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沼涛中学,福建 安溪 362400)
阅读是一种借助文本语言开展文本作者、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对话与沟通的过程,是读者带着自身的感情和经验从字里行间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意图和表达形式的一种阅读方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正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跳跃式、粗略式、快餐式的阅读很容易让人形成思维惰性,不愿深入思考学习,停留于浅尝辄止的层面,只能消化、吸收“低质量”的内容,无法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品味不到语言的精妙之处,更遑论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样的影响或许更加严重。由此可见当下提升文本解读品质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文本解读品质是指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等的本质,它包括了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的感受、体验以及品悟提炼出的价值观等方面,是阅读学习的重要组成。过去的传统阅读教学,教师以教代学、以讲代悟,将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这一局面必须改变。教师必须还给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重视学生的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体验,引导学生带着思考深入文本,从细处、局部、整体、思想情感等角度去解读文本,积极促进学生解读品质的提升。
笔者所在的安溪沼涛中学立足校情提出了“适切教育”办学理念,主张从适合校情学情,贴切于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现实,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着力从德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核心价值观等五大观进行体系构建,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公平、分层及精品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适切教育”这一理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可以将它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去。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阅读的文本形式多种多样,教师需要“立足多元,让每位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在全面开展语文文本解读教学之前,应始终把握文本的核心内涵,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散文类文本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解读时,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语言优美、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内容进行细读、品读,进而更深层次地挖掘出文本的内在意蕴,让喜欢阅读的学生充分享受“适切教育”。
“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享有出彩机会”这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链接师生之间最重要的桥梁就是文本,这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文本细读,让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特色教育的成果,享受适切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感受个性化解读带来的乐趣。通过不断在文本解读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储备,使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情感,把握文章的重点思想。在文本细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实施“因材施教”重要教学举措,构建多元化发展的课程,推行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可以在更加良好的氛围中主动开展语文学科的学习,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善传统“满堂灌”“以讲代读”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研究以及分析文本知识,师生可获得更加良好的互动效果,教学质量与效率都可得到大幅度提升。正所谓“读书是好事,读书是快乐的事,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学生运用文本解读也是另外一种读书方式,读的是另一本书。”[1]以高中语文文本为主要基础,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角度出发,充分把握文本语言的运用形式以及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文本解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刻掌握语文内涵,不断增长文学知识的同时,准确掌握文本的主旨内涵;丰富学生生活阅历,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所谓探幽微,就是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时首先需要从最小的意义单位“字”开始,进行解读。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一种借助文本语言开展文本作者、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对话与沟通的过程,是读者带着自身的感情和经验从字里行间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意图和表达形式的一种阅读方式。从文章字句涉及的细节处去提升情感,从细微之处获得情感熏陶,丰富学生审美体验。让学生在逐步细化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养成核心价值观,这也与我校“适切教育”的办学初心相呼应。同时,文本细读与语境的融合,不能仅仅只看表面以及抽象意义。文本语言涉及的语言环境就是文本语境。这种语言环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篇章语境、情景语境、社会历史文化语境[2]。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一定要充分把握语境。例如,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所记录的特殊历史背景——“文革”时期,由于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学生对小狗包弟在特殊时期所遭受的悲惨命运晦涩难懂,更无法体会文章展现出的人性扭曲的种种表现及巴金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力量,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对文章的字句进行解读,回归文本,依托文本,对文章诸多的细节描写进行揣摩,如包弟是一条很讨人喜欢忠诚的小狗,它时常摇头摆尾、连连作揖,每天守在房门口,如此忠诚善良的小狗最终难逃“文革”时期的厄运,甚至被无情地送上了解剖台,细究其遭受横祸的原因及文中巴金传达出的最为真挚朴实的忏悔与解剖,这些都能给我们内心带来不可磨灭的印象,通过对文中诸多细节描写的剥茧抽丝般的分析,学生最终能思考出文章深度的要领就不那么艰难了:作者利用这种细节描写的方式,深刻表达了自己的悲悯之情。这些方法的渗透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学会探究知识产生的源头,在不断解读中养成核心价值观。
真正的文本解读应该是从整体出发,然后再到局部精读,最后再回到整体阅读的全过程。[3]在解读文本语言时,应该要从整体角度去对比关照。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每一处细微而独特的见解都放在整体语境当中,从整体结构出发,让学生能够在获得细微的同时能够厘清符合逻辑且可体现文本意义的内部联系。“适切教育”办学主张指出,教师要向学生展现出精品教育,基于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学生文本解读品质的提升,获得整体地审美体验,例如《故都的秋》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喜爱与向往,授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指向性明确的连环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对文本进行解读,给学生充分自由的阅读时间与文本直接对话,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心灵密码,丰富学生内心世界。教师需要从文本语言解读为切入点,让学生用内心去体会作者描述的秋之风景,体会故都的秋就是郁达夫的“秋”。其次,从文本整体上去感知作者所使用的42 个“秋”字,它们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除了深刻展现北平秋天的悲凉,字里行间也渗透着作者当时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中的情感倾向。可见,文本解读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其最终内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转换成课堂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要对解读的内容进行最终取舍,要完成从“教语文”到“用语文教学生”的真正转型。
真正的文本解读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以及认知能力,教师也要学会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用学生的眼光去解读文本,捕捉文本中与学生文化认知契合的特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文本解读存在的育人价值。“适切教育”指出,教师要给予学生的分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合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时,同样需要基于学生的情感认知与实际阅读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积累,大胆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解读。例如,《囚绿记》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经历,通过描述绿枝条的生命特征,反映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也利用含蓄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当时背景下华北地区人民面对困难时的命运转折。文章构思新奇、详略得当,有着丰富的层次感。但是很多学生很难领悟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意味,且对“为什么喜爱常春藤却又要囚禁它”“作者对绿的行为到底是不是爱”等看似矛盾的问题存在一知半解的困惑,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解读实际需求,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构建生本课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揣摩文本,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密切关注文本中所描写的常春藤绿枝条的生命特征,能够带着丰富的情感去朗读,充分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体味作者所要描绘的感情。
再如,阅读高中语文经典篇目《荷塘月色》时,要引导学生透过作者精准优美的语言获得对荷塘以及月色的生动体验,进而提升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借助一系列动词呈现了画面之美和意境之美:“泻”字与“静静地”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没有遮拦,一泻无余,又悄无声响的幽静幽美,照应了下一句的“满月”。“青”表明这是荷塘荷叶上的雾,“浮”表现出雾的缥缈轻柔,“薄薄”与下文“轻纱”照应。“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荷叶不再翠青,荷花不再纯白,变成了乳白色,这正是隔雾看花之景,混混沌沌,朦朦胧胧。文章没有一个字写朦胧,但朦胧之景毕现!而这样的美感,是需要学生自己用心去感受的。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教学带动学生,通过电视散文或多媒体的形式创造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借助问题设置,激发小组合作讨论,再进行必要的引导。可以让部分学生谈欣赏感受,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归纳、概括、还原、综合、想象等方式来深度挖掘,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充分感受文章的意境美,进而探究文本背后的情感和思想。
综上所述,在“适切教育”建构与实践业已取得成效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为其提供精品、分层的高品质教育。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是学生思想品行培养的最重要实现路径,以把握整体、关注文本细节、重视个性体验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思想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