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思政“三寓三式”改革实践探索

2021-03-03 05:04李波闫凤鸣陶文辉朱志鑫
时代汽车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改革

李波 闫凤鸣 陶文辉 朱志鑫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以《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为例,探究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采用“三寓三式”模式的课程思政改革做法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PLC与组态应用技术 课程思政 三寓三式 改革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ree Residences and Three Styles” in the Course “PLC and Configur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Li Bo,Yan Fengming,Tao Wenhui,Zhu Zhixin

Abstract: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Taking the course “PLC and Configur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it explores the idea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applies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the “three residences and three types” model. To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PLC and configur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deology, three residences and three styles, reform

1 引言

職业教育需要为国家培养具有高技能型和职业型的人才,而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较薄弱、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家庭教育相对落后、这使得职业教育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不是“低头族”,就是“听的激动、想的感动、课下不动”,各校学风现状也不容乐观:迟到旷课现象严重、上课不认真听讲、补考量大面广,究其原因是学生理想信念弱化、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缺失,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4年上海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并实施课程思政改革,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思政改革成果获得了上海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全国职教界唯一的课程思政国家教学成果奖,为全国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会议给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就是除思政课程以外的课程,也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靠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2017年,“课程思政”被纳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全国推广“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宿舍、食堂等活动场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因此所有教师需要在这些阵地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的目标。

目前各学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方案,但面临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教师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落后、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能力不够、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不健全、整体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够好。我院特别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学院在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抓,学院出台了《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方案》。

2 《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实施课程思政意义

目前,我院19级学生每周有4课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课时《形势与政策》,其余22-24课时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17级学生顶岗实习已进入企业,目前没有开设思政类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如果只依靠思政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即实行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将专业课打造的既有“高度”,又有“温度”,实行所有教师都要承担育人的责任,落实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各学科课程的德育元素和价值意蕴,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即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并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汇于教学当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培养学生既具有个人的小德,也具有国家、社会的大德,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育人导向。

《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思政“三寓三式”改革实践探索,聚焦“立德树人”,借鉴上海版专课程思政建设思路[2-3],探究《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改革的“道法术器”(“道”: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能实现价值引领的“道”,讲道理、走正道、行道德;“法”:即找到专业课和思政课达到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教学规律,搭建二者的契合点;“术”:课程思政改革的思政元素融入方式。

“器”: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同时,一定要融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示思政元素),推广应用“三寓三式”(“三寓”即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三式”即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模式。

3 《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改革思路和做法

3.1 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PLC与组态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等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学生掌握了该课程后,能够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电气产品生产现场的设备操作、产品测试和生产管理;工程项目的电气设备施工、维护和技术服务。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知本课程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应用上海版专“三寓三式”[4]模式,重新梳理优化教学内容、确立思政培养目标、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形成典型案例,最后重新修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计划、教案和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以课程思政推动《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使得专业课既有“高度”,又有“温度”,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3.2 课程思政建设做法

首先分析我院和其他院校各校学风现状,然后结合课程思政,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针对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以“三式”为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双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学会更好的做人做事,提高学生的思政品德、人文素养、职业操守,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第一课堂实行课程思政,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用耳读、用目染、用心悟,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功能和作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学生不仅掌握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育人优先抓思想,教学提升促质量,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培养一代“树形象、懂规矩、会技能、讲诚信、能感恩”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的思政建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认知行业发展,了解PLC的功能与作用,形成对《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直观、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形成与他人合作、探讨的学习氛围;养成严谨细致、凡事认真的良好习惯;坚持“四个自信”,在学习、实践环节中建立爱国主义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是思政元素。爱国:热爱祖国,立志为我国制造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敬业: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践行“工匠精神”;友善:包容、协作、团结;诚信:诚信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是为人之本。然后以“三式”为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

例如在绪论中从PLC的发展史和我国工厂使用情况入手,通过“画龙点睛式”介绍中国汽轮机制造业的骄人成绩和发电领域汽轮机运行的世界领先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讲解PLC的发展史时,重点讲解华为芯片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凡事都要靠自己,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没有祖国,就没有家,国家不强盛,就要挨打,让学生明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义,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课程思政的实施,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眼睛会亮起来,心也会明起来,才能行动起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恰当的融入思政内容觸动学生心灵最深处,为祖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传播者[4]。

4 结语

通过优化《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内容,深度挖掘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并润物无声的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中,《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改革强化了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思政品德、人文素养、职业操守,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课程思政和环境思政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EJSZZ1901,鄂尔多斯市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课题“以课程思政推动《PLC与组态应用技术》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EZJK1904。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2019-3-18.

[2] 腾跃民,张玉华,肖纲领.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道法术器”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53-61.

[3] 上海版专教研.我校课程思政改革又获新成果.2018-4-2.https://mp.weixin.qq.com/s/9w6GS2Woe__nT9qNtmXLCg.

[4] 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