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联合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2021-02-26 13:54杨春林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2期
关键词:肌层符合率宫颈

杨春林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子宫内膜癌(EC)指原发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EC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绝经后可见阴道流血和排液现象,而晚期患者由于癌细胞侵犯周围组织,可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2]。EC的诊疗方案一般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临床分期、病变范围、浸润程度及是否存在转移等综合制订,且临床分期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因此,及早诊断和准确的术前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制订、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意义重大[3]。CT和MRI均为常用的术前分期诊断技术,其中CT可协助判断有无子宫外转移,MRI可清晰显示肌层的浸润深度、宫颈间质浸润程度,二者联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本研究重点探讨CT联合MRI在EC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68 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6.43±5.71)岁;临床表现:白带带血、下腹痛5 例,月经紊乱13 例,阴道不规则流血46 例,无明显症状者4 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44 例、Ⅱ期4 例、Ⅲ期16 例、Ⅳ期4 例。

纳入标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EC;术前采取CT及MRI检查,且检查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无造影剂过敏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妇科、盆腹腔恶性肿瘤如卵巢癌、肝癌、胃癌等;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既往有雌激素治疗史、盆腔放疗史者。

1.2 方法

1.2.1 CT检查

采用16排螺旋CT机,检查前禁饮禁食12 h,取平卧位,对耻骨联合至髂前上棘水平进行扫描,扫描矩阵512×512,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层厚0.625~1.25 mm,螺距1.00~1.50。皮肤过敏试验无过敏则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完毕后延迟55 s行增强扫描。

1.2.2 MRI检查

CT检查后48 h内进行MRI检查,采用美国GE 1.5T MRI扫描仪,取仰卧位,序列分别为T2WI脂肪抑制序列、横断位自旋回波T1WI、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2WI。常规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参数:TR/TE为150/10 ms,扫描时间4 min。

1.3 分期标准及评价方法

1.3.1 CT分期标准

Ⅰ期:肿瘤侵犯子宫肌层,仅局限于正常肌层;Ⅱ期:中央低密度区病灶延伸至宫颈;Ⅲ期:病灶侵犯宫旁、侧壁及附件区;Ⅳ期:膀胱、直肠内膜、主动脉旁淋巴结浸润,部分器官转移[4]。

1.3.2 MRI分期标准

Ⅰ期:子宫肌层外侧轮廓完整,但内膜或肌层表层非光整,肌层可见肿瘤信号;Ⅱ期:宫颈可见肿瘤信号;Ⅲ期:子宫外肌层信号呈连续中断特点,或子宫周围可见浸润;Ⅳ期:直肠壁、膀胱或腹腔内可见低信号或信号丢失,可见肿瘤侵犯[5]。分别由2 名具有5年以上CT或者MRI诊断经验的医生对CT或者MRI图像进行分期诊断,当2 名医生之间结果不一致时,由第3名高级职称影像诊断医生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CT和MRI单独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EC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CT和MRI单独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EC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69.12%(47/68),76.47%(52/68),91.18%(62/68),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和MRI单独检查(χ2=10.398,P=0.001;χ2=5.423,P=0.020),而CT单独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与MRI单独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8,P=0.335)(见表1~表3)。

表1 CT诊断EC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例

表2 MRI诊断EC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例

表3 CT联合MRI诊断EC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例

2.2 EC典型病例CT和MRI图像分析

CT及MRI典型EC图像见图1和图2。

子宫内膜增厚,浸润肌层≤1/2,CT诊断子宫内膜癌

3 讨 论

EC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且好发于50~59 岁的绝经期女性,该年龄段的发病率达75%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6]。当前,外科手术仍是EC的首选治疗方案,而术前精确的病理分期是决定手术方案的主要依据。对于Ⅰ期EC患者,主要采取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Ⅱ期患者,主要采取广泛性子宫切除;Ⅲ期患者,应尽可能切除病灶,并配合术后化疗,以改善患者预后。CT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良好,可明确EC病变范围、周围脏器侵犯情况,对恶性病变的转移扩散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使子宫壁基层、子宫内膜癌、宫颈内积液形成对比,且成像速度快,不受肠蠕动影响,对于EC分期及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具有积极作用[7]。但CT对早期EC、肌层浸润的分期诊断敏感性不高[8]。MRI组织分辨力、组织对比度好,可直接显示宫颈侵犯、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以及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对于肿瘤早期分期的明确具有重要意义[9]。通常情况下,正常的子宫内膜在MRI上表现为结合带低信号带围绕的中心高信号区,T1WI用于确定子宫的位置、形态,T2WI用于区分内膜、结合带和肌层,增强MRI可提高内膜、结合带、肌层间的对比度,更容易区分病变。但有研究发现[10],MRI对EC宫颈侵犯显示较差,对于绝经多年者,子宫结构显示欠佳,结合带可能无法辨认,且增强扫描时,强化后的肿瘤与肌层、内膜强化的鉴别亦较难。本研究发现,CT和MRI单独检查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EC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69.12%(47/68),76.47%(52/68),91.18%(62/68),联合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各自单独诊断。张楠等[11]研究亦发现,单纯CT和MRI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EC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0.00%,72.50%,85.00%,CT联合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单纯的CT或MRI,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类似。

综上所述,CT联合MRI检查能够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符合率,较各自单独诊断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肌层符合率宫颈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宫颈糜烂真的不是病
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