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因,严中华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 519090)
创业是不确定环境下的高风险行为,失败成为创业活动中的普遍现象[1]。美国初创企业的失败率在75%~90%之间[2];我国《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也显示,超过一半的创业企业在5 年内退出市场[3]。这些数据反映了一种现象:相较于成功,创业失败更加常见[4]。然而,由于存在“反失败偏见”,学者们更加关注如何避免失败,对失败规律及创业者失败后的行为反应和决策机制研究较少[5]。事实上,失败是创业者更新知识储备的重要渠道,对失败的解释和反思能够帮助创业者发现知识盲区,有意识地增加相关创业知识与技能,从而对其后续创业意向和再创业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6-10]。因此,失败后创业者的归因倾向与其后续创业意向的关系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但为数不多的研究结论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矛盾,如Franco等[11]通过个人故事探索法对葡萄牙8 家经历过失败的中小企业主进行访谈后发现,个体存在自我服务偏见,创业者往往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而这种归因强化了创业者的后续创业意向;Yamakawa 等[12]则发现倾向于内部归因的创业者,其后续创业意向更大;Shepherd[13]认为创业失败是一段沉痛的经历,无论个体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心态都可能会对个体后续创业意向有负向作用,打击其随后开展创业活动的念头。这些不同的研究结论激励学者们从更深层次上讨论创业者在失败情景下的认知和决策过程。
失败后创业者是“谈虎色变”还是“重整旗鼓”,取决于其如何看待失败,如何将失败经历转化为知识和能力[5,14]。失败后创业者的归因倾向、经验知识转化模式和后续创业意向之间有递进的内在逻辑[5]。其中,经验知识转化模式是从经验中生成知识的重要方式[15]。不同的转化模式分别作用于创业者心理转变、悲痛恢复、行动框架改变等方面,从而影响其后续创业意向[6,16]。因此,在失败情境下,创业者个体的归因倾向对后续创业意向有多大影响,显然要看创业者归因倾向和知识转化模式的匹配程度。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归因倾向、经验知识转化模式与后续创业意向的关系模型,通过对217 位有失败经历的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展开讨论。
归因倾向是个体对自身或他人行为、经历的解释倾向[17]。由于行为人存在个体差异,目前常用成败归因理论来讨论归因倾向。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失败归因主要有内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三维度[18]。其中,内部性归因指创业者将创业失败归结于自身因素,内部性归因倾向高的创业者易引发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降低自我效能和风险承担,从而降低其后续创业意愿[19];稳定性归因指创业者认为创业失败原因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即往往认为失败结果不可避免,从而对创业抱有失败预期,降低其再创业动机[20-21];可控性归因指创业者具有对创业失败原因能够自我控制和改善的自我认知,可控性归因倾向较低的创业者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影响其对再创业企业的控制感知[22]。
创业失败是一个冒险行为的负向产出[23],只有当创业者总结失败经验并将其转换为相关知识时,才能从失败中获得有效价值[8]。将失败经验总结内化成知识是重要的经验学习方式[24]58。探索和利用是被普遍认同的经验-知识转化模式[25]。探索意味着回避原有不成功的经历和做法,通过寻求新的可能来获取新领域的知识,在已有经验上创造变异;而利用则通过对先前经验的挖掘,继承有效的做法,并通过总结和内化获取可靠的知识。知识转化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先前经验,并通过行动结果的反馈影响创业者的后续决策[8]。March[26]发现,个体对探索和利用这两种知识转化模式存在选择偏好。在失败情境下,创业者选择何种模式以及能否从经验中生成新知识,显然取决于其如何看待失败,及其能否对失败经验进行反思与总结[13]。而创业者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进一步影响其是否愿意再次创业的后续决策。因此,经验-知识转化模式可以看作失败归因与再创业意愿间的中间变量。
