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搬迁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21-03-04 08:44张建斌张雅丽朱雪敏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意愿移民农户

张建斌,张雅丽,朱雪敏

(内蒙古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生态移民作为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改善生存条件的一种重要举措,属于生态环境和生存压力下的一种非自愿移民[1]。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时,居民的搬迁意愿会影响移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实施效果。

一、生态移民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回顾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如学者刘学敏、李继翠和程默、贾耀峰、郑殿元等认为生态移民是指人类活动压力超过环境承载力后,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将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区或已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迁至其它地区,实现生态重建[2-5]。根据定义,生态移民属于非自愿性移民,而且是以人为主体的,所以移民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农户的移民意愿,这是保证生态移民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对农户移民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时鹏、余劲通过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影响陕西省安康市农户搬迁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抚养比、年人均纯收入、原有居住条件、生态保护认知以及社会压力会对农户的搬迁意愿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6]。米欢等以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移民农户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搬迁意愿和留居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和搬迁后农户拥有的生计产业情况对农户的搬迁意愿有显著影响[7]。王珊和张安录对三峡生态屏障区内的农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分析了影响该地区农户搬迁的主要因子,研究发现家庭人口、宣传前对政策了解程度以及对目前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这三个因子是搬迁意愿的动力因素,文化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流转土地意愿等因子是阻力因素[8]。聂鑫等从微观福利角度探析了农户自身资源禀赋与搬迁意愿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农户居住环境、居住方式、饮用水方式、承包地面积及文化程度等是影响农户移民意愿的主要因素[9]。罗万云、韦惠兰和王光耀利用Logit模型分析了沙漠边缘农户的生态移民意愿问题,研究指出家庭劳动力数量、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家庭负担等因素与农户搬迁意愿呈正相关,人均收入、耕地面积、政府补贴、贫困特征和宗族关系与搬迁意愿呈负相关[10]。李金香和冯利盈以宁夏生态移民为例,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受教育程度、自然环境评价、家庭人口负担系数、家庭生产资料数量、迁入地环境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农户搬迁意愿[11]。施国庆、周君璧通过构建有序Logit模型和最优尺度模型来分析影响西部山区农户易地搬迁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环境因素对搬迁意愿有负向作用,搬迁的适应性、未来收入预期、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因素对搬迁意愿有正向作用[12]。

农户搬迁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及生态状况等方面。对农户社会能力与搬迁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引入农户社交网络规模这一变量,并实证分析了其对搬迁意愿的影响。此外,对于农户受教育水平与搬迁意愿关系的考察,学者们大多以户主的文化程度作为变量,但移民搬迁是一个家庭决策而非个人决策,本文将用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这一变量替代户主文化程度,使变量更具代表性。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准格尔旗最大的移民安置区湖西小区为调研地点,以家庭为单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小区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由网上填写和面对面填写两种途径完成。问卷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农户个人及家庭情况,包括农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人数。其次,搬迁意愿,包括农户是否愿意搬迁及其原因。再次,搬迁前后家庭生活及生计资本状况,包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信息。最后,移民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主要包括迁入地基础设施情况、农户对安置地的满意度等。各部分的具体指标根据相关的研究,并结合当地移民的实际情况而定。

本次调查共获取106个调查样本,其中愿意搬迁样本数82个,比例为77.36%,不愿意搬迁样本数为19,占17.92%,无所谓的样本数为5,比例为4.72%。由于选择无所谓的农户并未明确表达出不愿意搬迁,且样本数少,故本文将无所谓样本数归为愿意搬迁样本,因此愿意搬迁样本数最终为87,占比达82.08%,说明大部分农户愿意进行搬迁。

(二)研究方法

分析农户意愿时,根据调研数据有愿意和不愿意两种情况,即因变量属于分类变量,因此应采用离散模型。离散模型主要包括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通过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利用Stata15.0软件对农户搬迁意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本文的因变量为农户的搬迁意愿,将其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种情况,在本研究中将“愿意”定义为y=1,将“不愿意”定义为y=0,本文采用逻辑分布的累计分布函数,模型设定为:

