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彩燕,苏新勇,刘志国
(1.滨州医学院体育教学部,山东 烟台 264003;2.烟台大学社会科学处,山东 烟台 264005)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作为普及健康生活的重要举措之一,明确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随着“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理念的不断转变,全民健身逐渐成为“健康中国”的领跑者[2]。新时代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全国人民身心健康谋福祉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民健康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实现民族繁荣和伟大复兴的战略内涵[3]。全民健身路径是实施全民健身的主要物质载体,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起着决定作用。全民健身路径的完善和提高,对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乃至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有积极的作用。山东省作为我国第二人口大省和经济文化大省,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山东省“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发展脉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推进山东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山东省17地市的全民健身路径、部分居民和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科)的相关人员。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山东省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网站查阅“健康中国”“全民健身路径”等方面的书刊和文件政策,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全民健身路径对山东省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影响的调查》问卷,邀请5位专家对问卷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效度检验。在本校招募了42名学生志愿者,于寒假期间分赴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东营、菏泽、临沂、滨州所辖的15个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发放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并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260份,回收126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164份,有效率为92.4%。
1.2.3 访谈和实地考察法
本研究选取了山东省各地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科)的相关人员18人,通过面谈和电话访谈的方式,了解全民健身路径分布和管理状况等。深入42个县市区,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山东省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和使用现状等。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和Excel2007软件对各类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准确掌握山东省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现状,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2.1.1 全民健身路径发展概况
山东省作为较早开展全民健身路径的省份之一,在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上一直走在前列。从1998年开始,山东省每年拿出100万元左右用于全民健身场地器材建设。1999年6月,举办了“英派斯杯”全省城市先进社区健身路径比赛。尽管比赛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在全国开创了健身路径比赛的先河,通过这种方式,健身路径走进了大众的视野。2000年,山东省又将123万元投入到12个地市的22个健身工程中,兴建了一大批健身路径、小篮板和健身房等。[4]随着政府的不断投入,全民健身路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014年,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利用全民健身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模式,耗资10.6亿元打造的第二代全民健身路径,通过体质检测、数据上传、健康评估、远程健身指导服务等环节组成了一个全民科学健身闭环,自此,山东省全民健身路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1.2 全民健身路径建设情况
山东省全民健身路径建设情况统计如下:乡镇街道健身工程总数为1873,覆盖率平均高达99.42%;社区健身工程总数为5286,平均覆盖率为85.78%;农民健身工程总数为54507,占行政村总数的77.26%。为了研究山东省全民健身路径地域之间的差异,将山东省分为胶东半岛(青岛、烟台、威海)、鲁西南(济宁、菏泽、临沂、枣庄、日照)、鲁中(济南、泰安、莱芜、淄博、潍坊)和鲁西北(德州、滨州、聊城、东营)四个地域。由表1可知,山东省各地域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总数和覆盖率均无显著差异,但覆盖率有明显高低之分。社区健身工程和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由高到底依次是胶东半岛、鲁西北、鲁中和鲁西南,乡镇街道健身工程覆盖率由高到底依次是鲁中、胶东半岛、鲁西北和鲁西南。同时,对乡镇街道、社区和农民健身工程总数和覆盖率进行差异性比较,发现三者在工程总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覆盖率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乡镇街道健身工程覆盖率明显高于农民健身工程和社区健身工程。见表2。
表1 山东省不同地域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与覆盖率对比
表2 山东省按行政区划的全民健身路径建设情况比较
2.1.3 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现状
对全省2个副省级城市和15个地市全民健身路径器材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全民健身路径建设较完善,但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按人均器材量,排在前8位的依次是:威海、滨州、东营、烟台、聊城、济南、青岛和日照。由于健身路径大多都投放在室外,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造成一定的损坏,加上使用频率较高等,健身路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部件缺失和锈蚀等问题,有23.8%的器材不能正常使用,出现安全隐患的器材数量达2081件。
表3 山东省全民健身路径器材情况
2.2.1 使用者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调查得知,使用全民健身路径进行健身的女性比例为51.7%,男性比例为48.3%,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由图1可知,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年龄跨度较大,各个年龄段均有使用。其中,使用比例最高的是61岁以上的居民,比例为28.8%;18~30岁居民使用比例最低,为8.4%。从使用者的年龄情况来看,使用路径锻炼的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基本呈正相关。
图1 各年龄段使用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情况
2.2.2 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自2015年起,山东省逐步推行在县级以上主城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健身圈”的建立,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健身场所,全民健身路径成为居民健身的好去处。居民在利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时,更看重的是健身路径方便快捷的特点,90.6%的居民认为10~15min的路程是比较合理的,88.1%的居民认为“15~20min健身圈”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由此可见,健身路径的合理布局可大大提高居民参与健身的积极性。调查可知:山东省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和配置满意度较高,93.3%的居民表示满意,尚有6.7%的居民表示不满意。统计结果见图2。