创业失败后创业者是进入就业市场还是再次自主创业,主要取决于其在创业失败后能否形成新的交易承诺思维模式(NTCM)[27]。交易承诺思维模式是意义建构时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思维方式,学者们普遍认同NTCM 包含创业决策能力、新企业成功概率和先前创业经验3 个维度。创业者若经历创业失败后在上述3 个维度的自我评价都很高,视失败为重新开始的机会,则其将更愿意积极参与到新的创业活动中[28]。
倾向于内部归因的创业者,往往认为先前的创业经验有较大的学习价值,愿意回顾先前自身错误,愿意从失败经验中进行反思和总结[19],并思考后续实践中该如何做得更好,故而对先前经验和未来自我创业决策能力有更高的评价;并且,内部归因倾向高的创业者往往将创业失败视为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倾向于独立看待失败[29],不与未来决策相联系,因而对新企业成功概率有更高的评价。因此,创业者的内部归因倾向越高,越有利于形成交易承诺思维,从而提高其再创业意愿。
倾向于稳定归因的创业者,往往对创业失败感到无能为力,从而选择“听天由命”的态度,这种消极的态度可能带来较大的负面情绪,制约其对创业失败原因的关注和解释[30],降低其对先前经验的价值评价;同时,当创业者将创业失败原因归结于“任务太难、能力不够”等短期内无法改变的要素时,往往对创业选择和自我能力持否定态度,忽视对失败经历中有益信息的搜寻[17],从而降低其自我决策能力和对后续新创企业成功的判断。
对失败原因的可控性程度影响创业者的后续职业选择[4]。当创业者将创业失败归因为不可控因素时,其将产生愤怒、沮丧或耻辱感等情绪[31],这种负面情绪会阻碍创业者反思[32];但若创业者认为创业失败原因是可控的(如努力不够),会产生严重的内疚感,进而产生弥补性学习行为[33-34];且这种内疚感越强烈,其学习动机就越强[35]。而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学习,能提高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知识的评价,从而激发其后续创业意愿[36]。
综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a:内部归因倾向正向促进后续创业意向的产生;
H1b:稳定归因倾向负向制约后续创业意向的产生;
H1c:可控归因倾向正向促进后续创业意向的产生。
失败归因是创业者扫描解释失败的核心环节,知识转化是在归因基础上进行的[5]。创业者能否在失败情境下将经验转化为知识,采用何种模式进行转化并不取决于客观上的失败原因,而取决于其如何看待和解释失败。当创业者将创业失败归因于个人原因时,常通过反事实思考对自我责任进行检讨[29],这种反省不仅触发个体重新评估自身之前的角色和作用,总结过往可用的经验,还有可能促使创业者从根本上改变之前的做法,搜寻新的领域和信息[37]。
无论创业者将创业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还是自身能力等短期不可变因素,都会受失败的挫折影响[38],使其认为败局已定,从而降低个体对失败信息的关注和扫描[17,30],进而无法从失败教训中创造新知识。但稳定归因倾向的创业者往往将失败责任归结于其所从事的领域而非自身行为和知识体系,因此更愿意放弃原有领域或改变原有做法,并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追求在其他领域的成功[39]。
可控归因倾向创业者倾向于承担创业失败责任,认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40],会通过改进性自省加速创业失败恢复,并通过反思将在创业失败中总结的经验教训转化为知识[41];同时,创业者个体会产生严重的内疚感[35],倾向于采取努力学习和知识转化来改善自身目前状态[42],而这种强烈的学习动机会促使其探索新领域、获取新信息,以改变自身的知识体系。
综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a:内部归因倾向正向促进利用式知识转化;
H2b:内部归因倾向正向促进探索式知识转化。
H3a:稳定归因倾向负向抑制利用式知识转化;
H3b:稳定归因倾向正向促进探索式知识转化。
H4a:可控归因倾向正向促进利用式知识转化;
H4b:可控归因倾向正向促进探索式知识转化。
经验学习理论认为,知识转化的最终环节是主动对新知识进行测试[24]56,[43]346。只有重新开始创业活动,创业者才能对创业失败后重新获取的新知识进行检验,但并非所有经历失败的创业者都会再次创业,不同的失败教训转化模式会分别通过影响机会识别、应对新进入缺陷等相关知识的获取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影响创业者对后续创业意向的可行性和希冀性感知[41]。
利用式知识转化模式是对先前经验中有效做法的优化和总结,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深入挖掘,具有路径依赖性,能增加创业者现有知识深度,提高效率、减少风险[42],[43]347,[44]。但利用式知识转化模式需要创业者不断回顾失败经历,辨析失败教训中的有效做法并固化成知识,这个痛苦的过程可能降低创业者的自我价值感,容易使其进入自我否定状态。无论创业者如何看待其创业失败经历,反思失败所产生的情绪成本都会妨碍他的理性认知[41],降低个体对自身创业决策能力和新企业成功概率的判断,进而降低其后续创业意愿。
