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家伟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思辨能力的英语表述为Critical Thinking Skills。那么什么是思辨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将其解释为包涵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认知能力。«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将其解读为由思辨品质和认知技能两个构成。其中,“思辨品质包括:思辨品质包括: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认知技能包括:能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能自觉反思和调节自己的思维过程。”简言之,思辨能力是“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的统一体”,即具备尊重事实的品质,又能有效利用资源,运用分析、推理等手段去解决问题。
思辨能力研究在美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1993年美国政府将思辨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写进了政府教育工作报告。同时,相关研究在学术界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的量具研究就包括特尔斐的双微结构和理查德·保罗的三元结构,而教学研究成果更是不计其数。近十年来,思辨能力在我国教育界引起了关注,并涌现出一些成果,其中包括文秋芳的层级理论模型、杨鑫的辩论课思辨能力培养等。
归纳相关文献,不难发现,目前国内思辨能力的研究呈现两个特点:一个是多局限在讨论层面,如“为什么做?”“怎么做?”操作性不强,很难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另一个是成果数量有限,还没有形成一个繁花似锦的研究局面,因而也没能有效推进思辨能力在各个教育层面的实施。在高等教育领域,2020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文章旨在响应«新文科建设宣言»,以英语写作课为例,探究外语专业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
2020年11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八届(2020年)学术会上,丁书林提出,未来我国“课程教学将面临一系列深度的变革:从课程教学分离向一体化融合的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向集体学习的转变,从知识导向学习向项目式、问题解决式学习的转变。”研究者以此为基础,构建思辨能力的培养框架,结合在美国的教学经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四个构建维度。
图1 思辨能力培养的四个维度
知识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是指学生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阶段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项目为导向(PBL)的教学内容则指为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搭建的项目。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因而是静态的、脱离情境的;后者强调在现实情境中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因而是动态的。
外语专业写作课的设计传统上从句子到段落,再到篇章,或者由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论说文构成,这种脱离情境的教学内容很难让学生联系实际,也很难产生有效的知识或技能的迁移。目前在美国高校中的写作课普遍采用项目为导向,以大学一年级的写作课为例,第一学期设计为3~5个项目,如照片回忆录、文体比较短文、维基百科编写、产品推介报告以及网页设计等。这些项目体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们分属不同的文体:回忆录、文体比较、技术文体、推介报告、网页,这样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可以尽可能多地体验不同的文体写作实践。其次,每个项目的学习是独立完整的,都是以问题为导向,需要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查阅资料、调查实验、撰写文稿、修改文稿等)、解决问题,最终呈现给教师和学生的是项目的完成。再次,这些项目通常由易至难,从人人都能简单完成的照片回忆录到需要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网页设计。最后,对每个项目的评价都是完整的,都要求提交最终的产品。学期结束,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个项目,放在一起,这些项目就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是否完成或怎样完成了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
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上主要的两种教学方法,代表着相互对立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前者的本质是“教”,后者的本质是“学”;前者以教师讲课的形式,将知识和技能单向传递给学生,后者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在生生之间、生师之间探究知识和技能。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也是活动的主体、决策者、评价者。同时,教师的传统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
要实现“你来做,我来看”,而不是“我来做,你来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关键是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例如,在学习“文体比较”这一项目时,教师可以设计“思—对—享”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想一想有你见过哪些写作文体,一一列举;
步骤二:与同学组对讨论,将你们的文体目录整合成一个;
步骤三:将你们的目录与班级同学分享。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实践着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整合评价以及解析阐释等多种思辨方法,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合作式学习就是取代传统的独立学习的形式,而是以小组为单位,配合项目为导向的内容,完成学习任务。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知识的产生是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而非相反,即通过社会互动获得知识的效力要远超于独立思考的途径,这就是“社会”的功能。
在讲授维基百科文章这一模块时,研究者将班级分成数个小组,项目历时4周,小组的成员保持不变,共同完成以下活动:
1.参加课前由维基百科教育团队提供的培训;
2.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大家都感兴趣,但是个半成品的文章;
3.从事查阅资料等第二手研究,分析资料;
4.各个小组整合成员的资料,改写维基百科上的半成品文章;
5.改写的文章发给教师批改;
6.批改后的文章上传维基网;
7.各个小组向全班汇报展示成果。
合作式学习是通过小组来完成的,教师因而要设计分组方案。从事不同的活动,小组的成员可以更换,小组成员在性别、性格、民族、地域和文化等方面应尽量体现出多样性。同时,在小组活动时,每个成员的角色也应不时变化。比如,在课堂讨论中,成员之间应该轮流承担主持人、记录员、发言人角色,通过角色的调换,获得尽可能多的思辨体验。
评价方式主要由三种:终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预测式评价。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终成性评价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被广泛地运用到英语等级考试,同时雅思、托福等出国考试也采用这种评价。终成性评价建立在自然主义量化基础之上,用于判断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能力时,具有效率高、简单直接的特点,但是使用这种量化方式来判断语言学习等人文学科的价值却有失偏颇。说到底,这是一种竞争式评价,忽略了教育对象可以也应该发挥的作用,所以,人文学科以教考分离为主的评价体系亟待改革,其中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节点动态化,做到评价与教学相融合,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哺作用。
例如,在讲授产品推介报告这一项目时,可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融入多种评价方法。第一,课前布置给学生该项目的要求及范文,鼓励学生开展课前自评,评价不足,规划学习内容和方法。第二,课上开展写前头脑风暴,与教师、同伴互动评价,确定写作题目。第三,一稿后进行同伴评价,也可以到写作中心寻求帮助,随后进行相应的修改。第四,将文稿交给教师,后者可以采用远程或者面对面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第五,根据教师的意见,学生完成修改,形成终稿。
思辨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理论探究,更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实践,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彻底的转变,唯此,才能响应“新文科”建设的号召,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较强思辨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