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教育跟上了吗

2021-02-28 06:03
中外文摘 2021年4期
关键词:后喻生命时代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世界进入了崭新的智能时代。在智能时代,教育将如何转变?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家长?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和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雄分别就这些问题展开了阐述。摘登如下。

沈奕斐:后喻时代,教育将如何转变

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人们总是相信“姜是老的辣”,长辈的经验是非常管用的。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时代,我们称之为“前喻文化”。“前喻文化”的基础是时代变化比较缓慢,所以前辈的经验才能适用于后辈。今天,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年轻人开始掌握社会的话语权,掌握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于是,就出现了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情况。这就是“后喻时代”。

后喻时代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可现在时代发展太快,未来20 年,大约有70%的行业将面临淘汰或重大的转变,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都成了问题。

在后喻时代,中国父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是“纠错教育”。家长每时每刻都在告诉孩子,你做得不对,你没什么用,这会极大地破坏孩子的归属感。另一个是“密集母职”。与过去20 年相比,今天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但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抑郁。

后喻时代,父母的角色必须要从权威者变成支持者,而不是引领他发展。父母要跟着孩子的节奏不断变化。孩子小的时候,你是守门员;慢慢地你要变成教练;等到他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你要做孩子的啦啦队成员;到孩子成年的时候,你又不得不变成一名观众。

学校教育也要不断转型。过去是“学会”,现在是“会学”;过去是记忆,现在要教会孩子独立思考;过去是传承,现在要强调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家校合作的机制变得非常重要。学校主要承担的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集体化教育和选拔功能,家庭主要负责的是情感支持、人格培养、个性化教育和爱育体系。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分工合作,权责利要一致。

今天,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应对挑战,让孩子看得到未来。

杨雄:我们应该怎样做家长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组研究成果,是关于“00 后”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

第一,“00 后”普遍喜欢使用网络。他们对事物的判断主要来自多个微信群或不同来源的印证,说明他们已经拥有互联网思维。第二,除了喜欢在线上分享观点外,他们在线下也愿意和朋友、成人交流一些社会话题。“00后”已经呈现出一种叫作观念分层的现象,突破了阶层分化的传统理念。第三,大部分“00 后”不太盲从权威,他们有一种互联网的平权意识。第四,“00 后”有很明确的个人奋斗目标,同时非常认同个人努力的重要性。第五,“00 后”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他们对于私领域和公领域的行为、观念区分界限非常明确。比如,他们不能容忍乱穿马路、在小区乱遛狗等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但是对于私领域范畴的行为,他们则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这和上一代有很大的区别。

此外,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导致“00 后”一代储存知识的能力要远远大于提取知识的能力。因为,提取知识是需要深度思考来形成经验的。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那么在未来的智能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做家长?有3 点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第一,父母千万不要逼着孩子过度地死记硬背。因为人脑容量有限,所以我们提倡有效学习,不要让孩子做愚笨的、重复的事情。

第二,未来,我们主张“ACE学习法”。A 是审美,C 是创新,E 就是移情、共情的能力。“ACE学习法”是人类对抗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

第三,高技术时代,我们必须要用高情感来平衡。这就要求教育充分重视发展人的个性,重视满足个人精神、情感生活的需要。

我主张慢教育,主张孩子要多运动、多游戏。运动对孩子的大脑发育非常有利,也有利于锻炼意志。游戏则能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去作深度思考,给孩子留白,可以保持儿童大脑的健康、有氧状态。

最后,要敬畏生命,要感恩生活。现在的孩子不太珍惜生命,他们对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虚拟生命和现实生命之间的界限有点模糊。对每个人来说,生命是唯一的,所以我们推己及人,要爱护动物,同时要保护自己,这就是生命教育。如果一个孩子学会了敬畏生命,学会了感恩生活,那么他一生的方向就不会错,他的生命底色就是温暖的。

猜你喜欢
后喻生命时代
后喻时代的教师心理系统构建
如何面对后喻时代下的少年说
巧用后喻阅读,提升阅读品质
后喻文化时代下大学生网络社团的问题及对策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