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泽媛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劳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讲话中谈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2018 年9 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总要求,将“四育”提升为“五育”,突出了政治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2019 年6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和优化劳动教育是必然选择。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主要是面向实际工作岗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目前我国有1 400 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人数超千万,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新时代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责任重大。学生劳动素质如何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对于劳动教育是否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是否推行劳动教育,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劳动素养,关系着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为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即设计了面向教师和学生不同对象的问卷,教师卷共15 个题目,学生卷共20 个题目,各有一个主观题,其余均为客观选择题。问题覆盖劳动理念、劳动价值、劳动实践、劳动能力、劳动教育设计、劳动教育举措、劳动教育评价、劳动教育期待等多方面。除了问卷调查,还同步进行了师生深度访谈和文献查阅。2019 年9 月—12 月,课题组向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4 所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填写。填写调查问卷的教师来自行政管理岗、公共课教师岗、专业课教师岗,问卷共发放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91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00%。填写调查问卷的学生主要是大二第一学期的学生,分布在4 所学校交通类、机械类、金融类、化工类和信息类等15 个专业中,问卷发放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73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00%。问卷数据尊重调查事实,以回收问卷的数据为主要依据,问题分析综合问卷、访谈和文献等得出。
在“你认为学校要不要重视劳动教育”一题中,91 名教师选择“要”,占100%。195 名学生选择“要”,占71.4%;40 名学生选择“不要”,占14.7%;38 名学生选择“不清楚”,占13.9%。在“贵校是否设立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负责部门”一题中,80 名教师选择“没有”,占87.9%;8 名教师选择“不清楚”,占8.8%;3 名教师在问卷空白处填写“设立了学生爱卫会”,占3.3%。在“贵校是否将劳动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一题中,37 名教师认为“纳入”,占40.7%;20 名教师认为“没有纳入”,占22.0%;34 名教师认为“不清楚”,占37.4%。在“贵校公共区卫生打扫是由物业负责还是学生打扫”一题中,86 名教师选择“物业负责”,占94.5%;5 名教师选择“不清楚”,占5.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师生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很重要,但在院校教育管理层面表现为不重视,既没有相关机构的设立,也没有出台相关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劳动教育内容不够,没有确立劳动教育目标。
在“贵校是否开设了劳动教育专门课程”一题中,21 名教师回答“有”,占23.1%;40 名教师回答“没有”,占44.0%;16 名教师回答“不清楚”,占17.6%;14 名教师在空白处注上“主要是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104 名学生认为“有”,占38.1%;137 名学生认为“没有”,占50.2%;32 名学生表示“不清楚”,占11.7%。在“学校有没有举办专门的劳动教育讲座”一题中,30 名学生表示“有”,占11.0%;190 名学生表示“没有”,占69.6%;53 名学生表示“不知道”,占19.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会涉及劳动教育内容”一题中,96 名学生选择“会”,占35.2%;103 名学生选择“偶尔会”,占37.7%;74 名学生选择“不会”,占27.1%。在“课余有没有劳动安排”一题中,90 名学生选择“没有”,占33.0%;183 名学生选择“有”,占67.0%,部分学生在空白处注上“主要是寝室卫生”。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缺乏明确的劳动教育要求和措施,课程思政中关于“课程劳育”的内容非常有限,学生在校劳动教育情况不尽如人意。
在“请评价一下你自己的劳动精神”一题中,73 名学生选择“好”,占26.7%;117 名学生选择“一般”,占42.9%;83 名选择“较差”,占30.4%。在“你认为你自己的劳动主动性如何”一题中,80 名学生选择“较强”,占29.3%;103 名学生选择“一般”,占37.7%;90 名学生选择“较差”,占33.0%。在“你的自理能力如何”一题中,123 名学生选择“不错”,占45.1%;134 名学生选择“一般”,占49.1%;16 名学生选择“不行”,占5.9%。在“毕业后愿不愿意从最基层岗位做起”一题中,130 名学生选择“愿意”,并在空白处注上“没办法”,占47.6%;143 名学生表示“不愿意”,占52.4%。在“您认为您的学生懒吗”一题中,22 名教师选择“不懒”,占24.2%;69 名教师选择“懒”,占75.8%。在“请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一题中,17 名教师选择“令人满意”,占18.7%;34 名教师选择“基本满意”,占37.4%;40 名教师选择“不满意”,占44.0%。通过访谈,有学生表示在家从来没干过活。有教师反映,部分高职学生不热爱劳动,没有劳动意识,缺乏劳动能力,不珍惜劳动成果,贪恋享受,推诿劳动。从对师生的调查和访谈可以得出,目前高职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主动性不强、不愿吃苦锻炼,总的来说劳动素养较差。
(1)高职院校办学价值取向偏差。目前高职院校关注更多的是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体认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基于人、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方式实现教育价值的活动。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价值应然取向是指劳动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职业院校劳动育人的主要原则和判定依据[1]。所以,高职院校要将以立德树人作为办学价值追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初心,才可能使学生真正成人、成长、成才。(2)学生缺乏劳动教育体验。被调查学生中有60.5%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过分重视、满足甚至溺爱,使得有些学生养成依赖、享受、懒惰等性格特点,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更没有足够的劳动体验。加之基础教育阶段追求成绩,教育精力主要在知识学习和应试层面,忽视了开发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和社会实践环节,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比较缺乏,劳动教育体验缺乏也就不足为奇了。(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社会现实也出现了好逸恶劳、追求享乐、攀比奢华等不良现象,这些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健康。同时,网络中裹挟的大量低俗有害的信息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2],使部分学生鄙视体力劳动、不愿脚踏实地、幻想不劳而获,由此也出现有些毕业学生眼高手低、工作耍巧、频繁跳槽等情况。劳动教育在社会上被进一步淡化,这一严峻现实值得深思和警醒。
加强劳动教育对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要立足学生现实,高度重视学生劳动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塑造新时代勤劳务实、肯拼敢干、德技双能的劳动青年。(1)管理上实现劳动教育价值回归。院校管理高层必须重视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办学顶层设计,确立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目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部门,制订相关制度和措施,切实将劳动教育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在机制上保证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2)宣传上营造劳动教育氛围。通过全校教师大会、全校职工群等,引导教师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号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精心设计劳动教育环节,这既是教育思想的统一,也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培训。同时利用板报画廊、横幅标语、校园广播、专题讲座、劳动知识竞赛、创新能力比赛、“劳动标兵”网络评审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创建劳动教育的校园文化,营造劳动教育氛围。(3)实施上切实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职业院校具有进行劳动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校内利用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训加强劳动教育,同时开发能够激发学生劳动兴趣的专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最佳平台,学生走出校门参与企业顶岗实习,直接体会新时代经济特点、新时代企业用人要求、新时代高科技创新劳动的价值,使学生在真实劳动环境中接受劳动教育,从而热爱劳动、崇尚劳动。(4)评价上体现合理与激励。劳动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需要设立考评制度,客观合理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激励,从而使学生自觉纠正劳动观念,主动参与劳动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劳动素质,真正朝着新时代劳动者的形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