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啦啦操运动中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思考

2021-03-06 13:45朱宇昕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环节师生

朱宇昕

(上海民办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 上海 200135)

翻转课堂是现代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相对传统教学而言,是对原有教学顺序的翻转,充分应用了信息技术这一载体来生成学习资源,师生可以就视频资源的学习状况进行针对性探究和交流,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小学啦啦操教学而言,其属于运动技能性教学活动,并不适用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内化过程,需要教师深入实施技术指导,并就学生的表现进行探究,通过交流、改善进行强化。所以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成为关键,翻转课堂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实需求,为此在教学中需要深入实践。

1、探析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本质上是对传统教学程序的翻转,其最佳的状态是学生长期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可以在课前对学习内容建立积极情感和充分的认知准备,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现诊断、评价,以此制定高效教学计划。对翻转课堂的实践首先则要确定课堂教学的全部程序,如传统教学中常见的知识预习、课堂知识讲述、作业巩固等,翻转课堂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对环节进行翻转,如将课上的知识传授翻转至课前,把课后的知识吸收引入课上。在内容结构上,翻转课堂目前有三大共同特性:(1)在理论依据方面,翻转课堂主要以掌握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参照;(2)表现形式上,翻转课堂则是变革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序;(3)在实践过程中,则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作为载体,融入资源创新、视频教学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创造更加情景化、智慧化的师生交互空间。以小学啦啦操教学来说,翻转课堂应用其中,分别会形成课前预习环节、课上练习环节、课后衔接环节,而每一环节翻转课堂对啦啦操教学的内容、形式和安排存在区别,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师生交互的丰富性与灵活性,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产生了积极作用。

2、翻转课堂在小学啦啦操教学中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意义

啦啦操具有团体性质,在整个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团队的形式组织展开,那么团队的配合与凝聚力尤为重要。小学生在学习啦啦操时,教师属于关键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达到流畅的配合效果,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翻转课堂”对教学环节顺序的转变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师生沟通效果,在各个环节建立了积极的师生关系。通常来说,在啦啦操中包含了技巧型和舞蹈型两种,每一种在团队训练中需要高度配合,使操作动作与舞蹈动作能够统一,并且还要融入富有震撼力与号召力的口号,以此来展现青春向上、团结一致的精神。在学习和练习中,啦啦操不仅个人有较难动作 要完成,还需要强调队员间的沟通与配合,特别是技巧性啦啦操,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要确保流畅、整齐、安全地呈现动作,那么在练习中学生和教师的信任与沟通尤为重要,如若师生间缺乏和谐关系,很多动作难以较快完成,同时啦啦操团队的练习效果也难以保障。

传统的啦啦操教学通常会采用基本原理讲解、教师示范,学生针对啦啦操展开重复练习、分段练习进行强化,最后则通过比赛测试的方法进行系统性地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缺乏积极的沟通,教师更多是单方面的指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小学生年龄尚小,在知识储备和运动能力上较为薄弱,对啦啦操的学习和训练并不适用于传统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练习这一简单的指导方式。“翻转课堂”则更加符合啦啦操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有关于啦啦操的知识传授可以借助视频资源指导学生在课后完成内化,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体现。而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化情况进行交流,以更加个性、自由的方式来协助学生完成相关技能的强化。同时,翻转课堂充分符合啦啦操团体性教学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相应对学生划分成组,借助视频资源小组完成课中与课外的学习,然后在课堂中表现,这可以让教师得到更加直观的学习成果,以此为依据更有效地优化教学模式,创建开放性的课堂氛围,针对学生表现和需求从根本上提升指导效果,从中赢得学生信任。

3、翻转课堂在小学啦啦操教学中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3.1、课内外组合搭建交互性教学模式,强化师生情感交流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首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这一时期的他们在认知、性格、情感等方面会发生鲜明变化,除了行为上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耐心不足,还在新鲜事物上有着积极兴趣,同时他们渴望交朋友,得到教师和他人的关注与鼓舞;其次,则需要营造开放、快乐的教学氛围,在现代环境中选择幽默、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相处,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来指导学生思考、探索以及创新。另外,和谐师生关系中教师除了发挥引导、组织等角色,还需要善用评价功能,在与学生相处中发现个性特长和闪光点,进而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各显其才,各展其能,以客观评价、赞美之语取得学生信任,师生间在心理上实现共鸣和互动,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

