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兴趣圈”

2021-03-03 08:48陈超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特长校本课程

陈超

三门峡市义马市实验小学开设了艺术、体育、劳动、科技四大门类,开发有舞蹈、足球、厨艺、编程等53项课程,孩子们喜欢的兴趣特长班可谓是“满汉全席”。那么,报啥班?咋选课?学校从实际出发,实行“选课走班”,引导学生走进“兴趣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自行选择校本课程项目。一二年级学生可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选择。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调整选择,让学生、教师都有选择的权利,不强行分派。学校根据教师特长统一安排教学,保证师资力量。选课走班以一学年为单位开展,一学年后学生可以结合兴趣进行新的课程选择。

搭建快乐舞台,让校本课程“我的地盘我做主”

同一个兴趣班,课程却不一样,同样上音乐课,你学声乐,他却在玩吉他;同样是黑白棋子,低年级下五子棋,高年级学围棋;同样是课程教师,这个是本校教师,那个是外聘专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在选课走班中得到很好体现。

兴趣班组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各段按照小組内容的开设又分为学校校本课程和年级组校本课程。这样,学生在各自的兴趣群、特色班中发展特长、陶冶情操。教师也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逐步提升专业水平。

办好兴趣班,教师是关键。辅导教师必须重视社团活动的开展,积极筹备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教学中耐心辅导,精讲多练,使参与小组活动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保证活动既快乐活泼又秩序井然。

加强规范管理,让课程研修“不走寻常路”

规范管理是课程持续良性发展的保证。学校将选课走班课程纳入教学管理,由教科室负责管理、考核,参与人员分工明确。授课教师负责课程开发和教学,辅助教师负责协助教学、卫生和学生安全,教科室则采取不定期调研、跟踪检查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

每学期末,学校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每年5月、11月对校本课程学生小组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一次展示。在成果展示中,学校对学习认真、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奖励;对在活动辅导中成绩突出、校本教材开发质量高的教师,在教师节予以奖励;对思想消极、组织无序、效率低下的教师,则按未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处理。

选课走班实施以来,教师倾情投入,学生热情高涨,课程特色逐渐突显。音乐教室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琴声;美术教室里描绘着多彩的世界、剪裁出精美的图案;舞蹈教室里跳跃、转圈,激情飞扬;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花样跳绳;创客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知识……校园里处处有亮点,处处是风景。

猜你喜欢
特长校本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老板的特长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