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颖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在临床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主要因股外侧皮神经受损,导致大腿前外侧皮肤出现异常感及疼痛症状所致。股外侧皮神经炎在我国古代中医书籍中并无相关确切的文字记载,但依据其症状及病因等,可将其归纳为“痹病”范畴。针对股外侧皮神经炎通常采取针灸的方式治疗,如针刺、艾灸、温针灸及多种疗法配合治疗等[2]。在诸多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中,针灸疗法最为常见,其中尤以扬刺、毛刺及由此演变出的梅花针扣刺为多,却极少有涉及特效穴位或临床经验用穴的部分。本研究为明确针刺居髎穴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诊断标准:患者大腿前外侧下方2/3部位处有明显麻木感、刺痛感及烧灼感,多为阵发性,严重者为持续性,无法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在休息片刻后会有明显减轻。经检查后发现,髂前上脊内侧或其下方有压痛点,股前外侧皮肤处常常会有大小及形状不同减退区;此外,患者未出现较为明显的肌肉萎缩或运动障碍状况,存在明显的腱反射[3]。纳入标准:(1)符合股外侧皮神经炎诊断标准;(2)年龄18~75岁;(3)单侧股外侧皮神经炎;(4)疼痛VAS评分≥4分。排除标准:(1)大腿前外侧面皮肤存在明显创伤与溃疡;(2)脊柱骨折、脱位、肿瘤及腹盆腔肿瘤等;(3)中途退出治疗者。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主穴:风市、环跳、伏兔、血海[4]。具体如下:患者取侧卧位,患侧下肢屈髋成90°,采用75%酒精在进针点进行皮肤消毒,主穴采用0.30 mm×75 mm毫针直刺进针,环跳进针深度50~75 mm,得气后行捻转泻法,风市、伏兔、血海深度25~50 mm,平补平泻手法。配穴:腰夹脊、大肠俞、阿是穴。配穴采用0.35 mm×40 mm毫针,腰夹脊、大肠俞直刺20~40 mm,平补平泻手法;阿是穴采用局部围刺法,即缓慢轻柔按压患侧大腿皮肤,找出疼痛及感觉异常区域,先在异常区域中心斜刺一针,进针10~20 mm即可,接着沿异常区域边界每隔2~3 cm斜刺一针,针尖朝向病变区域中心,呈放射状,一般取4~8针,平补平泻,均留针30 min,1次/d,1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治疗2个疗程。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居髎穴治疗,患者取侧卧位,患侧下肢屈髋成90°,针刺部位常规消毒,采用0.30 mm×75 mm毫针直刺进针,进针深度45~60 mm,刺入后即行提插捻转泻法,使患者产生强烈的酸胀感,得气后继续行手法30 s,尽量使针感下行,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如患肢感觉异常区域以大腿前侧为主,居髎穴前1 cm左右处傍入一针;如患肢感觉异常区域以大腿外侧为主,居髎穴后1 cm左右处傍入一针;针对病变范围较广的患者,分别在居髎穴前后1 cm位置各傍入一阵,增加刺激量及提升刺激强度。针刺操作完成后,留针30 min,1次/d,1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治疗2个疗程。
(1)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由患者依据自身感受进行评定,分值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5]。(2)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麻木程度进行评价,以VAS评分评估患者麻木程度,以0~10分表示不麻至剧烈麻木无法忍受,由患者依据自身感受评分[6-7]。(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患处疼痛、麻木、蚁行感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处皮肤感觉恢复正常;显效:患处疼痛、麻木、蚁行感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但久行、受寒或劳累后有轻度感觉异常;有效:患处疼痛、麻木、蚁行感等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患处疼痛、麻木、蚁行感等临床症状均未见改善。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治疗组(n=28) 6.68±1.74 2.54±0.45 16.900 <0.01对照组(n=26) 6.77±1.63 3.77±1.34 20.442 <0.01 t值 0.197 -3.241 P 值 >0.05 <0.01
治疗前,两组麻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麻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麻木VAS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麻木VA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治疗组(n=28) 7.29±1.76 2.89±1.41 29.575 <0.01对照组(n=26) 7.27±1.53 3.77±1.21 16.158 <0.01 t值 0.037 -2.456 P值 >0.05 <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股外侧皮神经炎在传统医学中虽无明确病名与之对应,但根据其临床症状与表现,可明确其属“痹症”范畴,认为疾病的发生同为外感风寒湿邪,致营卫不和;或各种原因导致的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或痹症日久,肌肤失养而致麻木不仁等因素有密切关联。《金匮·血痹虚劳病》提出,针对痹证,“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事实上,针灸疗法因其简便、高效、安全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8]。常规针刺选穴依据是:环跳、风市为足少阳经重要穴位;伏兔、血海通行气血,以上穴位在临床中均属于股外侧皮神经炎治疗的常用穴,也是经典用穴,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夹脊穴所在恰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外延之处,针刺此穴可振奋阳气,使气血流通,达到缓急止痛的功用。且股外侧皮神经由腰丛神经L2、L3前支发出,大肠俞穴下为L3神经所过,故针刺大肠俞和腰夹脊可谓“治病求本”。围针疗法源于皮肤针疗法,围刺阿是穴既可疏通局部经络,调气和血,又可避免造成皮损和减少患者痛苦。
取居髎穴用意有三:(1)居髎本就为治疗下肢疾患重要穴位。《玉龙赋》有言:“腿风湿痛,居髎兼环跳与委中”,《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痛,居髎二穴认真攻”。(2)从解剖角度看,因股外侧皮神经于骨盆中的行程较长,出骨盆入股部时形成较大的角度,穿过缝匠肌的途径有变异,且在穿腹股沟韧带的纤维性管道及阔筋膜时神经相对固定,因此当肢体活动或体位不当时,容易使其受到持续性牵拉、摩擦、挤压等,造成局部组织水肿,瘢痕形成,肌筋膜鞘管増厚,引起股外侧皮神经炎[9]。而居髎穴浅层为阔筋膜张肌,深部是股外侧肌,布有股外侧皮神经等,与髋关节运动功能关系密切。居髎穴针至关节腔周围强刺激,可加快局部微循环和促进血管扩张[10]。因此,针刺居髎穴可以缓解治疗瘫痪,缓解腿脚麻木。(3)居髎穴为足少阳胆经及阳跷脉的交会穴[11],因而同时具有足少阳胆经及阳跷脉的主治功效。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经上行,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且阳跷脉与三阳经脉均有交会。《黄帝明堂经》曰:“足少阳经、阳跷脉之会”,为脉气之所发,针刺居髎,“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另外,针刺居髎具有良好的“扶阳”作用。《景岳全书》:“痹本阴邪”;《灵枢经·寿夭刚柔》“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故治疗痹症的根本在于温运阳气,使阳气充足、通畅。“少阳主枢”为气机升降之枢纽,针刺居髎穴可激发少阳经气,行气活血,自有通痹之效。而阳跷脉能调节足三阳,故针刺居髎穴确可“行气血,濡筋骨,利关节”。这种注重激发阳气治疗痹症的思想对其他同类型疾病的治疗也有启发意义。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麻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常规针刺治疗与针刺居髎穴针刺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的疼痛及麻木症状,但是相比于常规针刺治疗,针刺居髎穴针刺治疗在改善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疼痛及麻木症状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