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松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舞台,依托理论教学,以丰富感性认识、检验理性认识为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学活动[1]。卫生类职业院校如何构建符合行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实践教学资源,设计实践教学项目,从实践维度破解学生的理论困惑,使思政课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让思政课在改进中增强实效,在创新中提高质量。
开展实践教学,一是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现实,体验、印证书本理论的真伪,获得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直观性感受;二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知识体验和运用,将所学内容内化为个体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同样是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根本出发点,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是实践教学的思想渊源,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实践教学创新的宗旨和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学不能停留在对理论的解释、分析和认同层面,必须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感悟,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践行报国志、落实爱国行。思政课不能单纯进行理论、概念式说教,应该从实践破题,用实践立论,用客观、鲜活的事实或故事来说话[2]。在教学布局中表现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腿走路,开展多渠道、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途径,思政课守正创新越向纵深挺进,就越需要展现其现实性、实践性,从实践层面回答受教育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认同与参与。
卫生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不但要求毕业生具备精湛的医学技能、深厚的医学素养,还要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品德,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医护人员凝聚共识、坚定信念、服务大局、救死扶伤,践行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信念,对于医学生理性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理解医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医学事业奉献青春,提供了最鲜活的实践教材和范例,也是卫生类职业院校破解思政课“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困局的最佳切入口。综合行业人才培养特点、思政课教学效果、教学实施效率等因素,提炼出实践教学模式。具体为:“一抓”:以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为抓手;“两入”:从课程结构入手,从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突破;“三课”:三门课分头实施实践教学,即把上级要求的实践学时分散安排在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主干课教学中,由各门课程教师分头组织实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1)明确教学目标及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实践教学重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学习效果,深化对理论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以实践教学带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和感悟民生,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培养品质、磨练意志、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教学顺序与理论课基本步调一致。
(2)规范教学内容和标准,对理论教学提供实践支撑。实践教学既然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教学程序、教学规律,按照教学规范严格执行。因此紧扣医药卫生行业动态、凸显行业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学项目设计是规范教学的重中之重,将实践教学授课内容纳入课程的学期授课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同样需要编写教案、考核方案。
(3)确定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形式的选择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和运用理论解释社会现象、回答社会问题为基本前提,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对比、甄选,最终确定了观读类实践、欣赏体验类实践、对抗类实践、社会调研类实践、参观体验类实践、公益服务类实践六大类,红色基地现场教学、社会调查、校友讲堂、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学生的课堂讨论辩论、新闻发布会、主题演讲、经典诵读、影视赏析、人物寻访、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线上直播等15个小类实践教学形式。
(4)构建符合实践教学特点的评价标准。实践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综合素质发展,实践教学评价考核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统一。过程评价考查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评价要素包括实践活动中展现的参与意愿、责任意识、合作能力、奉献精神及理论学习在实践中的应用;结果评价看实践汇报的质量,包括实践汇报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规范性、汇报的质量和对理论学习的情感升华与信仰升华等方面。
(5)撰写实践教学教程,规范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每个实践专题都有详细的实践教程作为教师的教学依据,教程中包括实践形式、实践学时、实践目的、实践安排(活动方式、活动流程)、实践评价、参考资料、链接拓展、思考探究等要素,确保教师在教学中有所遵循,避免随意性。
已经完成的实践教学项目在校内外反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类:
(1)传承红色基因和文化、传承革命信仰和革命理想类。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影像中国”摄影比赛;实地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大红楼;经典诵读“寻找伟人的足迹,倾听伟人的声音”;课堂研讨“伟人金句与中国历史的转折时刻”;辩论“谁是二十世纪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学生感悟到中国向现代化国家探索、奋进的坎坷历程,了解了不同时期革命领袖思想体系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历史地位,弘扬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自觉培养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坚定的爱国者。
(2)感受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医药卫生行业亲身体验类。如实地考察“身边的社区医疗服务”;校园问卷调查“医学生的行为规范”;主题演讲“传统医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温医学生誓言、南丁格尔宣言、大医精诚等”;社会调研“改革开放怎样改变了中国人的医疗条件”;观看视频《身边的国医大师———金世元》《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校友寻访:卫职院走出来的敬业模范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感受到我国城乡人民医疗条件的巨大改变,体会到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富民强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以及如何加大对社区医疗服务、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体验传统医药文化在互联网新时代焕发的魅力。
(3)共抗新冠疫情,谱写人生华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门思政课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抗疫实践课,如形势与政策课的校友报告会“驰援武汉的日日夜夜”,以线上直播课的方式,第一时间让从武汉归来的护理系校友诠释在国家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进入紧急状态时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信念与担当,感悟党和国家确定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战略。概论课网络调研+主题汇报“疫情抗击中的传统中医药”“我要做家庭健康的守护者”“实地走访: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凡人英雄们”,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原则,在肆虐的病毒面前,医务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以及千千万万舍身忘我投入抗疫一线的人们,他们牺牲小我、勇往直前,是民族的脊梁,是新时代最美的逆行者。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无时无刻地贯穿于各行各业防疫之战中,激发医学生树立大境界、大格局意识,与时代同频共振。基础课“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别样青春——北京援鄂医疗队汇报会”,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讴歌医务人员,用他们的大爱情怀、家国担当、英雄精神、善良品质教育和影响学生。
(4)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反馈与验证。在教学实施基础上,一方面以实践教学汇报比赛的方式交流分享优秀学生作品;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侧重调研、体验、研讨,听取课程专家和行业专家的论证,优化实践课内容结构,使其更加贴近学生成长的需要、贴近时代、贴近行业,提升思政课的现实说服力、精神感召力、心灵凝聚力和科学解释力,改变了学生课上“抬头率”“点头率”不高、人到心没到的状态,而且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应点,将实践元素成体系地引入理论教学,针对学生的困惑给出答案,做到不回避学生的敏感话题,不拒绝学生的尖锐问题,不轻慢学生的幼稚想法,讲出了有立场、有底气、有温度的思政课。
(1)实现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的有效融合。在实践教学“疫情中的传统中医药”中,学生看到由院士带队的国家中医医疗队奔赴武汉,认识到中医药有效抑制疫情蔓延、降低轻症转重症的比例,传统针灸按摩、呼吸锻炼等综合疗法帮助患者康复,也看到了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药方剂的临床使用效果;国学、中医药学、护理学和其他医药专业知识竞赛,社区群众体育文化活动的赛事保障,血站、医院、敬老院的志愿服务,都以不同视角实现了思政课与专业培养的有效对接。
(2)实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资源创新。以往我们不重视实践资源的系统开发,使用的教学资源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功能单一且相对陈旧,满足不了智能互联时代学生的需求,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现在我们不但把在京的166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精选的43个纳入红色资源库,还把学院的思政大平台以“学习强国”为代表的优质思政网络平台,临床教学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临终关怀医院、敬老院、血站等卫生专业资源,都变成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还要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构建互动网络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开辟多重路径,用多重互动和及时反馈的形式增加与学生的联系,真正做到思政教学进课堂、进手机、进网络、进生活。
(3)借鉴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理念和智慧,结合行业发展战略,持续探索卫生类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之路,将是我们的长期任务和课题。适应未来医学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绿色健康理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综合施治的诊疗模式、运用自然的防治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意识。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有相关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行业发展的新契机,凸显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和亮点,将课程建设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