所以,翻转课堂在小学啦啦操教学中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则要充分应用关键要素,即翻转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在课内和课外的环节搭建与学生积极交流的氛围,通过强化师生情感交流来加强啦啦操教学质量。比如,以课外的预习来说,翻转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课前学习内容和个性化学习形式,教师在这一环节设置的预习评价和预习答疑能够帮助师生及时交流,而且教师可以随时监督学生在课前的练习情况,并相应给予一定的建议,帮助学生针对性地练习,由此提升了师生交互效果。

另外,以课上的练习来说,最终需要师生相互配合,高效交流来提高和改进啦啦操团队的动作技能,强化团体的凝聚力。那么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者角色,需要通过平等、亲和的态度和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展开课前模仿啦啦操教学视频后的成果,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整理学生存在的主要动作问题。并相应面向全体同学就关键动作和环节进行指导,纠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啦啦操练习中存在问题较大、基础性差的学生做出个别指导,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从中取得进步,在互动、互助学习环境下强化团结意识,与教师和谐相处中实现全面发展。

3.2、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个性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的灵活度

啦啦操教学具有运动技能特征,那么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始终要围绕学生对这一技能的认知和强化,翻转课堂在各个阶段设计中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教学中对于啦啦操这一技能的认知和模仿翻转到课前,依托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录制动态视频、精选啦啦操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然后传输给学生,通多情景化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对啦啦操的兴趣,调动认知与模仿欲望。在情感动力支持下,学生会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去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内容,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教师由此和学生建立了初步的交互联络关系,就此可以针对啦啦操的技能改进与提高进入另一环节的深入探索。

根本上来说,小学啦啦操教学中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啦啦操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展现良好的运动风貌,那么建立自主学习环境显得格外重要。将翻转课堂应用其中,借助知识直接供给的方式来同化学生的心理,以学生的自觉性和探索性练习来推进教学目标。而学生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学习空间和教师交流,并借助回放的视频寻求练习啦啦操的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加个性化。同时,教师利用开放性的探究环境更容易挖掘学生在啦啦操方面的潜能,以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强化,发挥其才能,在啦啦操团队表演中展现优势,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

3.3、将关爱融入啦啦操翻转课堂中去,实现师生和谐共生

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中,关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情感要素,教师需要通过关心、责任意识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爱让学生懂得自我存在的价值,引导他们在学习、练习啦啦操中进行自我审视,和教师真诚沟通,积极地探索更有效的提升方法,在流畅、热情的“对话”下,就此在啦啦操教学中取得良好成效。那么教师要把握翻转课堂在课堂角色、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方法上的转变,在翻转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教师的关爱,以此为啦啦操教学注入动力,使学生不仅爱知识、爱探索,更懂得尊重教师,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实现师生和谐共生的目标。

例如,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针对啦啦操这一教学主题教师要找准学生的“趣味点”,引入学生喜爱的元素,在教学视频设计和制作上考虑学生的接受度,避免出现偏离主题、内容冗长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观看轻松的学习视频自觉接触啦啦操。同时,要考虑小学生基础能力薄弱且耐心不足等问题,那么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练习方式,一方面耐心地将针对啦啦操动作进行拆分,结合学生单个表现中的问题分步骤授课,帮助学生克服练习困境;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小组方式相互交流,对动作进行练习巩固,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啦啦操表演中实现个人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以正向反馈消除他们在表演过程中紧张、害怕的情绪,真正从情感上与学生建立连接。

4、结语

啦啦操是现代小学体育教学中深受欢迎的一项教学内容,其团体性、技能性等特殊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性。但以往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今天学生在啦啦操学习中的需求,必须借助翻转课堂这一先进教学模式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创造学生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学环境。通过制作趣味性、情景性的微课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并就此针对啦啦操师生在线上与线下紧密互动,相互作用中设立科学且针对性、互动性强的啦啦操练习模式。将关爱融入其中,通过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啦啦操中展现积极向上的风貌。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环节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