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颖,刘维平,陈西风
(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宁夏 银川 750001)
滩羊主要分布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带, 是我国特有的裘皮用绵羊品种。 滩羊肉因具有肉质细嫩鲜美、风味独特,膻味较轻且脂肪分布均匀,蛋白质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偏低等特点,被公认为上等羊肉,受到消费者欢迎[1]。 随着宁夏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奶牛、肉牛和滩羊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滩羊肉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宁夏全区全面实行“禁牧封育”政策,舍饲条件下高精料快速育肥方式会导致过多脂肪沉淀, 羊肉风味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滩羊肉质品质,降低了滩羊肉商品价值,市场需求与生产现状矛盾日益凸显,问题亟待解决。 为解决舍饲条件下滩羊肉品质日益下降问题,众多学者从基因控制、营养调控、管理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则是营养调控。笔者对影响滩羊肉品质的日粮精粗比、 日粮能蛋比、矿物质、维生素、饲料添加剂等多种营养因素进行综述,为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羊肉品质是指体现鲜羊肉或加工后羊肉的外观及适口性,并反映其营养价值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性的综合体现,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色泽、pH 值、系水力、嫩度、多汁性和风味、大理石花纹等[2]。
色泽是羊肉外观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属于感官因子范畴。 羊肉色泽取决于肌红蛋白及其2种氧化状态(氧合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的含量和比例, 通常羊肉中血红蛋白占20%~30%、肌红蛋白占70%~80%。 色泽虽不能完全代表羊肉的卫生状况和营养价值,但可鉴别羊肉的新鲜程度,影响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及市场的认可度, 影响羊肉的商品价值。 羊肉色泽会随着屠宰时间的长短及周围环境而变化。屠宰时肉色一般为深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则会变成鲜红色, 如果屠宰时间再延长则会变为红褐色[3],这是因为羊肉中的肌红蛋白为紫红色,与氧结合后变成氧合肌红蛋白,肉色也会变化,成为鲜红色,随后肌红蛋白和氧合肌红蛋白进一步氧化后生成高铁肌红蛋白, 其颜色为褐色,因此,屠宰后的羊肉放置一段时间后,肉色会变暗。
嫩度是羊肉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由肌原纤维、结缔组织、肌浆含量及其化学结构状态决定, 凡能引起这3 种蛋白成分发生数量及状态变化的因素,均会导致羊肉嫩度的变化。目前主要测定羊肉的剪切力 (WBS) 及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FI)评价嫩度。 WBS 是指咀嚼羊肉或者切割羊肉时所受到的阻力,剪切力越小,嫩度越高,反之越低[2]。 MFI 是指肌纤维蛋白水解程度的大小,与滩羊肉中的胶原蛋白含量及溶解度、 肌原纤维的数量及存在状态、 结缔组织滤渣含量及熟肉率等存在密切关系。 滩羊尸僵前肌原纤维处于舒张松弛状态,这时羊肉肉质鲜嫩,尸僵后肌原纤维处于收缩状态,这时羊肉肌肉嫩度降低。熟化后胶原纤维降解,嫩度提高。肌间脂肪沉积量会减少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目,提高羊肉嫩度,但口感和品质会有所下降。 因此,生产上利用营养调控技术,适当改善肌间脂肪,不仅可增强羊肉口感,还可以提高品质[4]。
系水力是指在加热、加压、冷冻、切碎等外力作用下,羊肉保持原有水分的能力。系水力高说明羊肉在外力作用下能有效降低水分损失。 滩羊肌肉中含水量约为60%, 大部分水分存在于粗丝纤维之间,主要有自由水、准结合水和结合水3 种状态,前二者容易失去,直接导致羊肉在贮藏、蒸煮中的重量损失,肌细胞内色素、肌红蛋白、营养成分等也会伴随水损失, 所以水分损失不仅会影响滩羊肉的外观、嫩度、滋味、香味、多汁性,还会降低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5]。
