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实践能力;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
一、《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教学环节
在推动《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前,要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切实的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环节忽视实践教学工作的现象,这就導致在课堂中实践教学工作的时间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而在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没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在进入岗位后不能根据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完成自身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学生的发展。
(二)实践课时较少
实践课时较少是《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对该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积极改进自身工作。由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将多数时间应用于理论知识讲解中,导致学生的实践课时较少[1]。另外,具有理论知识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数量较少,因此,教师能指导的班级数量有限,导致学生长时间不能跟随指导教师的步伐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并不能依靠自身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不利于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
(三)案例教学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使用案例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期学生可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逐渐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案例,而且选择的案例多数为内容枯燥、趣味性不高的案例,这种情况下,案例难以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学生难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更多的是倾听教师对案例的分析,而不是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探讨,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课程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
二、基于实践能力提高《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案例
在明确《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改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后,教师根据其问题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减少相关问题对学生造成的限制,提升在基于实践能力提高《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质量,保证相关课程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上课前,教师要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短的介绍,要求学生在课下选择合适的例子,在掌握例子中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在课上对例子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快速的融入到课程中,进而提升教学改革工作的质量。
(二)组织模拟法庭
在学生展示完自身的案例后,教师为提升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引导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组织模拟法庭的方式带来学生进行学习,并在法庭模拟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各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案例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学生扮演相关角色,确保学生在该角色中可以体会到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以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2]。在模拟法庭工作结束后,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模拟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在教学模式上创新,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工作,确保学生可以在开放式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法庭,带领学生去旁听,而在旁听前,教师要对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梳理,降低学生旁听学习相关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在旁听中可以明确哪些部分是对《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知识的应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带领学生走进法庭也可以使得学生感受着真正法庭的氛围,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有着较大的帮助。
(四)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创新实践平台是教学改革工作必须经过的一步。在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该领域内成功人士讲解经验,并通过座谈会、宣讲会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另外,在创设实践平台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的帮助教师建立校企联盟,保证可以通过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平台,确保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建立校企联盟时,学校应注意保护学生的权益,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企业的活动进行监管,防止学生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被侵犯。
结论:教师在《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改革工作中要明确现阶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教师更加注重理论教学环节、实践课时较少、案例教学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案例,确保案例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中来。另外,教师要组织学生模拟法庭,使其感受法庭的氛围,丰富课堂内容。教师应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积极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笑鹤. 基于实践能力提高的劳动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0):109-110.
[2]严怡.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5.
作者简介:
钟瑜(1984?6)女,汉族,籍贯:广东省佛山市,学历:本科,单位:广州工商学院,主要从事:高校教师工作(或者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与劳动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