探索式知识转化模式则是脱离原有领域进行新信息搜寻和创新[26]。采取探索式知识转化模式能够获取异质性知识,增加创业者的知识宽度,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45-46]。这种搜寻和探索引导创业者将注意力从创业失败的损失、悲痛转向新市场、新技术等其他领域,正向促进其对商业管理、网络与关系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35],不仅有利于创业者从创业失败中快速恢复,提升对自我机会识别、资源整合能力的评价,还有利于创业者识别新的商业机会,增加其对再次创业活动的可行性感知,进而提升其后续创业意愿。
综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5a:利用式知识转化负向抑制后续创业意向,在归因倾向与后续创业意向间发挥中介作用;
H5b:探索式知识转化正向促进后续创业意向,在归因倾向与后续创业意向间发挥中介作用。
综合上述假设中变量间的关系,构建本研究概念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本研究概念模型
本研究依托广东省孵化器协会,邀请其下创业孵化器会员,在孵化器园区内选择有失败经历的创业者填写调查问卷,要求调研对象就印象最深的一次创业失败经历回答问题。于2019 年集中发放287份调查问卷,经筛选整理得到信息完整的有效问卷217 份,有效回收率为76%。表1 显示了样本创业者的分布特征。其中,男性占比为51%,女性占比为49%,男性创业者和女性创业者数量相差不大;年龄分布较为均匀,26~30 岁左右的创业者人数最多,约占31.49%;53.09%的创业企业经营时间不足1 年,其次为1 年~3 年,占比30.86%;均为连续创业者,但只有1 次失败经历的创业者占57.41%,超过18.51%的创业者有过3 次以上的创业失败经历。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 五点量表进行测量:1 代表非常不符合,5 代表非常符合。
(1)后续创业意向。现有量表多集中为创业意愿,后续创业意向量表较为缺乏。Chen 等[47]开发的再创业意愿量表得到了徐婧婧[48]的本土化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被多数的后续创业意向研究所引用。本研究采用徐婧婧[48]的测量量表,用“在经历失败后,我依旧对创业感兴趣”等4 个题项测量后续创业意向。
(2)失败归因倾向。Russell[49]开发了创业失败归因的经典量表,汪欣悦[50]在该量表基础上进行本土化调整,将失败归因分为内部性、稳定性与可控性3 个维度。本研究借鉴汪欣悦的量表,从内部性、稳定性与可控性3 个维度,用“你认为是否是财务困难导致创业失败”“你认为是否是缺乏优秀人才导致创业失败”等9 个题项,来测量失败归因方式与水平。
(3)知识转化模式。根据经验学习理论,经验-知识转化是一种特有的学习方式,可以分为利用式和探索式两种模式。参考Atuahene-gima等[51]的研究,借鉴李君等[52]提出的测量量表,通过“创业失败让我重视积累解决目前市场/产品问题的方法”“我搜寻能够确保持续提高现有产出效率与服务的信息”等8 个题项,来分别对探索式和利用式两种知识转化模式进行测量。
(4)控制变量。影响创业意愿的常用变量多为人口统计学变量,考虑到失败次数多寡将通过影响创业者心态影响其后续创业意向,本研究采用创业者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创业失败次数作为控制变量。将创业者性别作为虚拟变量,男性为1,女性为0;受教育程度有大专及以下、本科、硕士、博士及以上4 个类别;失败次数分为1 次、2 次、3 次和4 次及以上4 个类别。
如表2 所示,全部变量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 s alpha)值都超过0.75,表明内部一致性较好,所有变量的组合信度都高于0.6,通过信度效度检验,量表信度良好。
由于本研究所有量表均来自于成熟量表,可以直接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测量表效度。检验 结果 显 示:X2/df=1.922,GFI、IFI、TLI 均 大于0.9,RMSEA=0.026,说明测量模型和数据的拟合度较好。其次对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其中归因倾向的AVE=0.501,CR=0.826;知识转化模式的AVE=0.563,CR=0.909;后续创业意向的AVE=0.698,CR=0.902。由于所有变量的AVE 均大于0.500,且CR 均大于0.700,说明数据与模型的拟合度较高,聚合效度较好。此外,根据判断区分效度的常用方法,本研究比较AVE 值的平方根与潜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所有变量的AVE 平方根值最小为0.652,大于因子间相关系数最大值0.543,意味着研究数据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2 主要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表2 (续)