大理石花纹是指脂肪结缔组织分布在羊肉小肌束之间形成的纹理。 大理石花纹与滩羊肉的多汁性、风味、嫩度等均存在密切关联,能反映肌肉间及肌肉内脂肪含量。 屠宰后取第一腰椎部背最长肌鲜肉样,1 h 后取出横切,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切面纹理结构,借用滩羊肉大理石评分标准图进行评定,如只有大理石花纹的痕迹评为1 分,有微量大理石花纹评为2 分,少量则评为3 分,适量评为4 分,过量评为5 分。 在滩羊肉品质评定时,含适量肌内脂肪,对其风味、嫩度、多汁性、滋味等指标都有良好作用,肌内脂肪含量受品种、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畜牧业发达国家,常把提高肌内脂肪含量列为畜禽品种改良的重要目标,也是评价高档羊肉的重要指标[6]。
pH 值是反映羊屠宰后肌糖原降解速度和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羊肉的色泽、系水力、嫩度等高度相关,常用于判断羊肉品质的变化,直接影响适口性。 屠宰后羊肉一般呈弱碱性或中性,pH值维持在7.1~7.3,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1 h 左右pH 值会降低至6.3~6.7[1]。
风味是羊肉评价的重要指标, 是指人的味觉、嗅觉及口腔中触觉的综合感觉,主要包括气味和味道两个指标。 对风味起正面作用的有香味和滋味(含肌苷酸、含硫氨酸、核糖等),也有起负面作用的,如膻味。羊肉的膻味主要来自脂肪组织,特别是4-甲基壬酸、4-乙基壬酸、4-甲基辛酸[7]。 研究表明,滩羊肉含有烃类、杂环类、醛类、酯类、酮类、醇类6 类43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醛类、酯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风味,是形成宁夏滩羊肉质独特风味的重要因素[8]。
羊肉熟肉率是指在特定温度条件下, 经过水浴加热一定时间,羊肉减少的重量,其值越大,反映羊肉在烹饪过程中的系水力越强。
在滩羊舍饲过程中, 大多数养殖户选择加大精饲料投喂量提高育肥速度, 但该饲喂方式会影响滩羊肉的品质和风味。 王思飞[9]以滩羊肉品质、日增重及经济效益等为指标, 研究日粮精粗比对滩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饲喂日粮精粗比为3∶7 的滩羊, 肌肉和皮下脂肪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血液中硬脂酰辅酶A 脱氢酶(SCD)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含量最高,能促进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有利于羊肉CLA 的沉积,有助于滩羊的生长及滩羊肌肉、皮下脂肪中CLA 的合成,提高滩羊肉品质。 也有试验表明,在滩羊养殖中选择精粗比为55∶45 的高精料饲粮比较适宜,添加1.50 g/(d·只)蛋氨酸铬(Cr-Met)时效果会更明显[10]。
日粮能蛋比是影响滩羊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周世卫等[6]以滩羊的终末体重、屠宰率、平均日增重、胴体脂肪含量值(GR 值)、胴体重和尾重等为试验指标,探索不同生长阶段适宜的能蛋比,结果表明在滩羊体重22~28、29~35、36~40 kg 阶段,分别饲喂消化能12.30 MJ/kg 和粗蛋白15.37%的日粮、消化能10.65 MJ/kg 和粗蛋白13.61%的日粮及消化能9.53 MJ/kg 和粗蛋白11.91%的日粮, 有助于提高滩羊育肥性能,提升滩羊肉品质。
矿物质对改善羊肉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肉色、剪切力、净肉率、屠宰率、肌间脂肪等指标水平。如铁元素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对保持肉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氧化镁可以降低背最长肌的脂肪含量, 提高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 从而改变肉色。 硒元素具有强抗氧化性,可防止或减缓脂肪的过氧化反应。伏映萍[11]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硒元素可提高滩羊肉的嫩度,也可显著增加硒元素在滩羊肉中的沉积。 富硒可以延缓肉的氧化,保持理想肉色,延长肉质的保存日期, 一般富硒肉在0~4 ℃条件下可保存9 d 左右。 添加铬元素可以增加胴体重,提高屠宰率,改善净肉质量, 还具有降低脂肪沉积和提高羊肉大理石花纹等级的作用。 研究表明铜元素对羊肉品质也有很大影响[12-13]。
VE 具有抗氧化作用, 不仅可以降低硬脂酸和短链脂肪酸等与膻味有关因子的含量, 增加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还可提高熟肉率[14]。有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VD 可改善羊肉嫩度, 添加一定量的VC 可减少或缓解畜禽的应激反应,提高羊肉品质。
