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玲
(珠海市人民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属于危急重症,急性胸痛的原因较多,若不及时处理和抢救则会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急性胸痛患者入院后需要接受系统的急诊护理,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1-2]。现共选取60 例患者,旨在评价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共选取60 例急性胸痛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 月至2017 年3 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30 例)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8 岁,平均(48.63±2.17)岁;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为1~12h,平均(6.23±1.08)h。观察组(30 例) 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从27 岁到78 岁不等,平均年龄(48.98±2.33)岁;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为1~11h,平均(6.21±1.14)h。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患者入院后到急诊科分诊台挂号,由急诊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简单分诊,并安排抢救室。联系值班医生,对患者问诊,待确诊后,由护士将患者送至抢救室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查患者的血压、血氧,给予心电监护和吸氧支持,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同时,抽血,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必要情况下可请专科医生会诊,完成急救后,将患者转入相关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首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培训,由院内专家或聘请外院专家进行授课,讲解优化护理流程和急性胸痛护理的相关知识,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术进行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在院内练习,并由护士长负责监督考核。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保障护理人员能够熟练、准确的使用急救设备,并掌握急性胸痛患者的病症特征和护理要点。其次,对急诊分诊系统进行优化。护理人员在接到出诊信号的2 分钟内完成接诊,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处理,将患者平卧,并安慰患者的情绪,避免情绪大幅波动。达到现场后,立即给予输液、吸氧等针对性措施,简单处理后立即转运,在转运的过程中实施心电图监测,通知急诊科保持绿色通道畅通,并做好急救准备。若患者因胸痛自行入院,护理人员第一时间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患者主诉症状,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要优先开展抢救与治疗。再次,综合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和临床表现,对其胸痛类型(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进行划分,并及时发现高致死性胸痛。快速准确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心肌标志物检测等,同时向家属介绍做上述检查的重要性。最后,综合患者的具体病因,及时制定对症的护理方法。危重患者立即送至抢救室开展抢救,若无法确诊但高度疑似的患者,则收集病史、观察症状变化并定期复查,若发现异常则及时告知医生并做相应处理,完成急救后将患者转至相关科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1.3.1 观察指标
计数资料:(1)计算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行组间比较。(2)计算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计算方法为:脑卒中发生率+心衰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将两组的计算结果进行组间比较。
计量资料:准确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各流程所用时间,分别是: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对两组的各项时间指标进行组间比较。
1.3.2 评价标准[3]
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评估时间为抢救和护理结束后且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由患者本人填写问卷,或由患者回答问题,护理人员或家属代为填写问卷。问卷中共包括5 个问题,均为三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前两项均为满意,计算满意度后进行组间比较。
用SPSS 16.0 软件对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检验方法为t,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表示为例数/百分率,并用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
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结局,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n,%)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更短,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可见两组患者的各项时间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流程所用时间和住院时间 ( ±s,n=30)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流程所用时间和住院时间 ( ±s,n=30)
组别 分诊评估时间(min)急救时间(min)急诊停留时间(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 2.63±0.15 25.82±2.33 51.14±2.29 8.59±1.64对照组 4.52±0.18 37.45±2.69 68.28±2.87 12.35±1.07 t 44.181 17.899 25.568 10.517 P 0.000 0.000 0.000 0.000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低,经比较两组的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发生率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见表4。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n(%)]
急性胸痛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在发病后及入院后的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这则需要急诊科要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完成对患者的快速分诊与抢救[4-5]。本研究显示,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成功率更高,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有较高的满意度。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革新,对于危重患者及时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让护理人员对急性胸痛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基础处理方面也有了全新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分诊的准确性,缩短急性胸痛患者初步分诊和评估病情的时间[6-8]。这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让急性胸痛患者在第一时间接受最有效的分诊与治疗,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通过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人员与医生可以积极配合,可以保障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进而减轻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改善患者预后,对其身体康复有积极意义[9-10]。
综上,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患者在各抢救流程所用的时间更短,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预后佳,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