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怡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而大学生们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主要是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进行衡量和判断。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在思想上自私自利,我行我素,集体观念和意识淡薄,甚至一些大学生的行为和言论严重危害到了国家的利益和形象。所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当前高校教学中的重要育人人物。
帮助大学生塑造综合素养
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中重点对人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任何社会之间的共性关系,所有社会成员需要承担的时代责任、使命和义务等进行了明确。在对社会成员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品格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其能否做到意义上的为他人考虑,为社会服务,也就是是否具备了以这些动力为源泉的社会责任感来判断。如果一个人具备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那么他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小我的价值,同时也可以让大我的情怀得到更好的展现。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渐从小我实现大我,提高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点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其道德素养,另外,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的意识。而这些目标的实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说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有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当代青年大学生来实现。大学生与时俱进,把自己的小目标和国家发展的大目标进行结合,是大學生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所以,培养大学生们社会责任感更有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学生们通过学习深造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自己目标的实践过程中,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服务,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过于重视自身发展忽视了社会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大学生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很多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很多大学生都更愿意选择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环境好的工作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很少大学生愿意到偏远、条件差的穷苦地区工作。这样大学生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就会减少;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于物质和名誉享受和追求过高,把自身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
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责任的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影响下,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出现了应付考试,只学习考试知识的现状,除了学习考试的知识,其他漠不关心。这种情况对学校,对学生自身等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很多大学生也不愿意参与到一些学雷锋、献爱心等社会活动中,对于需要尽的社会责任并不关心重视。
重视个人利益发展忽视了公共服务意识
公共服务意识主要是指一种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是,当代很多大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过于重视自我感受和个人利益,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会把个人利益凌驾在公共利益至上,过于重视自己的感受和方便,忽视了公共价值。比如,一些大学生为了自己的便利,在公共场合随便扔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占座等等,这些都是社会意识和公共价值缺失的表现,也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体现。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大学生只有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才可以认识到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就需要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在接受自己优点的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在发现自己潜力的同时,还要对自己能力方面的欠缺有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调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自己未来发展奋斗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另外,还要虚心接受对自己的提出的意见和批评,了解周围他人对自己的客观性评价,了解社会对个人发展的需求,并把自我发展和社会国家发展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发展方向。此外,还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了解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高尚情操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最后,大学生还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了解新时代发展的精神内涵,在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时刻把自身发展和社会国家的发展进行结合,主动承担起社会和国家赋予自己的重任,实现自我社会责任感价值的形成和升华。
完善高校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提高高校德育教育质量
高校德育工作是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德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所以,在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改变传统老旧的教育观念,重视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另外,高校还要重视德育教师的培养,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师资保障。学校定期组织德育教师参与到德育内容的学习培训中,提高德育教师们的政治素养,在整个学校中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此外,还要不断完善创新德育教学方法,重视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在德育目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爱心。同时,德育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们的思想情绪变化,针对有思想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完善正确教育和宣传教学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社会中存在非常多的不良现象和思想,不仅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价值观的拓展,同时还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比如,网络中很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传播,不讲社会公德的行为,反社会等思想,这些严重影响到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对大学生们思想价值观产生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强正确的宣传和教育,构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比如,相关部门需要利用多种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来营造良好的、积极正面的思想;加强正面思想和正义力量的宣传引导,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力量来作为主导,为大学生们树立起正向的典范;或者是通过公共讲座和文艺表演的方式来进行正能量的宣传教育,形成一种正气之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并在社会中积极宣传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净化网络中的不良思想和社会行为,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积极宣传积极思想,清除暴力、欺诈、色情等不良思想,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构建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价值,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并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建设祖国,促进社会发展的伟大任务,为中国梦和民族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本文系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关怀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路径研究”系列课题(编号:2020SJB0376)的研究成果。]
(无锡太湖学院)
参考文献:
[1]程早霞,董维维.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外部影响因素[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04):32-37.
[2]朱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03):91-94.
[3]郭永兴,孙继红.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1,43(01):63-66.
[4]马莉,王旭.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研究——以L大学为例[J].山东行政學院学报,2020(0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