由于本研究问卷设置的题项较多,且每份问卷由一人填写,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从而影响研究结果,因此采用Harman 单因子检验法来验证研究数据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情况。将问卷所有题项未经旋转一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生成了6 个因子,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为7.375,解释了30.126%的总方差,其他因子的解释力度也未超过40%。可以判断,本次调研数据不存在可以解释绝大部分变异的单一因子,受共同方法偏差影响较小。
表3 展示了各主要变量的基本统计描述、相关系数和AVE 平方根。从相关系数可以得知,内部性归因、可控性归因、稳定性归因、利用模式、探索模式均与后续创业意向相关,初步结果与本研究的判断逻辑一致。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
后续创业意向、失败归因倾向、知识转化模式等变量均为因子得分构成的连续变量,本研究采用多元层次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验证。
4.2.1 直接效应检验
以后续创业意愿作为因变量,内部性归因、可控性归因、稳定性归因与控制变量为自变量构建模型1 至模型4 展开回归分析。模型1 是控制变量对再创业意愿的回归,模型2、模型3、模型4 分别检验内部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稳定性归因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检验结果见表4。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内部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均能显著正向促进再创业意 愿(β2=0.235,P<0.05,β3=0.370,P<0.01),假设H1a、H1c得到支持;稳定性归因对再创业意愿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β=-0.023,P>0.05),说明稳定性归因对再创业意愿的负向调节作用并不明显,假设H1b未得到支持。
表4 变量的直接效应回归分析
4.2.2 中介作用检验
采用分层回归方法构建模型1 至模型8,分别检验归因倾向对两种不同的知识转化模式的影响、知识转化模式对后续创业意向的影响以及归因倾向、知识转化模式对后续创业意愿的影响,结果详见表5。模型1 至模型4 分别检验归因倾向对利用式和探索式知识转化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归因倾向对利用式和探索式知识转化模式有显著正向影响(β=0.515,P<0.01;β=0.241,P<0.01),假设H2a和H2b得到支持;稳定性归因正向促进利用式知识转化但不显著(β=0.323,P<0.01),也正向促进探索式知识转化(β=0.170,P<0.01),假设H3a未得到支持、假设H3b得到支持;可控归因倾向对利用式知识转化模式无显著影响(β=144,P>0.05),对探索式知识转化模式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47,P<0.01),H4a未得到支持、假设H4b得到支持。模型5、模型6 检验知识转化模式对后续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7、模型8 检验知识转化模式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利用式知识转化对后续创业意向的产生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β=0.321,P>0.05),且bootstrap抽样检验结果显示95%的区间包括数字0(95%CI:-0.007~0.239),说明利用模式并未在归因倾向与后续创业意向关系间起中介作用,假设H5a 未得到支持;探索式知识转化模式显著促进后续创业意向的产生(β=0.543,P<0.01),bootstrap 抽样结果显示95%的区间不包括数字0(95%CI:0.006~0.358),说明探索模式在归因倾向与后续创业意向关系间具有中介作用(β=0.421,P<0.01),假设H5b得到支持。
