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治宜”联合营养管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

2021-03-03 14:31赵海艳孙冰华王睿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

赵海艳,孙冰华,王睿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在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因尚不明确[1-2]。患者常表现为血性腹泻、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和呕吐等。目前临床对症状较轻者常采用药物治疗,部分病情危重者多采用手术治疗[3-4]。既往研究发现[5-6],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常由于治疗效果不佳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肠出血和肠息肉等并发症,其中中毒性结肠扩张常发生于急性活动期,发病率约为2%,肠穿孔和肠出血为1.8%~4.0%,肠息肉的病发率为9.7%~39.0%,影响患者预后和恢复,故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法对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病率引起护理学界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报道[7-8],营养管理的饮食干预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广泛,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失衡的状态,有助于疾病转归。“因病治宜”最初应用于中医治疗中,指因时、因地和因人制宜,护理人员以此为基础依据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旨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9]。由于目前临床对“因病治宜”护理方法的应用报道相对较少,故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因病治宜”联合营养管理的饮食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整理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样本量公式N=[2pq(Za+Zβ)2]/(p1-p2)2,计算出总例数为60例,各组例数均为30例。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纳入标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10];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2)合并免疫系统疾病;(3)合并严重感染;(4)有精神疾病史。对照组:(1)男性17例,女性13例;(2)年龄20岁~31岁,平均年龄(25.53±2.34)岁;(3)病程7~10月,平均病程(8.44±0.65)月。观察组:(1)男性18例,女性12例;(2)年龄20岁~31岁,平均年龄(25.21±2.67)岁;(3)病程7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8.53±0.57)月。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营养管理的饮食干预护理:(1)行入院宣教。评估患者疾病状态和营养水平,进行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知识和安全用药相关宣教;(2)营养护理。依据患者疾病和营养水平制定营养护理计划,依据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和低脂原则;(3)功能锻炼。病情许可下适当锻炼,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4)出院宣教。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禁烟、禁酒。早睡早起,按时进餐,定时锻炼,合理休息,不适随诊。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因病治宜”护理方法。(1)成立“因病治宜”营养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2名护师、3名责任护士和1名营养师共同组成。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营养护理计划,由责任护士每日落实,护师从旁指导,护士长不定时抽查。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预防和护理知识宣教,采用口头宣教和健康教育展板形式进行开展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2)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良好患者进行溃疡型结肠炎和护理相关宣教,列举既往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信心。对负性情绪严重患者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的来源并进行疏导,动员患者家庭关心和鼓励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引导患者正确认知,使其保持良好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医师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的执行效果;(3)饮食护理: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多种食物过敏原IgG抗体水平,评估患者对食物耐受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个体化膳食方案,正常进食阴性食物,轮换进食轻度不能耐受的食物,每次纳入一种食物类型,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诊治,无不良反应纳入另一种饮食类型,轮换间隔4~5 d,避免食用中度和重度不能耐受的食物;②调查患者膳食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必要时予以肠外营养支持,采用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配比处方,总热量750~1700 kJ;③饮食记录。指导患者进食前查看食物营养成分表,避免食用不能耐受食物,多进食柔软、易消化、热量高和维生素丰富食物,每日记录进食时间、次数、食物类型和进食量,记录有无不适症状;④个性化指导。急性发作期严格禁食,病情减轻后由流食适当过度至普食。腹泻严重者少食或不食用生冷食物,饮食中适量添加肉桂和干姜等。腹痛患者注意少食多餐,腹痛发作期应禁食。对腹泻、腹胀患者饮食宜清淡,进食山药、红枣等熬制成粥;(4)功能锻炼。腹泻、便血期间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病情控制后在病情许可下指导适当活动,如体操、散步和太极等,避免剧烈运动;(5)出院护理。出院时建立微信群,定时发布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居家护理和健康教育知识。出院1 w后进行电话随访,关注患者出院后恢复状况,提醒患者定时复诊。

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状态

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1]评价患者内心焦虑和抑郁不良心理状态,该量表由Zung于1971年和1965年编制而成,两个量表的结构与评分方法相似,分别判断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主管感受,可在护理前、后重复评定,通过观察总分的变化分析症状的变化。两个量表均有20个条目,采用1(没有或很少时间)分,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分进行评价,总分均为0~69分,评分越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越严重。本研究中SDS量表Cronbach α为0.82,SAS量表Cronbach α为0.87。

1.3.2 健康行为

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P)[12]评价患者健康行为,该量表由Walker于1987年编制而成,是测量健康促进行为的工具,内容包括健康与营养、责任与压力、心理与社会5个维度24个条目,单个条目分值1~4分,总分52~208分,Cronbach α为0.73。评分越高,患者健康行为越好。

1.3.3 并发症发病率

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病率,包括: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肠出血和肠息肉。

1.3.4 营养水平和生活质量

分别于护理前、后比较两组营养水平和生活质量。采用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级量表(PG-SGA)[13]评价患者营养水平,内容包括近期体质量、进食、临床症状、功能与运动等内容,分为A级(营养良好)、B级(轻度、中度营养不良)和C级(重度营养不良),评分为B级和C级认为存在营养不良,总营养不良率=(B级+C级)/总例数×100%,Cronbach α为0.721。采用炎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1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内容包括患者肠道症状、情感水平和社会功能水平,共4个维度32个条目,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Cronbach α为0.73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SAS评分和SDS评分

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HPLP评分

两组健康与营养、责任与压力、心理与社会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营养水平和生活质量

护理后观察组总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并发症发病率

观察组治疗期间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肠出血和肠息肉总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1 比较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

表2 比较两组HPLP评分

表3 比较营养水平和生活质量

表4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病率(n,%)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研究报道可能与基因、免疫和外源物质引起的宿主反应有关,多发于青壮年,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5-17]。“因病治宜”的营养管理护理是依据患者病情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管理方法,可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护理计划,旨在改善患者营养水平,促进康复。

本研究发现,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因病治宜”联合营养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原因,患者确诊溃疡性结肠炎后大多因疾病知识缺乏出现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因担心疾病预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的状态,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预防和护理知识宣教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降低因知识缺乏出现的恐惧、焦虑和抑郁情绪,列举既往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配合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动态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对不良情绪进行安慰和疏导,引导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利于患者健康恢复,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健康与营养、责任与压力、心理与社会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护理方法应用后可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水平。护理人员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表达并参与营养护理计划制定,提升患者对疾病管理的自我责任感和压力感,在执行护理计划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馈,可改善患者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健康行为和健康恢复[18-19]。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总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护理方法应用后可提升患者营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因为患者出院后患者延续在院期间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在微信群中定时分享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和居家护理知识,降低疾病复发诱因,促进患者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且该护理方法应用后,患者肝腹水、感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总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降低,有利于患者健康恢复。既往研究报道[20],营养状态调查联合微信平台护理可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病率,并降低二次复发风险,这与本研究中结果部分类似,说明“因病治宜”联合营养管理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可提高安全性,利于患者健康恢复和疾病转归。且该护理方法应用后,患者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肠出血和肠息肉总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降低,对提高患者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因病治宜”联合营养管理的饮食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健康行为和营养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量纳入相对较少与观察时间相对较短,未来研究将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探讨,延长观察时间探讨长期疗效。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七招降低新购仔猪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