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临,李楠,常婷婷
(长治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山西 长治)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SBP ≥140mmHg和(或)DBP ≥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临床患有高血压疾病比重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疾病患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改变,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认识不全;并且由于疾病治疗的终身性,导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较差。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维持身体健康或疾病预防,从而改善生活质量[2],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来保障健康教育效果尤为重要。思维导图具备革命性,能把发散的思考形象化为图像式的思维工具,能够达到有效的直观记忆与思维[3]。现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方法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纳入本院脑病科住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以上,(2)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排除标准:(1)合并语言交流障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性疾病;(2)合并高血压并发症患者。本研究上报当地伦理委员会,批准该研究开展。患者及家属对该项研究知情,并授权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分析。
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共纳入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思维导图教育,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两组均各自纳入67例患者。统计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基线资料,差异符合平行比对需求(P>0.05)。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相同内容的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和技能指导。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护理人员进行口头宣教。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如下:
(1)成立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小组:由1名副主任医师进行研究指导,1名护士长与4名护理人员一同设计制订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方案。
(2)确定健康教育内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出健康教育内容: 饮食指导(①限制钠盐;②增加钾摄入;③控制体重;④戒烟限酒)、运动指导(①有氧运动;②充分睡眠)、用药指导(①药物分类;②不良反应;③安全问题;④防范措施)、心理指导(①减轻压力,适时放松;②自我心理疏导;③避免情绪激动;④家属配合)和技能指导(①监测血压;②提高认知)。
(3)设计思维导图:用X-mind8软件将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成思维导图。将“高血压健康教育”作为中心主题词放在正中央。以“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心理指导、技能指导”作为二级分支。“饮食指导”以“限制钠盐”“增加钾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作为三级分支;“运动指导”以“有氧运动”“充分睡眠”作为三级分支;“用药指导”以“药物分类”“不良反应”“安全问题”“防范措施”作为三级分支;“心理指导”以“减轻压力,适时放松”“自我心理疏导”“避免情绪激动”“家属配合”作为三级分支;“技能指导”以“监测血压”“提高认知”作为三级分支;各三级分支均向外周分散出具体内容作为四级分支;将思维导图中的文字进行提炼,制作好的思维导图进行反复修改后将其打印放置在每个病房的健康教育盒内,方便患者随时查看;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把主题摆在中央突出重点,各级分支使用关键词从中心点向外扩张,用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将各级分支联系起来,使层次分明。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模式将无序且复杂的思维过程放射式、分层次地用简单明了的图文形式建立起教育框架,使条理清晰,更利于理解记忆(图略) 。
(4)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思维导图,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要求成员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内容并能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同时研究者每周也会运用集体授课形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健康宣教资料,辅以导图展示并做出相关解释,帮助患者理解与记忆,加深患者对高血压饮食、运动、用药、心理、技能等的理解;集体授课形式的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规范性、系统性及针对性,通过研究者的统一授课可使较多的患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相关知识。课程结束后让患者记忆2-3 min,并现场提问,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授课频次1次/周,40 min/次。
非同日监测3次血压,观察其血压控制效果,取中间值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高血压知识问卷表,评估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借助治疗依从性简表对患者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及运动依从性进行评估。
试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s)
表1 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s)
组别 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试验组 67 120.63±6.33 84.86±4.65对照组 67 138.62±7.58 109.63±6.38 t 9.715 8.492 P 0.000 0.000
试验组患者高血压知识、健康保健、自我管理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分)
表2 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高血压知识 健康保健 自我管理试验组 67 90.36±9.16 85.26±9.68 89.92±10.05对照组 67 81.43±8.06 74.03±7.83 79.06±7.16 t 9.053 8.062 8.141 P 0.000 0.000 0.000
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在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辅以有效的健康宣教尤为重要。健康宣教临床开展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规避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加强患者自我监管机制,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血压控制效果,符合慢性疾病管理需求[4,5]。本研究表明,采用思维导图教育的试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高血压知识、健康保健、自我管理掌握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及遵医行为,临床增益效果显著[6]。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重要组成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有效的疾病宣教、预见性护理指导等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可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帮助[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