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苒苒 王福兴
[摘 要]大学学段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表现为,使大学生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密切了同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既获得“劳动最美丽”的心理愉悦,又增强了劳动创造人生价值的尊严。鉴于当前劳动教育还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劳动习惯尚未养成、对劳动创造重视不够、“五育”并举缺少贯通、忽略劳动素养提升的薄弱环节,应强化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着力点为知行合一、劳创兼顾、科学设计和自我播报,并确立由科学认知向技能转化的实效性、思想情感与普通劳动者的贴近性、观察体验与专业思考的深入性作为评估尺度。
[关键词]大学学段;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评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2095-0292(2021)06-0013-07
[收稿日期]2021-07-21
[基金项目]哈尔滨师范大学思政工作研究专项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与评估研究”(2020SQYZ-13)
[作者简介]马苒苒,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福兴,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教育决定着这一本质力量的构成。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根本指导的劳动教育的奠基作用。有鉴于此,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机构对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进行系统设计并颁布实施,这是第一次。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意见》实施一年多来,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劳动教育弱化、虚化甚至总体缺位的局面”[1],充分彰显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2]的综合育人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大学劳动教育的整体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在劳动素养的培育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所以,本文立足于实现大学学段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的价值意蕴,聚焦薄弱环节,就其如何强化以及效果评估作以如下探讨,旨在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拥有崇尚劳动的情怀,增强劳动技能,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一、大学学段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所谓价值,是指某一事物作用于主体所体现的进步力量或积极意义,即此事物所彰显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于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就大学学段说来,由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知识储备以及文化素养所决定,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较之中小学学段具有显著的差异。如果说,小学、中学学段的劳动教育具有劳动意识的启蒙性、参加劳动的趣味性、日常生活的自理性特征,那么,大学学段的劳动教育则具有对劳动认知的科学性、劳动过程的体验性和职业经验的积累性特征。较之中小学学段,大学学段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场域已经从家庭、学校拓展到工厂、农场、公司和科研院所,而且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学校与社区、企业、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由大学劳动教育这些特殊性所决定,其价值意蕴较之中小学学段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具体表现在:
(一)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从其本质上说来无不依赖于实践。作为物质生产的实践是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这其中,以劳动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赖以存在、创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实践形式之一。不言而喻,劳动促进了人的大脑发育,而大脑的发育成熟及其产生的思维想象,又促进了劳动技术的进步。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的哲学论断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劳动实践为本源。实践出真知,劳动促发展。劳动是知识的源泉,是创造的源泉,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没有劳动,没有脚踏实地的劳动,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正如有学者所指出:“以劳动历史观、劳动幸福观和劳动解放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最深层次的理论根基,蕴含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3]“四最”作为最全面最深邃最激励人也最鼓舞人的科学表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引领我们以实践为本源在大学学段开展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深刻认识并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透彻领悟并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也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愈加坚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二)密切了同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2]是《意见》所确定的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勿庸质疑,通过劳动教育有助于密切大学生同人民的思想情感,而密切的路径在于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2]。