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摘 要:“共创”模式下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和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于绘画专业的学生而言,“共创”模式下的教学能够扩宽其创作思路,从而增强其作品的画面冲击力。“共创”模式下的教学能够突出绘画专业的应用性,为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共创”模式;绘画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共创模式下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绘画专业为例”(20JG016Y )研究成果。
近年来,地方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都在积极改变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绘画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因此,绘画专业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举措。“共创”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致力于带动学生投入艺术创作活动,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同时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真正突出了课程的应用性。“共创”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并在绘画专业教学中营造了创新的文化氛围,促进了绘画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院校绘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在绘画专业的实际教学实践中,利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授课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受到传统的德国包豪斯的构成教学体系和原有造型艺术理念的影响和束缚所产生的结果。除此之外,绘画专业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陈旧的教学理念
随着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做出了相应的举措,但各高校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仍处于混淆的状态。部分绘画专业的教师依然照本宣科,对于课程的应用性认识不足,脱离了社会的潮流,缺乏时代性因素,使授课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二)教学实践方法单一
教师在课堂上过于重视讲解理论知识,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在对经典作品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技法进行探讨时没有及时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经典画作进行分析和临摹,造成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减弱。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绘画技法的提高,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进行绘画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知识更新不及时
教师的知识获取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的高低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实训教学中,教师知识储备的不足会直接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效果不佳。有些教师满足于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增加新知识和新技能,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这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很难将新的艺术表现风格及技法讲解得深入透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四)教学内容与结构单一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只专注于本专业的课程知识,对于其他艺术专业的知识极少关注,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延展性引导,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片面和滞后,从而丧失了与其他专业学生竞争的机会,使学生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應用型教学的重要性
应用型教学逐渐成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能够改变原有办学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方式“一刀切”等现象。应用型教学在高等教育中运行良好,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使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应用型教学也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引导并分析讲解,对学生的创作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这种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应用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教学渠道,通过现场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正确应对时代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成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三、“共创”教学模式是应用型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
“共创”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学生以组为单位,共同面对问题,共同讨论元素的选用和作品的设计,共同思考并解决画面的构图和表现形式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更善于表述创作思路和技法,强化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意构思水平与绘画水平,增强学生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冲击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对绘画人才的需求。“共创”的教学方式更重视学生前期的讨论过程,注重设计与表达之间的联系性。“共创”教学模式下,确定元素、大胆构思、美化构图的过程都需要以学生前期的讨论分析工作为依据。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在学习和构思中完成协作,并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讲解和说明,对于学生的疑惑和问题要能及时给予解释和指引。由此可见,“共创”模式下的应用型课程教学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共创”教学模式让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前期的元素创作和讨论等准备工作。这对后期学生完成作品创作有直接帮助,能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对于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作用。这和小组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有本质区别,能够杜绝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或者浑水摸鱼的行为。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教育背景不尽相同,所以不同学生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和视觉转换的手法各有差异。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标准和依据,通过对学生创作过程的全面分析和掌握,力求体现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教师依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充分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需求制订灵活的教学计划,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保障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需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共创”教育模式通过任务驱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共同实践中掌握课程知识,并间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
四、“共创”型教学的实施方式
在绘画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当前市场动向和市场需求情况,将新的绘画表现形式和技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讲授和指导。并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制定出课程教学的新方案,对应用型课程的发展方式、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探索,从而全面提升绘画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体现“共创”教学模式中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对整个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与分析,梳理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以绘画专业教学为例,全班学生自由组合出多个小组,每组5名学生,将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各组的创作题目,各组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创作构思,对画面元素的选取、构图形式、空间布局、表现效果、材料运用等进行整合。最后,各个小组创作出不同风格和不同形式的作品,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来进行作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
“共创”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前期和中期的设计准备过程。这一过程能够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能有效带动学生投入艺术创作活动,从而让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在具体的应用型教学中,教师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统筹课程的时间、节奏、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对教学路径进行有序规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原则,同时,教师要通过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创作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探索设计的新元素和新的表现技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作品。
五、结语
“共创”教学模式在推进应用型课程教学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學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抓住机遇。应用型高等院校的绘画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绘画人才的任务,因此,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敖久丽.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透视课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04-105.
[2]赵永春,唐勇钢,张锋.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共创性美术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8):217.
作者单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