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红
(黑龙江省萝北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 萝北 154200)
随着宠物饲养量的逐渐增多,宠物感染各类皮肤病的情况也随之增多,尤其是近几年真菌性皮肤病的感染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宠物真菌性皮肤病的症状及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参考。
日常生活中宠物易感染的皮肤致病真菌中大多都是环境常在菌,会在健康犬、猫的体表进行广泛的传播。但是引发感染的并非是携带病菌,诊断时应该遵循真菌感染的作用机制,大多数皮肤致病真菌都属于条件的致病菌。
1.1 环境因素 对真菌感染具有影响的因素如下:温度维持在大约26℃、具有适宜的湿度条件、宠物皮表的pH 值属于偏酸性、接受适当的光照,因为通常真菌在最初的生长期是需要有紫外线进行诱导,但是如果接受大幅度的紫外线照射又会将真菌细胞杀死。而在每年的夏季,环境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都比较适宜,此时真菌自身具备的抵抗力和致病力都会有所提升,很容易造成宠物感染发病。
1.2 自身免疫力 宠物自身免疫力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每年的初春和初秋,宠物都会处于发情期和掉毛期,此时其自身的代谢功能增强,所以抵抗致病菌的能力也会相应的增强。与此同时,因为此阶段宠物会掉毛,所以致病菌的附着量会明显减少。而且春秋季时环境温度比较适宜,宠物的活动量会相对增大,机体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都随之增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宠物机体的防御能力。由此可知,每年的春秋季节都是宠物患病的最低时间段。
1.3 破坏性因素 宠物感染真菌性皮肤病的主要诱因是皮肤损伤。如果发生表皮创伤、蚊蝇侵袭或接触性的感染情况等都会诱发宠物感染真菌性的皮肤病。一般春秋季的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宜,所以宠物喜欢在自然界玩耍和追逐,易发生宠物受伤,如果处理不当因感染而引发患病。而每年的夏季,特别是饲养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时,宠物易受蚊蝇侵害,若遇高温高湿的天气,宠物感染真菌性皮肤病的概率就会急剧上升。
宠物机体发生病源菌感染之后,真菌孢子就会在其表皮角质层内进行繁殖,不断在毛囊口有大量的菌丝形成,而菌丝会伸入毛囊中继而进入毛根部,深达毛球上部的角质形成区,然后就在毛内或毛周分支分裂而形成相对紧密的孢子或分节菌丝。毛发病变并伴随皮肤炎症是初期临床症状。随着毛发不断的向外生长,被毛就能够逐渐地移出毛囊,因为真菌已经将毛干破坏,所以宠物的毛发光泽丧失而折断。
该病的治疗应坚持抗菌消炎和改善皮肤抵抗力的原则,同时应综合考量实际的营养状况,进而给出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从营养摄入和饲养环境以及日常管理入手寻找感染的原因,努力提高其自身的免疫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同时配合药物的作用之下,能够有效降低皮肤致病菌的活性,在临床中会由药物抗真菌逐渐的转变为皮肤自身防御真菌,并且加以广泛的建立长期的皮肤免疫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感染真菌性皮肤病。
3.1 改善环境 改善宠物的饲养环境可减少和杜绝其发生真菌性皮肤病。在实际生活中应尽量改善环境宠物体表的温湿度,保持宠物生活在干爽卫生的环境中,维持饲养舍良好的通风和晾晒条件,有效抑制菌群的存活状态和繁殖活动,特别是每年夏季高温阴雨天气要重视预防。
3.2 确保营养均衡 提高宠物皮肤的温度,可有效的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发生。饲养者可以通过对患处进行热敷,配合使用皮肤营养剂以及给其口服营养物质,或者是通过局部外用的方式以有效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刺激,最终争取建立崭新的真菌与皮肤的对抗平衡状态。
3.3 坚持预防为主 宠物真菌性皮肤病具有容易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一般患病宠物在临床治愈之后,应该继续坚持用药2~4 周,而必要的辅助性治疗通常需要持续1~3个月之久。如果饲养环境温湿度适宜并且能够维持恒定的状态,最大可能的避免宠物发生皮肤损伤。平时要仔细的进行观察,如果有异常的表现就要采取及时的措施救治,并且配合有效的护理以有效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