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西方文物修复因认知、技术、目的、文化渊源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不同的理念和方法。与其他类别的文物修复一样,中西陶瓷类文物修复在不同时期遵循着不同的修复原则。陶瓷类文物质地脆弱,其器型、纹饰、色彩等中外有较大差别,在修复使用手段及追求的效果等方面也有较多的差异,但应在继承传统基础上遵循国际通行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中西方;修复理念;陶瓷;修复技法;基本原则
中西文物修复因认知、技术、目的、文化渊源等方面原因形成了不同理念及方法。随着人们对文物修复理念、认知逐步理性和科学化,文物修复技术获得较大发展,特别是中国的修复技术在继承传统方法基础上借鉴西方方法理论,吸取有益部分为我所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套文物保护修复体系。中西方修复技术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具体每一类别的文物又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中西方文物修复认识差异
对于文物修复,首先是基于对文物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的保护和修复意识,但人们对不同时期文物价值的认识也不相同。在西方,不同时期对文物的认识差异明显,而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的认识相对比较单一。
1.西方文物修复理念的形成
在欧洲,西方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已有对文物特别是艺术品的保护意识,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们对文物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一步认识,掀起了保护和修复文物的意识与实践。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欧洲有代表性的文物保护修复主要有三大流派:法国派、英国派和意大利派。
法国派也称风格学派,以凡·杜克为代表,他提出了全面修复理论。其修复观念为,建筑修复是一种风格修复,而风格自有它的原初性和整一性,修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恢复建筑原有风格的纯一性,应去掉所有后来附加的东西,但他又说即使原来没有的东西,也可以根据修复师的理念给建筑加上,这一理论带有自相矛盾的一面,凡·杜克坚持的风格纯一性与完美性,这种思想包含着理想化的修复方式。英国历史浪漫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拉斯金提出了最小介入原则,他主张要保持原状,尽量延长古建筑寿命,反对使用现代技术修复古建筑,这种修复观念概括为“修旧如现”。意大利修复理论形成于上世纪中叶,主要针对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没有形成共同认同的理论和观念,其修复是一种比较随意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修复者的技巧和审美意识。上个世纪60年代,切萨莱·布朗迪提出了修复是根据历史学、自然科学、美学、材料学的特征来认识艺术品、修复艺术品的方法论。他认为在文物修复实践过程中不排斥对文物主体干涉,强调材料的可逆性、兼容性和可辨识性,同时要认识到修复技术的时代局限性,提出给未来留下可操作的空间,同时强调有效的文物修复不能仅凭对文物艺术和历史研究,还需要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分析与研究。
2.中国“修旧如旧”理念
中国文物保护修复理念萌芽于1929年,梁思成在北京营造学社初创期,提出古建筑修复应该“延年益寿”,这句话后来被国内修复界概括为“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所谓“旧”,是指过去曾长时间存在过或现在还存在着的面貌。所谓“修旧如旧”,是指经过修缮、修复,尽量保持旧有的风貌,使其“如旧”。
3.中外文物修复认识差异
西方对文物保护修复的理论认识不断升华、成熟和贴近实际,从而使文物保护修复逐步理性科学。传统中国文物保护修复认识相对单一,以陶瓷保护修复为例,基本遵循“补全”理念,感性经验较多,成系统的理论总结较少。
中西方文物修复的工艺不同
1.西方修复工艺
西方陶瓷修复在进行拼对、清洗、加固、粘接、补配、打底后,根据不同状况采用了不同的保护修复手法。常规做法是尽量保持原貌,不做过多的补配,即使补全也要求必须有充分依据,修补部分主要有影线法、轮廓勾勒法、中性色法等。
水彩影线法:是意大利壁画修复师在修复真理圣母教堂洛伦佐·维特博壁画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后来逐渐应用于陶瓷修复。影线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在意大利就开始采用,要求补全应控制在一个限度内,修补部分应一眼能认出,但是缺乏特殊文献资料不得增加个人的主观意愿,即使最小范围的补全都应该很容易辨认。它采用的技法是用垂直的细线按照所要补全的色彩进行绘制,最终达到可辨识的补全效果。目前陶瓷修复有两种影线修复方法:单色影线法和三色影线法。
单色影线法:分为垂直影线法和错位影线法两种。
2.中国陶瓷修复技艺
中国传统陶瓷修复在进行拼对、清洗、加固、粘接、补配、打底后还要进行作色、仿釉和做旧,不仅要把损坏的器物恢复到原有形状,而且还要通过一系列艺术加工,使表面色彩、纹饰、质感等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3.中外陶瓷修复异同
中外陶瓷修复工艺不同导致效果也不尽相同,西方关注的是器物原始保留部分,修复部分应该是第二层面的,不应对原始部分的视觉欣赏产生干扰;中国陶瓷修复则要体现器物的工艺、审美和造型的完整,达到修旧如旧和天衣无缝的艺术效果。
目的不同导致修复效果不同
中国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与欧洲相比有明显差异。古代中国对文物修复很大程度上是因收藏而修复,因把玩而修复,真正意义上的文物修复源于古器仿造业。中国修复事业约从春秋开始至南北宋极盛,元明渐衰,明末清朝民国复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日渐兴盛。因宋代文人治国,经济发展较快,工商业空前繁荣,收藏文物、把玩古器流行,为文物修复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宋代修复技艺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形成了专门的修复作坊,修复目的主要是商业利益。时至今日,我国的文物修复依然倾向于商业目的,只不过现在叫商业修复或者艺术修复,目的就是追求尽可能的不让人看出任何残缺破绽,而且要给观者感受到修旧如旧有完整器的完美感。近些年国家逐渐重视文物保护与修复,为了保护与研究的需要,另又组织专业修复人员进行考古修复和展览修复。
审美不一导致修复效果不同
图1、图2展示的是一件意大利陶器修复前后的效果;图3、圖4是中国青花瓷修复前后的效果。通过以上图片展现出不同修复效果,其比较如下:
1.意大利修复陶壶运用补全法,但是并不进行全色补绘,且和原始胎体部分略有区别,而中国修复的青花罐表面则看不出粘接补绘痕迹,给人以完美无缺之感。
2.从色彩方面来说,意大利补全修复层面的颜色比器物原来的色彩要浅一个色调,把补全的部分作为第二个层次展现,着重突出了陶壶的原貌并且在补全的部分没有绘出陶壶原有的纹饰;中国补全修复的青花瓷罐则通过全色表现出原来缺失的颜色釉和花纹部分。
3.从视觉效果来说,意大利修复补全部分与原陶壶具有可辨识性,而中国所修复的青花罐却体现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效果,具有不可辨识性。
每件文物都是古代工匠按照当时的生产水平、审美观点和工艺手段制造出来的,代表着所处时代最高科技水平,具有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美感,是珍贵的历史遗存。因此,我们在进行文物修复时,依据中西方对文物修复的传统,互相借鉴参考,在充分尊重文物的历史性、真实性和审美性的基础上,要遵循最小干预、可辨识性、可逆性、兼容性等目前国际通行的文物修复原则,把文物修复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去不断地总结、研究、借鉴和提高。
(作者高逍逍,本科,学士,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研究方向:文物研究保护)
参考文献
(1)李军,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理论模式的比较研究,文艺研究,2006(2)102—117;
(2)侯晓斌,现代修复理论中的影线法在中国古代壁画残缺补全中的思考与应用,文博,2012(3);
(3)马里奥·米凯利、詹长法,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一);
(4)切萨莱·布朗迪,文物修复理论,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