这也是同人民的思想情感得以密切的内在机理。人民,作为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大学生与其情感之密切,初始于家庭、初始于父母,进而拓展于社会,拓展于工人、农民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工作者和从事发明创造的科技工作者。尽管劳动群众有体力和脑力之分,但是,他们无不是以自己的娴熟技术、工匠精神和聪明智慧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甘于奉献。大学生们融入其中,在出力流汗的劳动锻炼与体验中,有了与劳动群众的密切联系与情感沟通,也必将极大地增强他们抵制贪图安逸享乐、生活盲目攀比、铺张奢靡的自觉性。实践表明,密切同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是对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感同身受的体认,也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必经之路。
(三)体验“劳动最美丽”的心理愉悦
关于“劳动最美丽”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深度思考,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所谓‘劳动最美丽,在本质上是劳动者基于其劳动实践而实现的美的创造,并通过各种美的劳动形式,彰显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和劳动美的价值。”[4]当代大学生作为正在“准备着”进入社会的有知识有文化有觉悟有技能的智慧型劳动者,在接受劳动锻炼中必将体验到“劳动最美丽”的心理愉悦。这种体验主要来自于:劳动的过程最美丽。与普通劳动者一样,他们既是在遵循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制造并创造着劳动成果,又是在这种制造与创造中保持、维护着多种劳动关系的内在和谐有序、协调统一。践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促進各种劳动关系的和谐运行产生美。这是其一。其二,劳动的付出最美丽。这种付出包括智力与体力、专业知识与边劳动边实践所掌握的技术技能,并且用自己的技术技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尽显劳动者的崇高之美。其三,劳动的成果最美丽。作为劳动价值取向的最终端,劳动成果无论是生活性的、生产性的,还是服务性的,都会使劳动者的愉悦感达到最高潮,令劳动主体产生愉悦之情的奥秘是他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正是在这些美的体验中,培养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勤勉、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使之愈加热爱劳动、努力劳动、诚实劳动。
(四)增强了劳动创造人生价值的尊严
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是劳动教育总体目标之一,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意味着,他没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劳而获地“衣食父母”,而是凭着自己的大脑和勤劳双手,为他人也为社会创造他力所能及、所能创造的价值,并且在这种创造过程中,在满足自己的生活之所需的同时,也彰显了并维护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所谓尊严,作为高尚人格的外显,其构成机理从表面上看来,源自于他人的尊重,其实,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作为个体的人自己,只有留住自己尊严的人,才能收获他人的尊重,而收获的路径别无选择,它用自强自立、不懈奋斗的劳动精神铺就。生活中,一位残疾人之所以拥有尊严并享受这种尊严,是因为他与普通健康的人一样,为社会创造他所能创造的价值。反之,一位肢体健全的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他本应获得的尊重与尊严同他的人生价值一样,付诸了东流。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受外来文化贬损劳动、“异化劳动”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厌恶劳动者也大有人在。“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收获尊严,因为所取得的劳动成果、劳动成就不仅是尊严感最丰富的内涵,也为尊严感提供了重要支撑!反之,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个体本来既有的尊严也必将丧失殆尽。
总之,“五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这其中,德育居于统领地位,而劳育在对德育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同时,亦成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发挥育人作用不可或缺的必要载体和有效路径。劳育对立德树人、启迪增智、健身强体和育美审美的综合性作用无与伦比,也不可替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引领,使之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确立并践行正确的人生观、创业观、择业观,以崇尚劳动的思想意识、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辛勤劳动的努力奋斗、诚实劳动的无私奉献,彰显人生价值,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当前实现大学劳动教育价值存在的薄弱环节
