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

2021-03-05 15:52于乐乐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

于乐乐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与工程质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科学的管理模式能够提升工程质量。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全面提升管理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 ;应用及发展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始终都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属于最为重要的部分。然而,国内建筑行业虽然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有些管理模式,并没有随之同步发展,并且还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建筑工程其他环节的实施。因此,为了能够使得整个建筑行业变得更为安全、更为完整,那么有关建筑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管理模式创新内容展开科学分析[1]。

1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内容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提升,同时分析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①培养创新人才,这给有关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找到具有创新意识同时兼具创新能力并且还对企业忠诚度高的人才;②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管理效果进行充分的发挥,针对工程当中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的运行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效果充分地发挥其管理的作用和效果,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其稳定的发展。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正在开展的各类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的项目管理人员往往会完全忽视管理模式的运用,并对其管理工作的重视认识程度低下,很多管理人员凭借自身所掌握的项目管理工作经验知识来进行项目的管理,并且其在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不重视管理模式的创新[2]。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般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类 :首先,基层的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管理水平可能会比较差,其所掌握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知识不够充足,无法正确地树立安全管理意识和充分意识到基层管理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和价值,只能以实际经验作为判断基准来进行工程管理。其次,建筑施工工程项目不能长期达到我国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时所使用的管理标准,甚至很多新型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管理效果极差,从而导致我国企业管理只能选择继续坚持使用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方式。最后,企业内部的工程管理职员人才资源数量比较少,导致其人员无法更加高效化地进行监管整个企业的各项建筑施工过程操作管理行为。

2.2 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在国内众多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当中,所需要应用的管理体制都相对落后,甚至还会存在诸多企业对管理程度重视较低的情况,没有切实的注重对管理的认识与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存在一些工程单位,为了能够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不设立有关的管理部门,由其他的部分共同的承担管理的责任,进而将会造成整个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处于一种极为混乱的状态中,出现管理重叠或则缺失现象,阻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运行与发展[3]。该种情况在发生之后,因为缺乏明确的管理部门,也就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负责处理这些问题,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导致了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以及速度大大降低,促使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体系非常落后, 大大降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

2.3 人员素质水平低

立项之后,一直到其完工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还有时间来完成。 同时在工程建设当中参与的工作人员就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的质量受到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及素质水平的影响比较大。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关工程建设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普遍比较低,影响施工进程及每个环节的效果。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3.1 切实的对管理理念展开全面的改革

为了能够创新以及发展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落实到具体操作上,首先,建设单位应当切实转变管理理念,运用更具现代化管理模式,来展开建筑工程日常管理工作。另外,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对员工展开全新时期工程管理培养,使得工程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切实的认识到展开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使得员工能够在其工作开展过程中,切实的遵守管理规范。其次,建筑单位也需要不断加大对新型管理人才的引进,使得极具管理水平的新型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加入到工程管理团队当中,为管理工程模式的创新注入活力,确保管理的各个环节质量水平,都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

3.2 创新监督管理

创新工程监督检查管理对接与建筑工程企业对接的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就是通过对每个重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操作细节的严格把关管控,最大程度地有效节约建筑工程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确保建筑企业在现场施工以及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不同施工单位的有效管理,并且能够将企业责任与和社会责任都落实到位,使建筑企业内部各个工作部门能够对自身的本职工作进行负责,并且能够使得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更加高效地完成相关建筑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使企业能够更加快速、安全地开展相关工作。

3.3 对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优化

工程管理工作的根本就是人才的观点,建筑企业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对于人才的培养要不断地加强,使得管理工作的效果可以利用人才的优势来得到提高,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进行优化,使得人才队伍趋于年轻化发展,进而使得建筑企业的人才水平得到提高。

3.4 创新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的管理不是单一指某一个方面的管理,而是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管理,包括材料采购、项目设计、施工方案制定、质量管理、进度控制等。因此,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管理人员掌握多方面的知识,随着建筑行业的变化、管理理念的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及时更新管理制度。同时,从工程初期的识别图纸、材料采购,一直到工程竣工交付,形成一套完整且科学的管理制度[4]。此外,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应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对管理内容不断加以完善,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解决管理中的不足,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将企业文化、思想政治理念等及时更新并展示在自己的网站上,方便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学习,降低施工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 形成无死角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量以及工程质量[5]。可见,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中,创新管理技术具有显著价值。

4 结束语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管理模式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经过全面分析,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解决措施,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不仅能实现管理方法的优化,还能改善管理质量,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 陳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 2020,(5):240.

[2] 汪海霞.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江西建材, 2020,(12):216,218.

[3] 周晓龙.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6):49-51.

[4] 吴宗桓.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门窗,2020,(3):92- 93.

[5] 史玉莹,韩若.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消费导刊,2019,(6):114.

2449501705359

猜你喜欢
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
简述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进度管理浅谈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