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春
(天津市蓟州区西龙虎峪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1912)
新生犊牛气喘病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的新生犊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症状为高热、咳嗽、肺炎和胸膜炎。
本病传染性强,多出现在3~12 月龄的牛。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肺组织及胸腔渗出液含有大量病原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及早春季节,发病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
本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根据病程和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2.1 急性型 初期只有个别牛发病,很快呈大规模发病。病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同时会出现咳嗽,流出浆液性鼻液,数天后咳嗽加重,剧烈干咳,有的犊牛会出现胸膜肺炎,肺部叩诊有实音区,听诊可听到明显的锣音,触压胸壁疼痛、敏感。病牛后期呼吸困难,眼睑肿胀,流泪有分泌物。
2.2 慢性型 临床症状不明显,犊牛的精神状态没有异常的变化,食欲正常。但是鼻及眼角等部位可见粘液性或者脓性分泌物。大多数情况下体温正常,偶尔可见体温有所升高,呼吸频率加快。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牛会出现咳嗽、喷嚏,鼻腔流出鼻液。听诊胸部可听到锣音。
典型的病变在肺部,常发生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内有淡黄色液体,常变现为纤维素性肺炎,肺实质变硬,肺小叶间质变宽,界限明显。胸膜粗糙且增厚,常发生粘连,心包积液,心肌松弛。
本病可以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测。
牛场一旦发病,应该立即对牛场实施封闭管理,同时做好人、物的消毒工作,对发病的牛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果病情严重,需要扑杀并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死牛流出牛场。提倡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的抵抗力,杜绝从疫区购买引进动物。如果需要引进新的动物,需要做好检疫工作,并做好调查工作,引进后需要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定健康无疫后方可混群饲养。每年可对牛免疫接种,但注射疫苗前后1 周内不要使用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对被病牛污染的场地、饲养用具、运动场及排泄物等要彻底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要做好饲养环境消毒工作,对养牛场及周边环境每天消毒,对病死牛及其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要做好灭蝇、灭鼠工作。
本病与环境因素有关,所以必须要提高饲养管理,要保持牛舍的干燥和通风,寒冷季节做好保暖工作。保证牛群合适的饲养密度,有条件的牛场可以将不同年龄和不同来源的牛分开饲养。保证饲料品质,确保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根据牛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来调整饲料搭配,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提高犊牛的抵抗力。
主要通过补充体液、消炎抗菌治疗,根据犊牛的症状可选用抗生素、双黄连、葡萄糖液、生理盐水等静脉补液。如果犊牛出现体温升高可以配合使用退烧药物。另外也可以中药治疗,比如麻黄、杏仁、甘草等中药,需要根据药物特性及发病症状对药物的用量用法进行调整。如果犊牛病程较长,并出现虚弱的情况,适当添加黄芪等调节犊牛体质,增强其抵抗力。
如果新生犊牛接生不到位也会引起气喘,所以要做好犊牛的接生工作,出生后要及时清理口及鼻腔中的粘液,以免犊牛吸入羊水造成肺炎。夏季要给犊牛创造阴凉的环境,避免在阳光下直晒。
新生犊牛气喘病对养牛业的危害较大,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有些病牛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重视这种疾病,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要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做好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工作,一旦犊牛发病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保证犊牛的健康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