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可谓劳动教育的坐标,它的引领性、感召性,成为高校师生投入劳动教育实践的动力之源。而劳动价值的实现,是由“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总体目标”“课程”“内容要求”“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这一劳动教育体系[2]及其运行机制综合作用、环环相扣的结果。现实教育生态是运行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综合作用的反映。因此,把握劳动教育总体目标,推进劳动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扫瞄现实教育生态,聚焦并强化劳动教育机制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这是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当前大学劳动教育的薄弱环节表现为:
(一)部分大学生的劳动习惯尚未养成
“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2],是关于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的重要阐述,从一定意义上说来,也成为劳动教育的旨归。培养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思维习惯,其目的也正是适应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大家的自觉自愿进而凝结成行为习惯。然而,现实的教育生态告诉我们:尽管劳动价值观获得了大学生们的普遍推崇与认同,但是让劳动成为行为习惯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表现在生活性劳动部分学生的寝室环境清洁状况不佳、物品摆放的杂乱无序上;也表现在生产性劳动譬如实习车间仪器设备的未及时清洗维护上。不言而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这一切无不是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习惯养成为基础、为良好的开端。而认知与践履、思想与行动相脱节,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把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而养成应有的劳动习惯。
(二)对劳动创造重视不够
“在教育情境中,劳动价值主要包含‘劳动的价值和‘劳动对教育的价值两个维度。前者指向劳动对于人类生活的有用性及劳动的社会意义,后者则是指劳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意义。”[5]“劳动的社会意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意义”构成了劳动价值的两重性,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只有也必须与这两重劳动价值紧密对接,才能事半功倍。然而,现实的境况是,一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将劳动教育混同于专业实践或社会实践”[6],只要使受教育者“劳其筋骨”即视为开展了劳动教育。这种浅层次、低标准现象,切中的仅仅是“劳动的价值”,或者说是劳动的一般意义。其实,远不止这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对教育的价值”既不可或缺,也不可忽略,它不仅包括通过劳育促进其他“四育”的发展,包括对“四育”之中的智育,即所学专业的爱好和兴趣的提升与巩固,还包括培育创新创造的萌芽,以适应智慧社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蓄积科技后备人才。唯有如此,既培养了劳动精神、提升了劳动素养,又促进了包括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内的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入领会并把握了劳动价值的全部要义。
(三)“五育”并举缺少贯通
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告诉我们,它“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价值”[1]。这种价值具体体现在:通过劳动,与普通劳动者亲密接触,体验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从内在情感上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通过劳动,检验认知、巩固认知,激活思维力、孕育创造力,进而启迪智慧、追求卓越;通过劳动,舒筋展臂、焕发精神,促进了自我身心和谐发展;通过劳动,使劳动工具、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乃至劳动愉悦都进入了审美范畴,可以说追求美、设计美、创造美、欣赏美伴随劳动的始终。劳动价值这种综合性特征告诉我们,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作用是融会贯通的。尽管就某一项劳动说来,它未必“面面俱到”,但却或强或弱、或潜或显地存在着。所有这些,决定着大学的劳动教育应统筹规划、协力引导才能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然而,劳动教育的现实生态表明,相当一部分高校仍局限于“就劳动论劳动”、处于“劳育单飞”的状态。所以,有学者呼吁“亟待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统领劳动教育各个环节和载体,形成五者并举、横向贯通的教育体系”[6]。
(四)忽略了劳动素养提升
《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教育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意见》的推动下,当代大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使不劳而获遭到唾弃,这种“爱鄙分明”的劳动价值观已初步形成。这与大造劳动声势、创建浓郁的舆论氛围不无关系。我们认为,劳动实践、劳动锻炼的价值宣传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此基础上更要脚踏实地、务求实效。换而言之,通过劳动教育与劳动场域的滋养和磨砺,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拥有获得感,在品格、智力、身心、审美上获得不曾获得的启迪与教益。实事求是地说,如何取得预期的教育实绩与实效,即在给予劳动教育以应有的独立学科地位、明晰了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之后,如何使学生的劳动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应成为深化劳动教育的关注点而不被忽略。所谓劳动素养,是“指经过生活和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的价值观(态度)”、“与劳动有关的知识、能力、习惯等”[5]。劳动素养的提升,是实现劳动综合育人价值的具体体现。