经变换可将模型变为:

式中P表示农户愿意搬迁的概率,1-P为不愿意搬迁的概率;xi表示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第i个因素;β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系数;α为常数项;n为影响因素的个数。

(二)变量选取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本文将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因素假定为农户基本信息、生产条件、居住条件、经济收入、移民安置地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以及社交网络规模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细分,共有9个自变量,并对相关变量进行赋值与统计描述,具体如表1所示。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于各解释变量内部可能存在内部相关,因此在进行回归之前对各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一般认为当VIF大于10时,各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如表6所示,各变量的VIF最大为1.73,远小于10,故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四)回归结果分析

回归结果见表3,Pseudo R2值为0.3389,似然比为33.79,P值为0.0001,在1%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根据回归结果,农户年龄(x1)、农户搬迁前耕地面积(x4)、农户搬迁前的住房结构(x5)、搬迁后家庭收入(x7)和当急需大笔开支时可求助的户数(x9)这5个因素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户移民搬迁意愿影响较大。其他因素未通过检验,对农户的搬迁意愿影响较小。具体分析如下:

1.农户年龄越大,搬迁意愿越低,与预期作用方向一致且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因为首先农户年龄越大其接受新鲜事物的意愿和能力越低,对移民搬迁这一新政策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低。而且对于搬迁后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及以打工为主的新的生活方式也难以接受。其次,年龄较大的农户更加依赖故土,不愿搬离世代生活的地方。最后,由于搬迁使农户从农村转入城镇生活,而城镇的生活成本要远高于农村的生活成本,并且年龄在60岁以下的人离开农村较容易获得工作机会,而60岁以上的人迁入城镇后几乎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其面临的生活压力也更大,因此其不愿进行搬迁。

表1 相关变量赋值及统计描述

表2 多重共线性诊断

2.家庭劳动力人数未通过检验,说明该因素对搬迁意愿影响不明显。因为家庭劳动力数量仅代表农户家庭能够获取收入的能力[10],由于搬迁使人们离开农村进入城镇生活,在农村获取收入能力强的家庭搬迁至城镇后获取收入的能力可能降低,相反原本能力低的家庭在进入城镇后其获取收入的能力也可能提高,所以搬迁对家庭能获取收入的能力的影响无法确定。因此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农户搬迁意愿影响较小。

3.家庭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户搬迁意愿的影响未通过检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本文所调研农户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大都比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在6年及6年以下的有66.98%的农户,仅有9.43%的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及10年以上。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的这部分农户搬迁后能够获得新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实现生计转型的能力较弱,因而搬迁意愿较低。因此对于这一变量,大部分农户都表现为低意愿,导致回归结果无意义。

4.农户搬迁前耕地面积在5%的置信水平下对搬迁意愿具有正向作用。因为第一,耕地在农户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耕地面积越多的农户,其对农业的依赖性越强;第二,拥有耕地越多的农户,移民搬迁给其带来的机会成本就越高[10]。因为异地移民搬迁后会给农户的农业生产带来不便,甚至不得不放弃耕地。因此相比于耕地面积少的农户,面积多的农户搬迁意愿较低。

表3 Logit模型回归结果

5.农户搬迁前的住房结构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本文对住房结构赋值为钢筋混凝土=1、砖混=2、砖瓦、石头=3、土坯=4,系数为正说明农户搬迁前住房结构较差的搬迁意愿更高。一是本调研所涉及的移民搬迁农户,搬迁前他们的住房大多以窑洞和砖瓦房为主,而搬迁后的安置房均为楼房,这使他们居住的相对更加安全和舒适;二是在城里拥有一套楼房是大部分农户的愿望,若农户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又很难实现,通过移民搬迁恰好可以满足;三是搬迁前房屋结构较好的农户其搬迁的机会成本更高。因此,该因素对农户搬迁意愿影响较大。