图2 使用者满意度调查
2.2.3 健身器材分布及利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调查发现:在城市社区,72.5%的健身路径分布在居民小区,其次是公园、广场、健身步道、学校等;农村的健身路径布局相对较集中,村中空地居多,占总量的51.6%,其次是村委会大院、学校等。
由图3可知,受居民欢迎的依次是有氧健身器材(太空漫步机、健骑机、椭圆机等)、灵敏健身器材(太极推揉器、肩关节康复器、双位大转轮等)、娱乐健身器材(秋千、跷跷板、淘气堡等)、力量健身器材(臂力训练器、蹬力器、单杠、双杠等)和柔韧健身器材(肋木架、压腿器、三位牵引器等)。
图3 各类健身器材利用情况
我省健身路径自1998年投入使用以来,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现有健身路径的数量基本能满足居民的需要,但是配置较单一。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健身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功能单一的健身器材无法很好地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新冠疫情期间,许多室内健身场所停业,室外健身路径成为居民健身首选,使得这种矛盾更加凸显,如何开发组合类多功能健身器材,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身条件,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调查发现,室外健身器材主要面向的对象为成年人,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增加室外儿童娱乐设施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调查发现,健身器材大多安装在室外的水泥地和石板地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风吹雨淋加之使用频率较高,部分健身器材出现部件缺失、运动功能丧失和超出安全使用期等问题,这些问题器材往往会成为“隐形杀手”,为居民锻炼埋下安全隐患。此外,部分健身器材上的铭牌缺失,居民使用健身器材时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造成健身器材使用不当而损坏。还有部分健身器材因危险性较大,利用率较低,比如:双杠、爬绳、爬杆、攀岩墙、摸高架等。
目前全省健身路径发展不均衡,胶东半岛和鲁中地区的健身路径建设较完善,其中,青岛市于2018年初已实现城市社区“8分钟健身圈”和农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相比较而言,鲁西南地区的全民健身路径覆盖率要低得多,反映出健身路径的投入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成正相关。全省城乡之间健身路径覆盖率并无显著差异,山东省自2006年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来,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由于过分强调标准化,使得农村健身路径建设与农民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在落后农村地区,健身路径的种类相对单一,每条路径所包含的器材数量也较少。此外,调查发现,我省体质监测中心存在建设不均衡的现象,优势资源主要在集中在中心城市,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相对匮乏,而且,体质监测存在“重监测结果,轻跟踪指导”的现象。
全民健身路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属于城市建设的一部分,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将其融入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大格局中。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我省的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主要是由体育行政部门推进,并未纳入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城市文化、旅游和休闲娱乐等没能很好的结合起来。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路径基本上是单线条开展,由于缺乏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存在追求短期效果、缺少长远规划的现象,这势必会成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身路径发展道路上的羁绊。
目前我省全民健身路径数量相对充足,大部分城市社区已建成“15分钟体育圈”。良好的体育设施建设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基本保障,但如果管理不到位,再好的设施也只是摆设,要想使健身路径的服务功能落到实处,建议将健身路径的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对所辖范围的健身路径实时跟踪,及时更换和维修有安全隐患的健身器材,做好器材和场地的维护,确保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利用率。此外,根据居民的健身需求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过渡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健身路径的种类和数量,如增加“360综合训练”、儿童城堡、滑梯组合等健身器材,并为居民提供正确的健身路径使用方法,指导居民合理运用健身器材,避免健身器材的闲置,做到健身路径利用的最大化。
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健身路径作为全民参与健身的依托,如何实现供给最大化尤为重要,而“互联网+”无疑是最好的方式。首先,作为健身路径的生产厂家,应该与时俱进,为每一件器材配备二维码,在厂家、健身路径管理部门和使用者之间搭建沟通平台,为后续健身路径的管理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5]。其次,作为体育主管部门,应大力开发和推广健身路径APP,健身者可通过APP查看周边健身路径和指导员的布局状况、健身器材使用方法展示以及如何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等,同时,可以附加“随手拍”等功能,对于存在“健康问题”的健身器材,健身者可上传到APP,以便管理者实时监控,做到及时维修和维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居民对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社区,健身场地之争引发的冲突事件不绝于耳,疫情以来,这种矛盾尤为突出,要想解决这种矛盾,首先,应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部门融合”。由自然资源部牵头,协调多部门共同落实“多规合一”的改革措施。目前,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周期规划,在2021—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中,当务之急是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用地标准落实到规划当中去,并将各地人均健身用地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统筹推进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其次,推广“体绿融合”模式,拓展健身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农村和城市的“金角银边”、公共绿地和公园等,见缝插针地打造居民身边的健身步道[6]。再次,结合地域特色,推进健身路径与山水自然景观的融合。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依托海岛、海岸线等资源,打造沿海、沿岸健身长廊,构建休闲健身新模式;在内陆地区,突破传统路径建设方式,结合山林地貌,打造城市主题公园和运动特色小镇等。
国民体质监测是由国家层面自上而下开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山东省自2000年开始执行国民体质监测,并于2020年6月开始启动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目前已在全省16市有条不紊地开展。体质监测不仅能为国家和省提供客观准确的国民体质资料,从而制定宏观的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质监测和跟踪,居民能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健身成效,养成锻炼习惯,强化健身动机[7]。首先,加大智能体质监测一体机的推广力度,在人员密集地带设立监测点,使国民体质监测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其次,改变国民体质监测重在“测”的现状,为被测人员建立“体质档案”,并依据体测数据形成个性化运动处方;最后,建立运动与健康促进指导者队伍,包括两类人才,一类是在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担任运动指导,面向社区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制定健身运动处方的“运动医生”;一类是负责具体执行运动处方,根据居民的健康状况、体力水平、运动参与的具体情况进行实际指导的“健身活动指导者”[8],以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