总之,在大学劳动教育体系教育机制运行中,就受教育者说来,认同劳动价值观,不仅是在思想意识上,更要付诸行动,这是劳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根基。就教育者说来,劳动的社会意义与劳动的教育意义二者不可偏颇,把握“劳动对教育的价值”的全部要义,重视劳动创造,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举;由劳动教育的综合价值所决定,“五育”并举应统筹规划,融会贯通,发挥劳育的纽带作用;脚踏实地,立足劳育的实绩与实效,保证受教育者劳动素养的显著提升,成为全部劳育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遵循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实现劳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是贯穿大学劳动教育体系教育机制运行中的一条主线。
三、强化劳动教育薄弱环节的着力点
不言而喻,劳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在大学学段,其实践场域较之中小学学段相对密集。基于劳动价值取向的视角,就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类别而言,理、工、农、林类与生产性劳动关系较为密切;相对而言,文、史、哲、经、法、教、管、医、艺参与服务性劳动更为实际;而生活性劳动,则不分专业,伴随校园学习的始终。特别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受东西南北地域差异和发达程度不同所决定,高校所在地域的劳动教育资源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尽管如此,沿着劳育的综合育人价值这条主线,强化大学学段劳动教育薄弱环节的着力点却具有共同性。具体说来:
(一)知行合一
这一著名的中国哲学理念告诉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及其规律的掌握并未完结,还要运用于社会实践。特别是在思想修养和道德践履方面,只有把认识与实践、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可见,知行合一,在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同时,还要求受教育者在劳动实践的参与上、锻炼上,积极踊跃,肯于劳动、善于劳动。由此,“知行合一”不仅应该、也必须成为大学开展劳动教育实施的着力点,并且居于首位。这是因为:一是扭转“三不”现象的现实需要。受家长娇惯独生子女的影响,在大学里还存在着“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7]的“三不”现象,即尚未把劳动作为人的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具体表现为知多行少、知行偏颇。二是克服“好逸恶劳”不良习惯的需要。“好逸恶劳”是人性中的弱点,“一讲道理就通,实际一干就懵”的知行脱节、知而不行想象在部分大学生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强调“知行合一”,才能有效抵制当下轻视劳动的不良社会风气,消除“异化劳动”影响以及好逸恶劳的恶习。三是有助于“良知”的养成。应该指出的是,“知行合一”的“知”,乃“良知”。古人云:“良知,无不行。”最好的认知,没有不去践行的。致力当代大学生“良知”的培养,才能促使其自觉自愿、“行而由衷”地参与到劳动中來。总之,思想认知决定情感态度,切实把“知行合一”落到实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才能在校园蔚然成风,自觉自愿参加劳动的良好习惯才能得以养成。
(二)劳创兼顾
扎扎实实地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还应做到“劳创兼顾”。所谓劳,劳其筋骨,强身健体。通过诚实劳动、诚信劳动,流下辛勤的汗水,双手磨出硬茧,经受了锻炼,提升了恪守劳动伦理的道德境界。所谓创,是指以科学技术和专业理论为基础的发明创造,它具有智慧性和技能性的特征。这是把握时代脉搏,“针对劳动新型态,注重新兴技术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2]的应然之举。做到劳创兼顾,在凸显了劳动教育时代性的同时,使之“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相呼应”,“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衔接,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网络空间、虚拟环境教育情景”,所有这些,为“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8]创造了条件。做到劳创兼顾,有效地发挥了受教育者在大学学段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处于学科前沿位置、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等一系列发明创造的先天优势,脚踏实地地践行着“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理念,亦为未来的创新创业积蓄了实力与能力。做到劳创兼顾,避免了将劳动教育混同于专业实践或社会实践的认识误区,保证了关于“劳动的价值”和“劳动对教育的价值”的准确把握,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亦有效地助力了其劳动素养的提升,特别是所培养的创造精神,将滋养着莘莘学子的一生。
(三)科学设计
在既定且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劳动的综合价值取向并有机地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体系,实现“五育”并举、横向贯通,是实施科学设计的主旨所在。并且,为了增强劳动实践的新鲜感与吸引力,要“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和动力”[7],也必须进行专题专项研究,搞好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设计。具体为:首先,择优选项,补齐短板。针对部分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内容、缺渠道、缺载体、缺路径的突出短板”[8],应结合高校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劳动资源,深度开发,择优选项,以补齐短板为首要任务,保证劳动教育有坚实的载体,有引人入胜的内容依托,有保证取得实效的渠道。其次,承前启后,有序衔接。大学学段的劳动教育,前有中学学段的铺垫,后有走向社会的就业召唤,因此,劳动设计应做到构成梯次,有序衔接。既拉开层次,对中学学段的劳动教育有所区别,使之成为对中学学段的梯次性深化,又要为未来走向社会做好见习性准备。再次,群策群力,联合攻关。如何以劳动教育为主线,横向贯通德智体美“四育”,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一个全新的课题。有鉴于此,以“‘五育并举”为题旨,由学校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五育”不同学科的教师参加的攻关设计团队势在必行。其设计理念及路径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所学专业制宜。即在锁定劳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以所学专业为主干,深入开掘德智体美不同育人因素,通过劳动教育的穿针引线,使“五育并举”成为辐射多学科的立体网络。最后,不断总结,经验共享。鉴于设计团队形成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是群策群力、不断探索完善的产物,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并开展校际交流,实现经验共享。
