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识别及对血管腔狭窄程度判断的运用分析

2021-02-26 08:20李光玲李心娜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管腔内径频谱

李光玲,李心娜,林 云(通讯作者)

(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医技保障科心电超声室 北京 100120)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当下中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疾病之一,现已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伴随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增加过程,其危险性也有所提升。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那些突出在管腔内的硬化斑块对动脉供血过程形成不良影响,进而引起脑供血不足相关症状;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主要诱因。尽早发现并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干预,有益于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1]。近些年,彩超与多普勒技术均有很大发展进步,C D U S 在颈动脉检测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笔者采集了行C D US 检查的106 例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资料,归纳具体检查情况,作出如下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6 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为试验对象,其中,男性85 例,女性21 例;年龄43 ~84 岁,平均年龄(62.74±16.87)岁。排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对碘造影剂过敏者。以上病例在证实检测前均主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和方法

仪器选用西门子ACUSON S2000 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 ~10 MHz。西门子ACUSON S2000 彩超诊断仪具有行业内独有的技术:血管增强成像技术(Clarify V E)、动脉健康评估技术(A H P),能提供更高层次的诊断数据。

1.2.1 检查方法 检查前要求患者休息5 ~10 m i n,取平卧位,将软枕安置于颈后肩部,头部朝向受检对侧,扫查操作应轻缓进行,以防对血管管腔形成压迫而出现人为狭窄。从颈动脉近心端开始,逐渐朝向远心端扫查颈总动脉中端(CCA-m)、远端(CCA-f)及分叉膨大处(CCA-b)、颈内动脉(ICA)以及颈外动脉(ECA)。

1.3 观察指标

(1)CCA、ICA 以及ECA 管腔内径,观侧是否发生狭窄,两侧对称情况。(2)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MT)层厚。(3)录入和粥样斑块相关信息,包括具体位置、大小及内部回声,当MT ≥1.0 mm 时,则可诊断为斑块。结合斑块的样态、回声特征对其做出分类[2]:①扁平斑:早期可观察有些许脂质聚集,部分隆起或呈现出弥漫性增厚(≥1.3 mm),表现出匀称的低回声和MT 类似度较高;②软斑:斑块突进腔内,肉眼可见大量脂质汇聚,纤维组织及钙盐聚沉量均较少,回声以低到中等度为主;③硬斑:纤维组织与钙化病灶占主导,回声增强或和周边纤维组织回声相近,可能伴有声影;④混合斑:斑块表层欠缺平整性,存在软、硬斑的两种回声特征。(4)血流状况:观测血流充盈度与颜色,检测颈总及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cm/s)、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狭窄位置的流速最大值,同时录入和频谱形态改变的有关信息。(5)测算管腔狭窄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检测情况

正常状态下,人体的颈动脉两侧呈对称特征,血管壁平顺且光滑,管腔中无回声,透声性良例好,存在搏动感。纳入本次研究的106 例病患均有颈动脉M T 增厚的表现,其中呈弥漫性、局限性增厚者分别有78 例、28 例,M T ≥1.0 m m,最厚达到1.8 m m。内膜层粗糙,凹凸不平,能够观察到呈局限性或者弥漫性分布的强回声点与斑点。106 例患者中,软斑者30 例(28.30%),硬斑者16 例(15.09%),扁平斑者28 例(26.42%),混合斑者斑者32 例(30.19%)。

对本次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颈总动脉分叉膨大处和颈内动脉起始处是硬化斑块形成的主要位置,其中左侧斑块52 例(40.07%),右侧斑块54 例(50.93%),两侧斑块发生率经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试验还对不同性别颈总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男女左、右侧颈动脉内膜厚度值等同,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总动脉内径值指标上,男女右侧检出值均高于左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颈总动脉内径与内膜中层厚度检测情况(±s)

表1 不同性别颈总动脉内径与内膜中层厚度检测情况(±s)

注:和左侧相比较,*P <0.05。

男性 女性内径 厚度 内径 厚度左侧 7.02±0.67 1.05±0.06 6.72±0.66 1.03±0.06右侧 7.16±0.78* 1.05±0.06 6.99±0.75* 1.03±0.06

管腔狭窄共计检出17 例,占比为16.04%(17/106)。轻度狭窄 (管腔减少1 ~49%)者占38.89%(7/18),中度狭窄(管腔减少50 ~69%)者占47.06(8/17);重度狭窄(管腔减少70 ~99%)者占11.76%(2/17)。轻、中、重度ICA 狭窄者其ICA 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别为85.23 ~104.26 cm/s、110.42 ~193.65 cm/s、

208.47 ~456.28 cm/s。

2.2 彩色多普勒

有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中,检查发现斑块局部位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图像,其中17 例在管腔狭窄部位血流束明显变细,狭窄处以及狭窄后表现出花色血流。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资料内,未出现无血流信号形成的病例。

2.3 频谱多普勒

27 例(25.47%)频谱图像正常;4 例(3.77%)狭窄处频带宽度增加,但不显著,峰值流速也有一定加快;28 例(26.42%)血流速度较低,收缩期峰值向后偏移,波峰呈圆钝状;17 例(16.04%)狭窄位置频谱填充,在舒张末期峰值流速加快,远侧频谱偏低,峰值流速减缓,加速时间有拖延,对侧动脉流速轻微上升。管腔严重狭窄或闭塞者未出现多普勒频谱,部分患者有反向波表象,本文无病例出现以上情况。

3 讨论

正常成人左、右两侧颈动脉走形和管腔大小大体一致,因颈动脉分叉引起局部血液流速减缓,局部形成湍流,很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故而颈总动脉是最容易形成硬化斑块的位置。本次研究表明,左、右侧斑块分别有52 例、54 例,占比分别为40.07%、50.93%。既往有研究发现[3],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是内膜增生、内径变粗等,当形成的斑块突进管腔中时,很可能诱导斑块破损过程,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大范围的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呈现出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近些年CD U S 被用于很多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其能清晰的呈现出颈动脉颅外段管壁结构、血液流动状况,对管壁内-中细微病变(>1.0 m m 的斑块)表现出较高敏感性,能精确辨识出回声不同的斑块,二维超声很难发现,而C D US 能清晰的呈现出斑块位置血流充盈缺损状况,频谱的作用主要是清晰的显示出管腔狭窄处血流收缩期峰值增加情况,所以能较早期的辨识、诊断出动脉硬化病变情况[4]。

对不同性质的动脉硬化斑块性质进行分析,新鲜血栓存有着低回声特性,陈旧血栓并发局部出血钙化且形成新鲜栓子的病患,于CDUS 内表现出混合回声,栓子若脱落或有所进展,易引起脑梗死[5]。鉴于此,应积极检查颈动脉血流情况,加强CDUS、CT、MRI 等手段的使用,力争前移斑块检出的时间,辨识其所属性质,早期予以对症干预,能降低脑梗死发生率,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

综上,C D US 能在早期快速、精确的辨识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测评管腔狭窄严重程度,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交可靠依据,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管腔内径频谱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精细管腔类器械清洗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一种基于稀疏度估计的自适应压缩频谱感知算法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频谱大师谈“频谱音乐”——法国作曲家缪哈伊访谈记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