2.5.1 过瘤胃赖氨酸(RPlys) RPLys、CLA 的添加对屠宰率、净肉率及肉骨比无明显影响,但能改变胴体肌肉与脂肪比例。 共轭亚油酸具有提高滩羊生长速度和改善肉品质的双重功效, 被视为滩羊高效养殖和生产高档羊肉的最适添加剂[15]。 由于在瘤胃中氨基酸的溶解速度比微生物生成氨基酸的速度快,导致氨基酸利用率偏低,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可采用瘤胃氨基酸加工技术, 减缓氨基酸的溶解速度,提高氨基酸利用率[16]。
2.5.2 N-氨甲酰谷氨酸(NCG) 精氨酸是常见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对改善滩羊肉品质起重要作用。NCG 是N-乙酰谷氨酸(NAG,动物机体内天然存在的精氨酸内源激活剂)的结构类似物,能促进肉羊机体精氨酸的内源合成, 在肉羊饲养上具有替代精氨酸的潜在价值。NCG 具有降低GR 值,提高舍饲羊眼肌面积、屠宰率、净肉率的作用,也可显著降低尾脂重,改善脂肪分配,提高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和及脯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 含 量[17]。 张 桂 杰 等[18]研 究 表 明,日 粮 中 添 加0.10%瘤胃保护型NCG(RP-NCG)对滩羊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可调节滩羊的体脂分配,显著(P<0.05)提高滩羊肉中肌间脂肪含量,提高滩羊平均日增重、净肉率及屠宰率,显著(P<0.05)降低GR 值,有效改善滩羊肉品质;添加2 g/kg NCG 可显著(P<0.05)降低肌肉剪切力,提高瘦肉率和嫩度,增加肌内脂肪含量和肉色红度值。
2.5.3 胍基乙酸(GAA) 肌酸是家畜体组织中能量的重要转换者,可形成磷酸肌酸,与ATP 组成磷酸原供能系统, 不需要氧的参与就能及时为肌肉组织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在体细胞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GAA 是脊椎动物体内合成肌酸的唯一前体物质, 由于肌酸具有不稳定性,而GAA 性质较稳定,且相对外源性肌酸生物效价较高, 生产中多用GAA 作为外源肌酸补充源。 晁雅琳等[19]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0.08%和0.12%GAA 能显著提高舍饲滩羊生长性能, 减少甘氨酸和精氨酸消耗量, 促进利于蛋白质合成激素的分泌。 也有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GAA,体内磷酸肌酸含量升高至饱和状态, 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肌间脂肪,使滩羊肌间脂肪、肌肉糖原含量显著(P<0.05)上升,提高滩羊的肌肉大理石花纹评分、屠宰率及净肉率,降低尾脂/胴体重及GR 值。
2.5.4 过瘤胃蛋氨酸大量研究发现动物自身合成的蛋氨酸较少, 是反刍动物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周玉香等[20]研究表明舍饲滩羊饲粮中添加4.5~6.0 g/(d·只) 过瘤胃蛋氨酸能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肉品质。
2.5.5 瘤胃保护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反刍动物营养中起重要作用,不仅能提高反刍动物生长性能,还能改善胴体品质。陈来祥等[21]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20%瘤胃保护型半胱氨酸可显著提高滩羊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增加肌内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对改善滩羊肉品质有积极作用。 饲粮中添加过瘤胃半胱胺(RP-CS)能增加滩羊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强抗氧化功能,改善肉品质,添加0.04%的RP-CS 可显著提高滩羊生长性能[22]。
2.5.6 左旋肉碱添加左旋肉碱显著影响FAS、HSL、LPL 和SCD 在肝脏、尾脂及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研究表明添加左旋肉碱对滩羊的胴体品质、肉品质及脂质代谢均有一定影响[23]。
从国内外研究形势来看, 关于滩羊肉品质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目前高档滩羊肉的生产没有统一标准,滩羊肉的品质评价方法各异,所以制定具有生产指导意义的滩羊肉品质评定方法和评价标准,为科学评价滩羊肉品质提供可靠、便捷的方法势在必行; ②高档滩羊肉品质形成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以指导生产实践;③生产中从“产加销”着手,建立完善的高档滩羊肉生产体系,促进高档滩羊肉的生产与销售;④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技术,通过调控肉质性状的基因提高滩羊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