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1-03-02 03:38李素娟陈月娟张燕双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导图血糖糖尿病

李素娟,陈月娟,张燕双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常熟215500)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缺乏根治方法,其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仅靠药物调控血糖水平是不够的。有研究认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形成健康行为是控制血糖、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1]。但传统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空洞,使患者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主动学习性差。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可促进主题实现之间的关联有组织、分层次、放射式的展现,近年来被用于健康教育的实施中[2]。2019年1月1日~6月1日,我们对42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②年龄18~75岁;③均知情同意者;④未接受系统营养干预者;⑤干预依从性良好者;⑥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营养不良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近6个月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④合并心、脑、肝、肾等慢性病者;⑤严重感染者;⑥严重视听障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病史者;⑦严重胃肠道疾病者;⑧文盲。将2018年6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2~75(55.87±11.25)岁;病程2~9(6.35±2.15)年;体质量指数(BMI)19~26(22.85±4.12);受教育程度:小学12例,初中9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6例。将2019年1月1日~6月1日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4~74(55.87±11.25)岁;病程2~10(6.41±2.47)年;BMI 19~26(22.32±4.23);受教育程度:小学13例,初中10例,高中及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两组给予相同的降糖药物、种类和剂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2.1 设计 由1名内分泌科主治医生、1名护士长、1名营养师和2名主管护师组成思维导图工作小组,内容制作的编排设计参考《中国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4]。运用专业的绘图软件将关键词、线条、图像、文字内容等相结合,详细列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制作有组织、分层次、放射式的彩色思维导图,并将内容打印在A4纸上塑封。A4纸反正面中一面为思维导图,反面为每项一级别分支下二级分支的具体内容(一级分支发散出二级分支),设计中心关键词为“糖尿病知识”,其中一级分支为糖尿病常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精神调理、定期教育、监测复查。

1.2.2 培训 在思维导图制作后,由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进行1次培训,内容包括思维导图简介(形成背景)、思维导图的内容、思维导图的运用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技巧等。在思维导图的使用过程中,根据护士应用及患者反馈情况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1.2.3 应用 采用小组教育的形式,每个小组5~10例患者,将思维导图作为宣传资料发放给患者,人手1份,同时发放1张 A4空白纸,见图1。由专科护士负责健康教育,结合思维导图的内容开展,病区示教室进行教育,组织患者围桌听课。于患者住院首日、出院前、出院后2周及出院后1、2、3个月各进行1次干预,每次时间为40~60 min。在讲解思维导图中的相关健康知识时,帮助患者自行在空白A4纸上绘制思维导图。对受教育程度低、不熟练写字者可以绘制自己理解的图形代替文字,专科讲解护士根据一级分支内容讲解,从主要到次要、从上向下依从讲解,由患者绘制,对照思维导图上的内容逐项学习。在讲解时,询问患者是否有疑问(由营养师提供营养咨询,结合患者相关疑问进行指导),针对患者疑问,进行面对面个性化分析、纠正错误认知,患者自行绘制的思维导图自行保留。每次学习结束后,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糖尿病自我管理经验及情感体验等,发挥病友之间的支持作用。鼓励患者家属、朋友参与到营养管理中,起监督、协同的作用。

图1 糖尿病健康教育思维导图

1.3 观察指标

1.3.1 健康知识 采用孙胜男[5]汉化的糖尿病知识问卷(DKT)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该问卷有23个条目,包括饮食、血糖监测、运动、足部护理、并发症预防、胰岛素相关知识等,每个条目均为单选题,答对得1分,答错为0分,总分范围0~23分,得分越高说明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越好。

1.3.2 健康行为 采用胡蕴绮等[6]设计的健康行为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该量表共6个维度:营养支持、心理健康、躯体活动、健康责任感、人际关系、压力调节,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进行评分(1~4分),评分范围52~172分。其中得分<各维度的33%为低等水平,33%~66%为中等水平,>66%为高等水平。该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07,Cronbach′s α系数为0.821,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3 血糖水平 在干预前后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抽取血液标本后均采用相同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资质均衡的检验人员统一质控标准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DKT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DKT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分,

续表

2.3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该类患者就医时间短,但康复治疗时间漫长,持续增高的血糖导致发生肾衰竭、失明等严重并发症[7]。降糖药物是目前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主要手段,但血糖受众多因素影响,仅仅依靠药物控制,难以获得满意效果。目前,对2型糖尿病最有效的疾病控制手段是五驾马车理论,即饮食、运动、药物、教育和监测,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中。相关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健康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缺点[8]。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糖尿病涉及的健康知识内容多、范围广,对主要疾病人群中老年人而言,其受教育程度低、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具有一定的难度,大大阻碍其获取健康知识,不能达成知识内化为健康行为的最终目的。护理目的是帮助患者发挥最大潜能,从而使之得到自我照顾。既往研究证实,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实践证实并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其在改善患者不良行为方面的效果有限[9]。

思维导向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东尼巴赞创建的发射性思维的一种具象,现已成为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近年来,思维导图被引用于临床健康教育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隐性知识的可视化[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DKT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思维导图在促进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形成方面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杨颖等[11]研究表明,思维导图能够吸引糖尿病患者参与健康知识学习,促进掌握健康知识。张天琦等[12]认为,思维导图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患者认知度,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了保持或恢复健康而采取受思想支配的行为。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使血糖控制理想水平,对健康行为有较高的要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理平衡、遵医嘱服药等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的健康行为。传统的健康教育缺乏持久性,40%~80%的信息会被遗忘,在保留信息中不正确信息甚至可达50%,不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13]。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够将枯燥的文字转变为图形,突出中心和层次,有效集中信息并引导记忆,将复杂无序的思维过程用简单明了的图形呈现出来,借助颜色、图像、符号帮助人们增强记忆和创造力,有利于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进而促进患者积极参与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并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思维导图能够使护理人员做出快速而实际的抉择,使其讲解条理清晰、避免遗漏重要内容。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1)。董朝妮等[14]报道,思维导图能够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血糖控制水平的提高是患者实施健康行为后的收益和效果。一方面,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使患者能够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显然有利于提高血糖控制水平。另一方面,该健康教育的实施增加了护患、患患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促使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血糖控制。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猜你喜欢
导图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