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道法课堂厚植爱国主义的再思考

2021-02-25 07:41邓书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爱国主义

邓书院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下,初中道法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新内容和新内涵。本文以疫情期间我国治理成就与国际贡献,抗疫英雄人物与事迹等为素材,可厚植、拓展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新冠疫情;爱国主义;道法课堂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一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道法课堂中,教师以时政热点和现实事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应有之意。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全国。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宏伟诗篇,极大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那么,道法课堂如何讲好抗疫故事,厚植爱国主义呢?

一、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面对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仅用两个多月就基本阻断新冠肺炎疫情的本土传播,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抗疫成就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3次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1月22日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随后,武汉市毅然下令“封城”。封城是控制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步骤和最有效手段,但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火神山医院建设是最鲜活的样板。北京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在78分钟整理出17年前北京小汤山的图纸并无偿提交给武汉中信设计院,中信设计院1天内拿出设计方案,国家电网、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等单位披星戴月确保现场电、网、油等供应,数百家企业从全国各地供应施工所需设备材料,10天建成拥有1000个床位、占地3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平时至少需要3年才能建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展现我国抗疫细节可使广大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引导学生体验中国凝聚力

中国地域广阔,拥有14亿人口,阻止新冠病毒传播,有效抗击疫情并不容易。危急时刻,中央政府一声令下,除与生活必需品相关的企业、流通行业外,娱乐场所、商业广场、旅游区几乎全部停业,全国人民自觉居家隔离,外出自觉佩带口罩……是什么让热闹的春节变得如此含蓄而内敛?是什么让14亿中国人有条不紊统一抗疫?是什么让一个城市甘心封城自救?中华民族的团结、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重要因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初期,海外同胞排除万难,将口罩、防护服等相关物资源源不断寄回国内;全国几十万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逆行前进,驰援武汉;全国19个省份集中优势资源,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此时,个人与家庭、集体与社会都被紧急地凝聚在了一起,构筑了无比坚固的防线。

疫情期间展现的凝聚力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梳理历史脉络,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能够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往往在关键时刻激起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热爱,并汇聚成为推动国家繁荣强盛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着重培育青年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引导他们适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激励学生学习抗疫中英雄人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钟南山院士、张文宏教授等到广大白衣天使,从武警官兵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普通大众,涌现出不计其数的抗疫先锋和感人至深的抗疫英雄事迹。他们舍身忘我地奋斗在抗疫前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抗疫英雄人物的事迹为道法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现实榜样和丰富素材。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是中国感染病学家,在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力,数次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央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病毒的扩散,保住了千万人的健康和生命。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医护人员一起接诊病人。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3个小时,她说,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除了冲锋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各地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也纷纷投入战斗,这些平民英雄们用行动书写大爱。他们默默无闻,却有爱国爱民的情怀,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力量。2020年2月,大连小伙蒋文强本想去长沙一趟,结果误乘高铁来到武汉,而彼时一到武汉就进入全面封锁,打车打不到,高铁也不再售票。小伙子误打误撞开始了自己的志愿工作。在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他逐渐克服内心恐惧,随喊随到,脏活累活抢着干,成为医院里的大红人“大连”,感动无数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千千万万默默付出的人民也弘扬爱国主义的真英雄。

深入挖掘和宣传国家抗疫先锋和英雄模范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向抗疫英雄学习,激励新时代中学生勇做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青年。

四、引导学生认识全球抗疫中的中国贡献

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他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近年来,面对复杂世界局势,中国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应由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治理体系问题的暴露,但新挑战出现的同时,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机遇也随之出现。疫情爆发后,中国不但向世界展示治理优势和强大的应变能力,还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展现大国担当。截至2020年9月初,中国已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2020年12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国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对于不发达国家或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方可以通过援助等方式来实现这些国家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目前,中国疫情防控的显著成效使中国经济复苏走在了世界前面。引导学生认识全球抗疫中的中国贡献和力量,不仅是涵养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有效步骤,也是树立理性爱国主义,以时代精神丰富爱国主义内涵,培育包容、进取、开放、负责任的大国国民心态的必要途径。

全球抗疫仍在继续,但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在克服困难中前进。疫情就像一本打开的《道德与法治》书,在课堂讲好战疫故事,向学生传递抗疫精神与力量,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吴家华.抗疫规模和速度彰显中国制度优势[J].红旗文稿,2020(5).

[2]牛建强.如何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0-04-30.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爱国主义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关于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冠疫情下若干劳动合同问题研究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爱国主义教育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