(四)自我播报
所谓自我播报,是指接受劳动教育的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媒体,将自己在劳动实践中的素养提升、创造创新、成果收获即所拥有的获得感,以微视频的形式拍摄制作,向老师、同学、亲友以及社会作以实景性汇报。实践表明,包括劳动教育在内,所有不同类别的教育,入脑入心地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无不在于受教育者自身。所以,进入自媒体时代,运用网络话语场域“赋予大学生独立创作文本和发表信息的话语权力,大学生可以轻松地制作视频、文本信息,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风格进行言说和叙事”[9]。其各自的摄制未必面面俱到,但择其劳动闪光点、成果丰盈处聚焦,则顺应了手机终端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对接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既是梳理总结,又是如实汇报,且情景交融,使人身临其境。这是其一。其二,荟萃精华作品,传播劳动育人价值。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是通过“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得以体现,接受劳动教育的不同大学生个体,即使置身同一劳动场域,收获亦各有不同。将大家自我播报的作品汇集起来,必是姹紫嫣红般的精华荟萃,它的育人价值,将呈现累积性、叠加式增长。其三,相互学习,博采众长。视频传播是阅读欣赏,也是交流收获与体会,同学、校友之间通过阅读视频取人之长,补己之憾。可谓一人之收获,大家皆受益。其四,评选优秀作品,普及推广。这是鼓舞、激励受教育者重视劳动教育、认真做好自我播报的又一重要举措。由教育管理部门或学校的团组织、学生会以征集作品的形式评优推广,既开掘了劳动教育资源,丰富了“课程思政”样态,又展示了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时代风采。“不断壮大宣传思想工作力量是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的目标指向。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必须动员全党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10](P200)所有这些,必将极大地促进了劳育实效,也强化了劳育实效。
四、认真开展大学劳动教育的评估
“劳动教育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所在。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阻滞因素: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家长对子女的袒护与溺爱,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被忽视、被淡化,致使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既不会劳动又不想劳动的现象。这是劳动教育亟待破解的难题。另一方面,《意见》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1]由此说来,时间紧、任务重,可谓开展劳动教育所面临的现实生态。也正是基于此,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大学劳动教育适时开展科学评估,是保证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具体说来,对大学学段劳动教育开展评估應把握下述三个方面:
(一)由认知向技能转化的实效性
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都是认知的过程。作为在既定的专业领域潜心学习的大学生说来,尤其是这样。尽管认知以思维活动为媒介,但是,它还不是技能,只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由认知转化为技能,才达到了学习的终极目的。由此说来,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过程,也是进一步检验课堂上的认知、深化认知、巩固认知的实践过程。这是其一。其二,《意见》要求“加强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作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说来,把认知转化为技能本身就隶属“体认”的范畴。因此说,认知仅仅是掌握技能的初始阶段,也只有把它转化为本领或技能,并且运用于、驾驭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时,认知才体现出它的全部价值所在。其三,认知一经转化为大学生的实践技能,认知得以升华并“定型”,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就业、安身立命的资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11],知识作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12](P1678),它已经完成了主体由认知向技能的转化,所以,我们的体会是,知识之崇高,在于它已经转化为以技能与智能为标志的能力,并且蕴涵了经验的要素,亦正是有了这种能力的支撑,才愈加彰显知识的崇高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来,由认知向技能转化的实效性,应成为评估劳动教育的首要尺度,也是根本性尺度。
(二)思想情感与普通劳动者的贴近性