6.搬迁前后住房条件对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户搬迁意愿无明显影响。因为对搬迁前后住房条件的评价是农户的主观感受,有人觉得搬迁后居住在楼房生活更加方便舒适,条件更好,从而愿意搬迁,有人虽然也愿意搬迁,但认为搬迁前自己有独立小院,可利用空间很多,而搬迁后只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并没有觉得变更好。

7.搬迁后家庭年收入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对农户搬迁行为产生正的影响。具体原因为:一是家庭收入显示出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农户家庭收入越高说明其经济实力越强。从而搬迁后家庭收入高的农户其对于承担搬迁后的生活成本、应对搬迁后的生活压力相比于收入低的家庭更加容易,因此家庭收入高的农户搬迁意愿也更高。二是根据迁移理论,搬迁是家庭的理性选择,农户搬迁的最终目标为家庭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若搬迁后农户收入高,则农户更愿意搬迁。[13]

8.农户对移民安置地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搬迁意愿无明显影响。原因在于移民安置地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移民小区周边设有超市、学校、社区医院等便民设施,而且小区及周边的环境也不错,大部分农户对移民安置地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都较为满意,因此该因素与搬迁意愿无关。

9.急需大笔开支时可求助的户数在10%的置信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并且与农户搬迁意愿正相关。本文用急需大笔开支时可求助的户数来衡量农户的社交网络规模,社交网络规模的大小可反映农户在面临风险和困难时可获得支持的强弱和所能调动资源的多少[14]。移民搬迁后,农户不仅要面对新的环境,还要面对新的生活,而且新环境和新生活充斥着更多的不确定性,这会使农户缺乏安全感。农户急需大笔开支时可求助的户数越多,说明农户在面对困难时可获得的支持越强,能调动的资源越多,其安全感也更高,从而农户的搬迁意愿也会随之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年龄大、原住房屋结构较差、搬迁前拥有耕地面积多、搬迁后家庭收入低和社交网络规模小的这几类农户的搬迁意愿较低。而且农户的搬迁积极性低主要是由于搬迁后生活成本提高、无稳定收入来源、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而到导致的。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农户的搬迁动力,并使农户能够持续而良好地维持搬迁后的生计。

1.适当增大补偿力度。根据调查及分析结果,很多农户搬迁意愿低是因为搬迁后生活成本增加,他们生活压力更大。对此,政府应参照当前物价水平与迁入地的消费水平,适当增加对搬迁农户的初始补偿金额。除此之外,对于采用移民小区统一安置方式的搬迁农户,政府还应在物业费、取暖费、水电费等费用方面给予优惠,如适当降低此类费用的收费标准,或收取费用时对农户予以一定补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搬迁后生活成本,减轻其生活压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搬迁积极性。

2.为农户提供就业服务与指导。由于大多搬迁农户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职业技能,搬迁后再就业能力低,无法维持稳定收入。所以为农户免费提供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对提高农户的搬迁积极性和搬迁后的收入水平,以及促进搬迁后的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或社区管理部门可结合农户年龄、文化程度、自身条件等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还可通过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户与用人单位之间能够及时信息互通,减少农户的信息搜寻成本。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户对搬迁后生活充满担忧,尤其是年龄较大、劳动能力较弱的农户。因此,政府要建立健全移民后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可从降低参保门槛、增大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养老保险的保障标准等方面完善移民后的农户社会保障,提高农户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增加他们的幸福感。此外,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和处于失业期的农户要为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所需。

4.加大对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根据回归结果可得出,社交网络规模小的农户搬迁意愿较低,这是由于其在面临风险和困难时可获得支持较弱、所能调动的资源较少,从而对移民后的新生活缺乏安全感。所以要通过金融扶持政策帮助农户应对风险和一些突发困难,增加农户的安全感,以提高农户的搬迁意愿。除了目前所实施的信贷、小额低息贷款等金融政策,还应采取减少农户贷款条件、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可贷额度、允许农户分期偿还等措施来加强对农户的金融扶持,解决移民后农户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猜你喜欢
意愿移民农户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移民火星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内陆移民(外二首)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