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2021-02-26 08:20朱朝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期
关键词:室上性早搏心电

朱朝燕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功能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疾病之一,且患病人数逐年增多。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心律失常的本质为心脏冲动形成或者传导发生异常,致使患者心脏激动的速率或者传导速度与顺序发生改变,患者的表现主要有头晕脑胀、胸闷气短、心悸等[2]。我们常见的心电检查项目检查时间较短,并不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所以诊断的准确率比较低,容易导致患者漏诊,从而影响对患者的治疗[3]。动态心电图能够提高对患者诊断的正确率,但是其诊断时间过长,会拖延患者的早期治疗时间。心电散点图是利用计算机对大量同一患者的心电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与动态心电图相结合,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的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具有高效性、准确率高等特点[4-5]。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8 月在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92 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心电散点图的分布情况将患者划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为窦性心律组、心房颤动组、室性早搏组、差异传导组、室上性早搏组。其中,男性患者66 例,女性患者26 例;年龄22 ~91 岁,平均年龄(61.2±5.61)岁。纳入标准:经检查后,所患病症属于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疾病;在获取心电数据的24 h 当中,患者室上性异位心脏博动次数大于400 次。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类疾病使得患者本身无法配合此次试验;患者本身患有其它影响本试验的疾病,如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在获取心电数据的24h 当中,患者室上性异位心脏搏动次数大于100 次。

1.2 方法

采用型号BI6612 的心电图记录仪对所有患者24h 的心电信号进行动态监测,并使用深圳博英公司生产的12 通道全息DCG 分析系统对所有患者的心电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一份心电散点图对应一位患者,由从事心电图专科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心律失常诊断,并将结果记录对比。

1.3 诊断标准

心电图室专科医师通过心电散点图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后,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统计心电散点图的诊断结果准确率,并对比分析心律失常的各小组之间的斜率。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为:①窦性心律:排除心房颤动,呈现一分布图形;②心房颤动:表现为扇形图形,底边的斜率大于5°;③室性早搏:呈现四分布图形则B 线斜率在小于0.132,呈现三分布图形则B 线斜率在0 ~0.88之间,呈现二分布则B 线斜率等于0;④室上性早搏:呈现四分布图形则B 线的斜率在0.132 ~0.506 之间,呈现三分布图形则B 线的斜率在0.18 ~0.80 之间;⑤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呈扇形图形且底边下有一条线形图形;⑥心房扑动:表现为格状图形且分布有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与心电散点图诊断结果对比

对比临床诊断的结果,在92 例患者中,心电散点图诊断成功诊断出了89 例患者,其诊断正确率为96.739%,见表1。

表1 临床诊断和心电散点图诊断结果对比[n(%)]

续表1

2.2 各小组之间的斜率对比

室性早搏组的斜率低于差异传导组和心房颤动组的斜率,室上性早搏组的斜率高于除窦性心律组外其他三组的斜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传导组的斜率和心房颤动组的斜率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小组之间的斜率对比(±s)

表2 各小组之间的斜率对比(±s)

组别 n 斜率心房颤动组 10 0.31±0.06室性早搏组 26 0.09±0.05差异传导组 4 0.32±0.08室上性早搏组 37 0.47±0.10总例数 77 0.30±0.07

3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的危害性极高,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心律失常在临床上的诊断比较容易,需要对患者进行连续的心电图监测,而后医务人员便可以依据心电数据进行诊断和治疗[6]。多数心律失常患者在患病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常常被患者自身忽视,以致病情加重,使得后期治疗变得更加困难[7]。因此,在患病早期给予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来说十分重要。

传统的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程心电图的结果数据分析方法,在对患者心律失常的识别能力方面较为出色,但是在进行心律失常诊断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多次的人工纠正数据,对患者而言,其诊断时间过长,且需要医务人员辅助进行数据分析,会对患者的早期治疗产生影响[8,9]。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开始将动态心电图技术和心电散点图结合起来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10]。

心电散点图是以Jules Henri Poincane 和EN Lorenz(混沌学说创始人)的姓氏命名,并因其间充满呈散点状的二维几何图形被称为心电散点图[11],该图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测量患者的心电图的RR 间期,并使其前后相邻的RR 间期作为X、Y 轴,从而对心电数据进行快速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12]。特别适用于早搏、房颤、房扑、阵发性异位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

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所有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心电散点图进行诊断,成功诊断出89 例患者,其诊断正确率达到96.739%,室性早搏组的斜率低于差异传导组和心房颤动组的斜率,室上性早搏组的斜率高于除窦性心律组外其他三组的斜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传导组的斜率和心房颤动组的斜率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心电散点图与动态心电图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较为明显,大大提高了诊断速度和正确率,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起到了正面作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室上性早搏心电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