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
——基于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2021-03-02 08:46陈明阳李枝霖王敬涵
关键词:变量财务质量

陈明阳,李枝霖,王敬涵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5;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116000;3.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西南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备受关注。如何从内部控制质量层面对风险进行防范与管控成为研究重点。以2019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模型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完善提供证据。

1 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制度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监控5个要素构成,其核心在于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管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许多专家认为内部控制质量可以间接反映公司的风险水平。

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并非直接聚焦于财务风险,而是基于不同风险类型展开。蒋红芸等从内控信息披露角度研究内控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认为企业的内控质量越好,股价崩盘风险越低[1]。方红星等认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公司特质风险和系统风险[2]。MCNULTY等基于内控缺陷视角,以境外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相应的运营风险越低[3]。JAMES等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说明了内部控制质量和财务风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并指出财务杠杆的应用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若应用不当企业可能会面临财务危机[4]。部分学者基于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影响进行研究。袁晓波以内控制度5要素来衡量内控质量,对沪市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相关性做实证分析[5],得到内控5要素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总体与财务风险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结论。王莉伟基于规避风险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认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6]。王永海等基于政策和制度指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公司内控质量,从而提升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7]。以上文献主要采用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大部分研究结论倾向于内控质量与财务风险呈负相关影响,但也有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内控质量与财务风险之间或许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是倒U型非线性关系[8]。

本文将基于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通过迪博内控指数和内部控制制度5要素衡量内部控制质量,检验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

2 实证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财务风险贯穿于公司各个环节,具备客观性、共存性、不确定性、全面性,以及损失性的特征[9]。根据风险控制理论,管控风险的核心在于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消减风险事件发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公司内各项业务活动中,通过自我调节及相互制约实现风险管控。我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主要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5要素构成,对于平衡治理结构、树立风险意识、持续内部监督评价等风险管理工作具有导向性。

内部控制质量取决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其合规目标、战略目标、报告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公司向高质量发展[10]。内部控制目标贯穿于公司的各个层级,对公司的经营过程、治理环境等有明显的控制效果[11]。因此提高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能够大幅提高其内部控制质量,改善治理环境,规范管理层的投融资等决策行为,进而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对此,提出假设H1:

H1: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抑制公司的财务风险。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其他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了结构与秩序。结构上包括公司的治理体系及实现公司内控的流程。秩序上包括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基层部门对于内控工作的态度。通过规范董事会及管理层的日常行为,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为公司营造守法、公平、公正的控制环境,避免公司舞弊等不良行为,规避财务风险。提出假设H2:

H2:改善内部环境能够规避公司的财务风险。

风险评估是用于识别和分析实现目标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风险。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通常可表现为不可避免性以及潜在偶然性,提高风险评估意识可以及时识别和分析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消极影响和损失。通过事前评估的行为帮助公司在风险袭来之前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应对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财务损失。提出假设H3:

H3:提高风险评估意识能够有效应对公司的财务风险。

公司必须以合理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识别、获取和沟通相关信息,以确保员工可以履行职责。通过信息传递能够将经营、财务等报告信息在上下级之间进行传达,从而使经营和控制成为可能。沟通与信息交流必须在组织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地进行,对投融资和经营等决策形成相互反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财务风险。提出假设H4:

H4:促进信息传递与交流能够抑制公司的财务风险。

控制活动指有助于管理层指令得到贯彻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是基于风险评估后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控制活动遍及所有层级和职能,包括审批、授权、评价,及资产保护等一系列活动。面对风险评估后发现的财务风险,贯彻落实控制职责,采取必要措施处置目标风险,使公司在第一时间实现有效控制,避免风险程度的恶化。提出假设H5:

H5:贯彻执行控制活动能够有效处置财务风险。

内部监督是一种不断对内部控制体系运行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持续地监控活动、个别评价等形式实现对内控体系的监督与矫正。财务风险经常与其他经营风险并存,在多个环节影响经营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的内控评价体系对整个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提出假设H6:

