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雯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淄博院区麻醉科,山东 淄博)
伴随着医疗行业改革的深入,围手术期护理理念得以推广,特别是麻醉科,针对患者所实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更加系统与完善,极大降低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速度[1]。本文探讨分析麻醉科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临床康复的影响及应用效果。
抽取的临床资料84例为本院麻醉科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患者,将其以每组42例随机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联合护理组。所选患者均被诊断为外伤性四肢骨折。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见表1,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比较
常规护理组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方案,联合护理组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施以常规护理联合系统护理模式干预方案。
常规护理组[2]:针对患者具体病情,施以病情观察护理、合理膳食指导、运动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联合护理组:一是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同常规护理组患者一致。二是予患者系统护理干预措施[3]:①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心生恐惧,因此,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也是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态作出评估,并制定与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提高其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4]。②予患者围手术期液体输入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从专业角度,严格控制对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液体的输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因液体输入而引发的并发症。③予患者术中与术后体温控制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术中与术后体温是否正常,将会对其预后产生较大影响,即若患者体温过低,会致患者机体复温期间出现应激反应,将对其凝血机制与白细胞功能造成损害,同时,增加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行保温处理,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5]。④予患者术后康复指导:为确保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护理人员需对其行康复指导,即为其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运动及饮食计划,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术后活动,且予其充分止痛;指导其尽早恢复正常饮食,从而增强其机体抵抗力,以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6]。
(1)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主要指标有躁动、恶心呕吐。
(2)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主要指标有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评价标准[7]:通过本院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为80-90分;不满意<80分。
本次分析中所涉及的观察指标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时,则表明有统计学差异[8]。
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见表2,联合护理组优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表2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比较[n(%)]
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3,联合护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表3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n(%)]
就目前麻醉科护理情况而言,围手术期护理已广泛应用于手术患者日常护理之中,且发挥着较好的临床护理作用,即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借助多种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以有效控制患者围手术期各种生理变化,从而确保患者预后情况得以良好改善[9]。围手术期护理作为麻醉科临床护理重要的环节,是确保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病情,通过予患者心理护理、体温维持护理、早期活动护理等系统性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10]。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一的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行系统性护理措施,更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分析结果提示,联合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性更强,且护理干预更全面、更系统,更利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康复效果明显,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度高,临床应用意义明显[11]。
综上所述,麻醉科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施以常规护理联合系统护理模式干预方案后,获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于单纯的常规护理干预,该联合护理模式,临床疗效更加确切,且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有效降低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