表5 变量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通过217 份调研样本,本研究揭示了经历创业失败的创业者的不同归因倾向如何影响其知识转化模式,进而影响其后续创业意向:在失败情境下,无论何种归因倾向均能促使创业者通过探索模式和利用模式将经验转化成知识,其中探索式知识转化在归因倾向与后续创业意愿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利用模式也对后续创业意向的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并不明显;失败归因倾向对创业者的后续创业意愿产生也有影响,其中内部性和可控性归因倾向均能显著促进后续创业意愿的形成,但稳定性归因倾向对后续创业意愿有一定的促进但作用并不明显。
本研究的实证检验未能支持部分假设,可能的原因是:(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下,各地政府纷纷提供政策、金融、智力等全方位支持,这使我国的创业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好于其他发达国家,这种支持和氛围有利于鼓励创业者忽略创业的客观困难,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而当创业者遭遇失败后,他们往往更愿意从自身内部分析、挖掘原因并努力克服,再次开始新的创业行为,这可能是中国情境下稳定性归因不会制约经历过创业失败的创业者继续创业意向的原因。(2)利用式知识转化模式是基于对过往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再学习,对失败教训的反思使创业者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是困难的复杂行为,这迫使创业者回归现实,对再次创业行为审慎决策,减少了创业冲动,因此利用模式的知识转化并不能显著促进经历过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再次创业的意愿。但从我们身边众多连续创业者案例来看,对于具有强烈创业精神的“天生创业者”而言,利用模式并不会弱化其再次创业意愿,这也许能解释利用模式对经历过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后续创业意向有促进作用但不明显。(3)归因本身是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总结,因此,无论创业者将失败归结于何种因素,这种反思仍能促使情景重现和经验总结,能够帮助创业者固化原有知识,即进行利用式知识转化,因此,即使创业者将失败原因归为稳定因素,也能促进创业者采取利用式模式进行知识转化。
本研究探究中国情境下创业失败者行为规律的影响机制,为中国本土化失败研究提供证据。创业失败数据非常难以获取,目前关于创业失败的定量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欧美国家[10],但由于国情、文化差异,国外数据结论无法直接解释国内失败创业者的行为[4],而本研究为国内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1)创业者应更多地进行理性决策,拒绝“冲动下海”。创业意愿是个体把创建企业当作自我职业选择的心理状态,是综合考虑后的理性决策[53],然而,国内样本数据说明不乏“冲动创业”现象。冲动型创业心态不仅不利于提高创业企业存活率,还容易产生巨大的社会成本和个人损失。因此,创业者只有在事前进行了充分学习和思考,其创业信念才会更加坚毅,才可能作出更符合现实的创业决策,也才会在创业失败后能够更加全面理性地归因和决策。
(2)创业教育者应关注失败案例的引导作用,筛选出天生具备创业精神的创业者。目前我国高校和相关培训机构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业活动和创业企业存活率的提升,但本研究发现,一部分具有强烈创业精神的“天生创业者”更能越挫越勇,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入创业失败议题,不仅能引导创业者对创业活动进行理性思考,还可以帮助筛选出这些天生具备创业基因的创业者,从而提高创业企业成功率。
(3)各级孵化平台、小微企业服务机构应注重多样化异质性资源的输入。本研究发现,无论创业者如何解释其创业失败,探索式知识转化均能帮助创业者快速恢复,令其积极投身又一次创业活动。现有孵化器、小微企业服务机构已开始重视知识、资金等软资源输入,但从本研究来看,这些机构不仅要重视软资源输入,更要发挥其本身的平台效应,为创业企业提供跨领域、跨专业的异质性资源,营造探索式知识转化氛围,提高初创企业资源整合的效率[54],提升创业率和成功率。
创业失败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性尝试存在一些局限,这些局限或许也是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首先,创业意向与实际创业行为并不等同,本研究仅关注了经历过创业失败的创业者的后续创业意向,并未观测这类创业者后续的实际转化行为,未来可以进一步观测创业意愿的转化行为。其次,限于数据较难获取,本研究数据样本不够大,且样本来源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可能会影响结论的普适性,因此后续研究需扩大样本来源区域,进行分区域研究,以更好地反映中国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