劳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2],即通过“体认”培养当代大学生确立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而实现“体认”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自己的思想情感真正贴近普通劳动者。作为普通劳动者,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虽然不曾工作在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生产流水线上,也未以操控机器人的精准作业替代人工合成的繁重与笨拙,却以科技强国、智能强国未必在我但一定有我的这种不可或缺的必要性劳动,默默无闻地进行付出、做出贡献。而贴近普通劳动者,即置身处地地立足于普通劳动者的立场,感受他们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体谅他们的忧虑与牵挂,体验他们的收获、快乐与幸福。思想情感有了这种贴近性,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思想意识就会油然而升,不仅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有助于不铺张、不浪费、厉行节约良好生活作风的养成,有助于劳动习惯的养成,而且,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感恩于父母就变成了自觉行动。由此说来,这种贴近性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助力器。也正是基于此,思想情感与普通劳动者的贴近性,成为劳动教育考量评估的又一尺度。
(三)观察体验与专业思考的深入性
如果说,尊重劳动教育规律,针对大学学段的特点,使评估由认知向技能的转化,是学有所获、学有所为,为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把握观察与思考的深入性,则是旨在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围绕创新创业,培养大学生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方面,强化实践体验。观察思考的深入性,是对由认知向技能转化的纵深推进,即力求通过在劳动过程中的观察感悟与实践探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承认,就所有接受劳动教育的大学生说来,未必人人都能够在劳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但是,只要是在深入观察思考中,某一学生个体得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尤其是得以产生一、两个甚至是多个“为什么”的思考,也是非常可喜的收获。以理工科为例,在生产流程与工艺运用过程中,偶尔出现异常现象或不良性质的特殊反应,他能得以知道这说明了什么、预警着什么以及如何应对解决,则是非常可贵的。再以人文学科为例,对城市社区或农业农村等劳动场域的观察体验与深入思考,或许产生一份紧密联系实际的鲜活的社会调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有益参照,同样是了不起的收获。概而言之,劳动场域上“为什么”的所思所想,或许就是未来的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尽管未来的发明创造者实属凤毛麟角,但在劳动教育实践中,这种意识及其潜质的培养却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提升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进入新发展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必须提高站位,从教育链对接创新链、创新链重塑教育链的视角,构建实践育人体系”,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根基。”[13]观察体验与专业思考的深入性是实践育人的具体化,自然成为又一重要评估尺度。
总之,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启智、健体、育美中的作用,评估的引领性和导向性不可或缺。并且,评估是对大学劳动价值意蕴的进一步坚守与彰显,是对存在薄弱环节及其强化着力点的检视与督察,也是对强化效果的考评与巩固。有鉴于此,不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致力于把劳动教育的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环节纳入劳动教育运行体系运行机制的整个链条,同时,各高校也应根据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根据地域和所学专业的实际,制定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针对性的考核评价实施细则与方式方法。也唯有如此,才能愈加彰显劳动价值、尊重劳动主体、追求劳动创造。
[参 考 文 献]
[1]张志勇,杨玉清.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想与新论断[J].中国教育学刊,2020(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3]段学慧.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劳动教育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22(6).
[4]刘一.深刻把握“劳动最美丽”的时代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4-30(1).
[5]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6]乐晓蓉,胡蕾.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考量与整体推进[J].思想理论教育,2020(5).
[7]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20-03-27(1).
[8]潘玉驹,陈文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2019-06-06(5).
[9]邓鹏,陈树文.网络话语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9).
[10]葛彦东.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1]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勞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N].人民日报,2014-05-01(1).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3]尹冬梅.让大学生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N].光明日报,2021-02-25(8).
[责任编辑 薄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