群的肌力。健美操的节奏和空间变化是影响成套动作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练习者的练习效果,因此创编时应当考虑空间、路线、速度;空间设计上应当基本满足上下、左右、前后、斜向等变化,路线设计上应当有长有短、曲直搭配,动作的幅度、速度、力量方向有大小、快慢、强弱的对比。动作设计也当符合学生的学段特征,初学者编排应当单一动作、左右对称、节奏较慢;通过1-2学期的积累,后期编排可以通过复合性动作提高运动能力与水平。
(2)音乐选配。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对成套的操化动作的风格、节奏起有很大影响,音乐匹配度高的创编更容易激发练习者的激情,所以,音乐的主题思想一定要和成套动作的风格相统一,多取材于迪斯科、爵士、摇滚等现代乐曲,近些年还多用鲜明强劲的民族乐曲,音乐旋律清晰、活泼轻快、情绪激奋,使人在练习的过程中,内心产生愉悦感。
(3)训练手段。
大众健美操是一项实践教学科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教师完整示范法、讲解法、分解教学法、金字塔法、口令练习法、递进法、领做法;学生采用模仿练习,学习技术技能、学习表情管理,小组练习一致性、准确性、流畅性。
(1)编排原则。
①有氧原则
健美操是一项全身主要肌肉参与的、运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韵律运动,能够有效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增强心血管系统的供氧能力,所以,在创编时应充分考虑运动强度,根据人体的生理学规律,运动强度的大小可以依据心率参数,日本神户女子大学外园一仁教授在《关于长寿与健身,增强体质新理论》一文中把心率作为衡量运动负荷的一种方法,当练习者实际心率达到最高心率的60%时,运动强度小,以一般活动为主;当练习者实际心率达到最高心率60%-80%时,运动强度中等,以健身活动为主;当练习者实际心率达到最高心率80%以上时,运动强度大,以强化训练为主。健美操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练习全身协调性提升、关节灵活度增加、运动时供氧增强,所以,运动强度的控制应该使练习者保持正常的摄氧,60%-80%的最高心率是比较合理的。
②全面性原则
动作的设计应遵循人体运动规律,充分调动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韧带,尽可能的使全身都参与运动。
③合理搭配与连接原则
动作顺序设计应符合科学性,动作幅度逐渐增大、动作强度由小到大再减小,根据练习者情况分配低冲击力步伐与高冲击力步伐的比例,单一动作与复合动作的比例,连接自然流畅。
(2)指导思想。
《健美操》创编尊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将课程内容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编自练,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获得成功感。
健美操的动作设计应符合健、力、美的特点,健身是第一目的,既能有张有弛的表现出动作力度,又要体现优美的舞姿和造型,成套动作的第二风格要统一,常见第二风格融入有街舞、有氧舞蹈等,《2017-2020年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中明确鼓励使用第二风格,不少于32八拍,这种多元素的融入激发了创编者的情感表达,但要注意舞蹈动作应与健美操的特点相结合,动作的特点应热情奔放,清晰有力,富有特色,动作与动作的连接自然流畅、巧妙,切忌杂乱无章。
规则对大众健美操成套动作队形变化有明确要求不少于8个,编排时应充分考虑场地空间位置,常见的队形变化人数有8人、12人、16人等,常用的队形有直线、斜线、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十字形、梅花形以及各种大写字母的应用,影响队形变化的因素有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动作节奏,运动技术水平较低的运动员2×8拍一变或4×8拍一变,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每八拍一变化,队形流畅度高。另外,编排时要充分考虑成套动作特点,常见的变队形脚步有小步跑、恰恰跳、并步跳等。
健美操选择音乐的标准是音乐节奏要适中,音乐风格要与动作风格相一致。音乐速度分慢、中、快三种:慢速每10s/16-20节拍,中速每10s/20-24节拍,快速每10s/24拍以上,通常情况下大众健美操的音乐速度中速偏多,这也和练习者的技能水平相关。音乐风格分有氧、爵士、街舞、民族等,根据动作特点进行选择,动作健身性强,刚劲有力,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动作灵动、优美则比较适合轻快柔美的音乐。
观看案例第三套 《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4级规定套路比赛视频,学习创编过程。
(1)整体构思。
例:开始 发展 结束
造型—扩张 操化—表演 收缩—托举—造型
(2)动作素材的选择与确定。
例:前奏(造型) 主体动作(4段) 结束(造型)
(3)音乐的选择与剪接。
例:前奏(2×8 拍)—组合 A(8×8 拍)组合 B(8×8 拍)组合 C(8×8 拍)组合 D(8×8 拍)—结束(2×8 拍)—动效音(0.5×8拍)。
创编者平时要多观看各种文艺表演、体育赛事、摄影等艺术风格较强的展演,从中捕捉、吸收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元素。素材积累从创编主题、音乐、动作设计、队形变化等方面进行,著名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高职学生健美操创编能力培养要围绕创编三元素,即节奏、力度、强度;在评价成套动作编排质量时从动作技术、队形变化、艺术变现三方面进行:
(1)动作技术能体现所选择主题的风格和特点,主题健康、活力、富有激情,表演风格和形式不限,具有艺术性以及时代感。动作设计与音乐节奏相吻合,表现出速度、方向及身体位置的控制能力。基本姿势和技术正确,动作优美,整齐划一;
(2)队形设计新颖合理、清晰、多样、连接自然流畅,主题突出。成套动作最大限度的使用比赛场地,有效利用空间变化,开始和结束动作表现出艺术性和表演性;
(3)动作要展示内心的激情,体现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演时热情洋溢,将运动、激情、表演融为一体,表现出健康自信与活力,彰显团队感染力。着装统一,并与音乐主题相协调,体现青春、靓丽的大学生风采。
健美操创编能力培养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健美操课程美育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全过程进行,助力学校美育工作,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