H6:加强内部监督能够有效规避公司的财务风险。

2.2 相关变量的定义

(1)被解释变量

根据上述假设,采取ALTMAN提出的Z-score模型指数来衡量公司的财务状况,Z值越大表示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好其财务风险越小。Z-score计分模型为

Z=1.2X1+1.4X2+3.3X3+ 0.6X4+ 0.999X5, 式中,X1=营运资金/资金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股票市价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额/总资产。

ALTMAN将Z值赋予两个临界值1.81和2.99,根据该临界值可将公司的财务风险分为3种类型,见表1。

表1 财务风险类型 Tab.1 financial risk type

(2)解释变量

基于假设1,借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研究成果[12],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ICI表示内部控制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该指数基于内部控制合规、报告、资产安全、经营、战略5大目标的实现程度设计内部控制基本指数,指数越大说明内控目标的完成度越高,代表其内控质量越好。

基于假设2,参考林钟高[13]对内控评价指标的设计研究,采用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表示内部环境的变量。审计委员会专设于公司董事会中,主要负责公司有关财务报表披露和内控过程的监督,从专业角度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建议,其独立性为内控环境提供了制度保证,增强了董事会的公正性与透明度,营造了良好的治理环境。

基于假设3,选取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表示风险评估的变量。基于公司内控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让投资者和员工明确公司现行的内控是否存在缺陷,体现了该公司是否具备较强的风险评估意识。

基于假设4,选取年度内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表示信息与沟通的变量。董事会作为公司董事与管理层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可以帮助公司快速传递有效信息,及时进行沟通与决策。

基于假设5,选取是否发生财务重述表示控制活动的变量。财务重述代表公司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差错的行为,该行为的发生可间接说明公司控制活动缺乏有效性。

基于假设6,选取外部财务报表审计意见表示内部监督的变量。外部审计可提供客观独立的评价,从侧面反映各层级的职责履行情况。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则表明该公司自我监督存在问题。

(3)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选取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Size表示上市公司规模的大小。初步认为企业规模越庞大其财务处理更加严谨,财务出错率会大大降低。

上市年限:选取企业自上市至2019年的上市年数Age作为控制变量,企业所处阶段不同其控制水平有所差异。公司上市年限越长其内部控制体系应越健全,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越强。

企业成长性:通过营业收入增长率表示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

具体变量说明见表2。

表2 变量说明 Tab.2 variable description

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01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共3 544家,其中包括75家采矿业公司、274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2 214家制造业公司,以及981家其他行业公司。由于Z-score模型主要是适用于制造业企业,该模型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差异较大,选择2 21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更能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剔除因信息披露不全导致数据缺失的公司以及*ST等特殊企业的数据。在2019年第一年上市的公司可能存在模拟财务数据,这些企业也需剔除。对数据进一步筛选后,共得到2 005条数据作为最终样本数据。样本数据主要来自CSMAR数据库、DIB数据库。数据通过SPSS19.0以及EXCEL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4 实证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假设,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

为检验假设1建立模型(1)

为检验假设2、假设3、假设4、假设5和假设6,建立模型(2)

式中,ε为随机误差。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FR的极小值为-2.535,极大值为106.278,均值为5.511,标准差约为6.543,离散程度较高,说明不同公司之间财务状况相差较大。解释变量ICI的极小值为0,极大值为893,标准差为134.49,均值为628.25,同样说明样本公司内控质量水平差异较大,总体水平不均衡。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平均为45.4%;年度内董事会次数平均为9.73次;全样本中有69%的公司内控存在缺陷;有66%的公司外部财务审计意见为标准意见;有47%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说明接近半数的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存在多方面问题,进一步说明了本研究的意义。

表3 描述性统计 Tab.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控制变量中,样本公司平均上市年限为9.22年;年末总资产自然对数最大为27.386,最小为19.207,均值为22.084,公司规模相对均衡,差异不大;企业成长性水平中,样本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为0.195,最大值为55.044,最小值为 -0.825,说明不同公司的发展水平具有明显差距。

3.2 相关性分析

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主要分析FR与其他各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见表4。

