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的影响

2021-03-05 10:06:34关勤陈妍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知晓率个体化依从性

关勤,陈妍璇

(桂林市中医医院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2)

0 引言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随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官颖萍等研究表明[1]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投资少、效益大的防治措施。很多社区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多流于形式,以致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低,血压控制不良,最终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居民的健康管理和慢病控制研究中[2],高血压是可控可防的,只要把血压控制好,就可以减少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提高生活质量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该文旨主要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和血压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社区所有高血压档案随机编号后,以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取100 份名单。纳入标准:符合1999 年WHO 制定的“高血压及分级诊断标准,认知功能良好。排除标准: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严重高血压并发症者,患有恶性肿瘤者,精神障碍者,认知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性19 例,女性31 例,患者年43 岁到83 岁,平均(65.98±5.42)岁,小学以下文化11 例,初中文化18 例,中专及高中以上文化21 例,观察组男性19 例,女性31 例,患者年龄50 岁到78 岁,平均(66.28±5.17)岁,小学以下文化8 例,初中文化17 例,中专及高中以上文化25 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上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和传统的健康教育(包括一般的饮食、用药、运动的指导和定期随访)等。

1.2.2 观察组

在药物治疗和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现存的健康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如下:

1.2.2.1 评估患者找到问题,制定计划,认真落实: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生活习惯、家庭因素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然后找出患者现存的健康问题,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与其共同制定预期目标,提出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随访等多种方式来追踪和督导,以保障制定的计划得以完成。

1.2.2.2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途径

①根据社区慢性病管理规范,每三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一次,可以通过电话、预约患者来社区复查或者医务人员上门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在随访时予患者测量血压、血糖,了解患者服药、饮食起居、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后及时向患者指出,提出解决方案,并做好健康教育。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需和患者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制定下一次血压控制目标,半月后再对患者进行随访。如患者通过饮食、运动、调整用药等干预多次都不达标则需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治疗,并做好追踪随访。对文化程度低,疾病自我管理意识差的患者,应加强随访力度。②建立居民微信群,经常在群里发布高血压相关知识供患者阅读,鼓励大家参与讨论,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针对个体进行健康教育。③科室每月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社区给居民进行健康知识讲座,鼓励居民积极参加,发放图文并茂的高血压健康知识手册和健康素养等相关册子,让他们掌握更多的高血压相关知识,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课后鼓励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提问,一对一进行解答。④每周下社区进行1-2 次义诊,医务人员既了解了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身体状况,又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⑤联合居委会在重大节日通过多种形式组织老年活动,创造医患沟通的机会,在互动的同时不仅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和存在的问题又可以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⑥科室每年邀请老年人免费来我中心体检,方便医生掌握病情和个体化健康教育。

1.2.2.3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

①做好饮食指导:合理膳食,减少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 克,发放限盐勺,减少味精,酱油的用量,少食咸菜及罐头食品。②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每天进行氧运动,如慢跑、打太极、做操、跳舞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每次30-60 分钟,一般在16:00~18:00 点为宜,饭后不宜立即活动,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170-年龄[3]。③做好心理护理:多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使其保持平稳心态。④准确测量血压,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4],教会患者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做好记录。⑤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抽烟、酗酒、晚睡、吃夜宵、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患者提倡戒烟,有研究证实[5],吸一支烟后,收缩压增高10~25mmHg,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还会使夜间血压显著升高,导致心脏器质性病变。⑥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告知患者定时去医院或社区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⑦长期规范服用高血压药物,保证药物的疗效,讲解服药的方法、注意事项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一天一次的降压药安排在早晨7:00 服;一天两次的降压药早上7:00 和下午15:00 服用;一天三次的降压药在安排在清晨醒来,中午13:00 点,下午18:00 点前服用[6]。不得随意自行增减药物的剂量和次数,勿自行停药,以防发生危险。

表1 2 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比较( ±s,mmHg)

表1 2 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比较( ±s,mmHg)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观察组 50 16.98±5.25 12.44±5.66对照组 50 6.62±3.33 4.96±3.28 t 11.674 8.388 P 0.00 0.00

表2 2 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知晓率对比[ n (%)]

1.3 观察指标

1.3.1 统一予患者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采用坐姿测量血压,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 年后的最后一次血压,比较2 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

1.3.2 将两组患者高血压知晓率问卷调查表作对比分析。每次调查10 题,每题1 分,问卷得分≥8 分为合格。知晓率(%)=合格人数/总人数X100%。

1.3.3 将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做对比分析。设置10 条题目,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心理、服药、就医等方面设问题,答案为①根本未做到②偶尔做到③基本做到④完全做到,回答③或④选项表示依从性好。10 题中选③或④的答案≥8条表示依从性好。治疗依从性(%)=依从性好的人数/总人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现,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下降情况对比分析

经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和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依从性和知晓率对比分析

经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一经确诊后则需终生服药和长期多方面的干预。一部分患者由于健康意识不强,知识缺乏,经济条件受限等多种因素造成不按时服药、自行改药、停药的现象,造成病情反复;还有一部分患者因抽烟、酗酒、晚睡、久坐、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肥胖、血脂高、血糖高,造成心血管的负担。长期得不到规范的治疗、护理,很多患者的血压控制不良,最终发生心、脑、肾的病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尉秋英的研究表明[7]加强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在高血压的管理中,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增长疾病知识,规范个人生活行为,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研究对比得知,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了个体化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高血压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和治疗依从性提高显著。说明个体化健康教育针对性强,利于患者接受,更能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增强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知晓率个体化依从性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今传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20:12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6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