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青
(潍坊市中医院产二科,山东 潍坊 261400)
产后宫缩痛为产褥早期因子宫纤维复旧而引起的疼痛。哺乳刺激可加重疼痛程度,可使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睡眠不足,以及新生儿拒绝母乳喂养等不良情况,从而影响生活质量。随着伦理科学的发展,产后宫缩痛的治疗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临床常用的镇痛类药物对宫缩痛治疗效果欠佳,而且有部分药物可通过血乳屏障,作用于新生儿,不利于母乳喂养。穴位贴敷疗法以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对局部经络穴位起到刺激的作用,激发全身气血运行,是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外治法[1]。而钦针,又称为揿钉型皮内针,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其作用是给皮部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我院自制中药止痛散神阙穴贴敷联合足三里穴位揿针治疗,对剖宫产后宫缩痛患者进行干预,明显缓解了患者术后宫缩痛,提高患者产后舒适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在潍坊市中医院产二科行剖宫产术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各组60 例。对照组年龄21~40 岁,平均(29.77±7.78)岁;孕周38 周~42 周,平均(39.55±0.81)周;孕次1 次~2 次。治疗组产妇年龄20 岁~42 岁,平均(30.03±7.8)岁;孕周38周~42 周,平均(40.07±0.85)周;孕次1 次~2 次。两组患者均为足月妊娠,无严重产科及内外科并发症,无药物过敏史,并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基础资料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处理,静滴宫缩素10U,连续2天,向患者进行术后宣教,使患者能够充分休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正确母乳喂养,并给予指导疼痛的相关知识,如舒适卧位、热敷、按摩、分散注意力等;治疗组患者除常规促宫缩治疗外给予止痛散神阙穴敷帖和足三里穴位揿针。以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神阙穴(脐孔),取适量止痛散糊状药饼,约2.0cm×1.5cm 大小,置于神阙穴内,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 次,共3 日。足三里位于小腿的外侧面犊鼻下三寸,简便取穴方法是找到小腿的外侧面,膝盖的凹陷处,也就是所说的膝眼,用患者本人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排,然后食指近拇指的一侧缘靠近膝盖的凹陷处,小指的外侧缘与胫骨的交叉点,即为足三里穴。以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取穴位置及钦针,以一次性无菌镊子夹住针圈,将针尖对准足三里穴刺入,使环状针柄平整的留在皮肤上,用胶布固定。并指导患者家属穴位按压技巧:以拇指或食指指腹对揿针给与适度的揉按,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等得气感,每隔4 小时左右1 次,每次1 至2 分钟。钦针留置2 至5 天,如无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疼痛、水泡等不适,可于出院前取针。出针时,一手固定埋针部位两侧皮肤,一手两对侧胶布,然后捏住两侧胶布,垂直于皮肤将针取出。用消毒棉签按压针眼,局部常规消毒。
采用WHO 疼痛分级方法,将产后宫缩痛分为四级。0 级:无痛;Ⅰ级: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Ⅱ级:中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Ⅲ级:严重痛,为持续剧烈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观察产后24 小时、48 小时、72 小时宫缩痛情况。
采用SPSS 19 版软件包,经χ2检验及t 检验处理。
表1 两组产后不同时间疼痛比较例
治疗组术后24 小时、48 小时、72 小时宫缩痛发生率以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产后宫缩痛于产后1 至2 天出现,持续2 至3 天,哺乳时可加重。中医认为产后“多虚多瘀”,气虚则气血运行不畅,不荣则痛;血瘀则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治疗或补气养血,和营止痛;或活血化瘀,暖宫止痛等。中药穴位贴敷将中药、穴位、经络综合应用,发挥穴位和经络对药物的外敏感性和放大效应,使中药能够在相应穴位脉络中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2]。止痛散中当归补血活血,化瘀止痛;白芍、没药、元胡、桃仁活血行气、祛瘀止痛;莪术、三棱破血行气,化瘀止痛。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而神阙穴是穴位贴敷首选的给药部位。因神阙穴位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连贯,共理人体诸经百脉,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故有调节脏腑气血生理功能的作用。全息律论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全身的信息流,每一个穴位都包含着整体经络信息,而神阙是具有最高信元的穴位[3]。现代医学认为脐部神阙穴处表皮角质层薄弱,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却有丰富的静脉网,连接于门静脉,脐部用药可使药物在吸收时避免经消化道入血,而由门静脉直达肝脏,可提高药物的吸收利用。穴位贴敷通过经络系统和药物吸收可对人体调节起到双重效应[4]。目前针灸治疗疼痛的效果已经被全世界认可,在许多西方国家,已经成为治疗疼痛的补充和替代疗法。在1991-2009 年间发表的关于针灸研究的文献中,有1641 篇是关于疼痛和镇痛[5]。美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报道针灸可以促使人体释放一种天然的止痛物质,最终达到镇痛的目的[6]。现代大量的实践报道称针刺足三里可明显提高人体的痛阈、降低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7]。揿针埋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不断地促进经络气血的有序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起到祛除病邪的作用。剖宫产患者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长时间卧床可能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及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钦针治疗在不影响患者活动下给予患者持续性的刺激和治疗,极大减少了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出现,相对于传统针灸固定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本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后24 小时、48 小时、72 小时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术后48 小时内效果明显。治疗中发现2 例患者24 小时后脐部敷贴处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现象,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未影响继续治疗。因此,早期应用自制止痛散神阙穴贴敷联合足三里揿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患者的术后宫缩痛。穴位贴敷无创伤,揿针治疗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