整体上看,所有自变量相关性系数的绝对值均在0.5以下,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除变量Fin、Grow外,其余变量均与FR在1%的显著性水平内显著,与本文预测一致。解释变量ICI、Tid、Int、Aud与FR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的是Bod与FR呈显著负相关,暂与前文假设不一致;Fin和Grow与FR在1%的显著性水平内不存在相关性。

控制变量中,Age与F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公司上市年限越久其财务风险程度反而越高,暂与上文预测不符。对于一些突然陷入财务危机的老牌企业而言可以印证这一点。Size与FR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公司规模越大内控质量越高,其财务风险越低,与上文预测一致。

根据表4结果,内部控制质量以及内部控制要素对公司的财务风险会产生显著影响,在相关性检验中初步验证了本文的假设,要进一步证实假设还需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表4 相关性分析 Tab.4 correlation analysis

3.3 多元回归分析

上文通过相关性分析初步对本文假设进行了验证,下面基于之前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方程的显著性、F检验、共线性检验,以及自变量系数进一步验证本文假设。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需运用D-W检验方法,检验随机误差项具有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问题。一般情况下DW值越接近2,说明自变量的自相关性越不明显,模型设计的效果越好。在模型(1)中,回归后DW值为1.99近似于2,说明各变量之间的自相关问题较弱,模型(1)设计合理。方差分析可知,方差分析中F值为91.308,对应的P值为0,小于0.05,说明该模型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模型(1)有效。见表5。

表5 模型(1)回归分析 Tab.5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odel (1)

根据表5中的共线性统计量可知,自变量容差及VIF均不存在共线性问题。解释变量ICI的系数为正,对应的P值为0,小于0.05,说明企业的内控评价指数越高其财务状况越好,相应的财务风险越低,因此内控质量与财务风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假设H1一致。内部控制质量通过迪博内控指数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的内控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在期望值相同的投资决策中,通过对比标准离差率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方案。

在模型(2)中,回归后DW值为2,各变量间的自相关性较弱,模型(2)设计合理。方差分析中F值为50.331,对应的P值为0,小于0.05,说明该模型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根据表6中的共线性统计量可知,同样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2)有效。

表6 模型(2)回归分析 Tab.6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odel (2)

解释变量Tid、Bod和Aud的系数分别为1.930、-0.124和1.058,对应P值均为0,其中Tid和Aud对因变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公司内部环境越优良,其财务风险程度越低。与假设H2一致。公司的内部环境通常包括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其中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占比体现了治理结构的独立性程度。样本中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风险程度较低,与假设H6一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说明其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风险,内部监督等同失效,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

Bod对因变量FR呈显著负相关,回归结 果不支持原假设H4。通过董事会,公司管理层与董事能快速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对于投融资等经营决策做出正确判断。但过多举行董事会也是公司经营困难的一种表现,说明有较多重大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信息与沟通的确会对财务风险产生显著性影响,但对财务风险不具有抑制性作用。

变量Int对应的P值为0.04,与FR呈显著正相关,假设H3成立。在风险评估中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3个流程实现对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基于该流程能够及时识别风险种类,判断风险的严重程度,并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公司在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能够对财务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管控措施,规避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变量Fin与FR既无相关性又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控制活动要素对公司的财务风险不发生影响,与假设H5不一致。

控制变量Age的系数为-0.018,对应的P值为0.404,对因变量不具有显著性影响。说明无论是新生代或老牌企业都有可能存在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与上市年限无关。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公司内部的控制监督机制可能跟不上公司的发展,会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公司成长性变量的P值为0.782,对因变量不具有显著影响,且不与因变量显著相关,不影响公司的财务风险。

4 结论

通过实证检验并分析其影响路径可知,提高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可显著正向影响其财务状况,对公司财务风险有抑制作用。内部控制5要素中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内部监督3要素与公司财务风险呈显著负相关,信息与沟通要素与公司财务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在关联程度上,治理结构、内部评价与监督的能力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风险评估机制以及信息传递的效率,公司在控制活动方面对财务风险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上市公司可基于内部控制战略目标,重点优化治理环境以及内部审计制度,吸纳专业性人才,有效提高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抑制。

猜你喜欢
变量财务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抓住不变量解题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也谈分离变量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水利财务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