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建设下高校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途径研究

2021-03-06 18:05王艳张玉波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立德体育教师德育

王艳 张玉波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体育部 陕西 杨凌 712100;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陕西 杨凌 712100)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一实施意见为我国一流本科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背景下,体育课程教育成了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等都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时强调:“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深入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铸魂育人,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在“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体育教学除了有针对性的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外,还应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借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以建设体育一流本科专业,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培养出拥有健康体魄的、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

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就十分注重德育,在民间也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那便是“人无德不立”,可见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又再次重申且完善了这一观点。在此背景下,就要求我们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高校建设以及管理的方方面面,坚持以“树人”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以“立德”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

体育教学一直以来也是实行德育的重要载体,在“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首先要做的便是在教学活动当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做到以德为先,育人为本。正所谓“做事先做人”,假如道德教育没有做好,那么专业知识学习得再好也是徒劳,因此,必须坚持“以德树人”的教学宗旨,发挥出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通过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树立勇于拼搏、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等等。

高校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社会的中坚力量,除了需要重视道德教育之外,还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信念,因此,近些年来,各高校也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然后以教师的“榜样”作用去影响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活跃,且可塑性较强,而体育教学又蕴含丰富的思想性,拥有社会性、参与性等特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渗透,能够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要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要通过高校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2、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影响因素

2.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代社会大环境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据调查显示,“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有些学生逐渐陷入人生迷茫、道德困惑、道德观念模糊失衡的困境。许多学生从一进校就开始关心就业问题,压力比较大,出现了消极情绪。导致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消极,不愿参加运动训练、集体活动,团体观念淡漠,甚至于个别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极大地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德育教育。近年来,国家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立德树人”及“师德师风”建设。但是,体育学科一直被社会认为是副科,带有偏见,不予重视,更谈不上在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教育,这就也不利于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培养。

2.2、来自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因素的影响

(1)体育教学目标对德育目标指导性的缺乏。

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大都是针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及团队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设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仅作为依附存在,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指导性,不利于德育得有序开展。

(2)教学时对德育的执行力度不足。

随着体育教学的创新改革,高校体育在教学教材、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体育课逐渐从学生的技能掌握转向学生的兴趣培养。然而,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过于重视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而忽视育人的属性,体育教学则很难抓住“体育”本质,难以开展德育。

(3)体育教师对德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教师观念及思维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于败,依据传统观念,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为简单的跑、跳、投,在传统的教育中体育始终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很多教师对学生“德”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将全部精力集中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2.3、来自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当今一些家长在有意无意的情况下会运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对子女进行教育。“不吃亏”的教育观念,“非诚信”教育和“重智育轻德育”倾向。这对当今大学生的德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工作,以便有更好的生活。从而导致了一些学生认为诸如体育课这样的课程也不重要,可有可无,出现迟到、缺课等现象。这更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培养。

现代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龙凤,在家父母宠爱有加,百般宠爱,百依百顺,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当他们一旦进入大学,离开家,离开父母,所生活的环境变了,便会手足无措,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在体育课上表现为团结协作能力差、缺乏团体荣誉感等,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3、加强体育德育教育的途径

3.1、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德育建设

(1)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建设,构建科学、完整的德育体系。

明确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标;制定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计划;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效果评价体系;创建高校体育教学中为渗透德育所需的良好情境。

(2)重视不同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不同影响。

学校体育教学是以不同的运动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的,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大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不同方面影响。如球类、操舞类可以促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团结协作,增进学生间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能力。武术则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继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中长跑则需要学生对抗自身不适状态,从而有助于培养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因此,为了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在选择体育教材时,需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德育与体育的有效结合。

(3)结合体育教学组织及教法积极实施德育教育的渗透。

组织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工作重点,同时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环节,找准渗透德育的切入点,达到潜移默化效果。首先,要重视体育器械的领取、使用及归还和爱惜,这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其次,建立严格课堂常规,这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该过程也是向大学生实施文明礼貌和组织纪律的教育过程,教育同学们遵守规则;第三,小结时,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善始善终,培养学生的敬学精神并通过课堂总结,查漏补缺,完善教学。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多重良好品质的固化,这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积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将读书与体育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越野跑、拔河和球类、操舞类等活动及比赛,激发学生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

3.2、树立良好的师德,更好的规范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

(1)树立良好的师德。

体育教师除了要传授体育技能外,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的培养其荣誉感、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为振兴中华贡献自身力量,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工作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以人为本,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兼备”的优秀人才,这就需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求其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以良好的师德、品格、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言谈举止均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好的规范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借助生动的教育性语言,将美好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传授给学生。

(2)规范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学生认可教师形象,才会认真去吸取老师传授的知识,执行教师的要求。树立一个良好形象首先要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言行举止,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课堂上要做到着装适当,语言文明,在教学过程中,严谨认真,对学生耐心负责,认真解答学生的疑惑,在潜移默化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有比赛或者考试时,向学生传达取得好成绩不是唯一目的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同时营造一个平等的氛围,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从源头上杜绝学生投机取巧的思想,认真教育学生比赛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教师间相互配合,教师之间的关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教师之间互相尊重,相互配合,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也会不自觉的去学习、模仿老师间的相处模式,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

3.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主要渠道,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举止得体、言语真挚,以此来感染学生,积极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运用情感因素调控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力,有益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升其认知境界和思想水准。

3.4、提高大学生的德育德育

使大学生明白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进行诸如团体主义、“明人伦”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明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自觉地遵守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体育教学是使大学生信赖这些规则和产生道德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学生们认识到这点,才能促进体育教学中德育的良好实施。

猜你喜欢
立德体育教师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