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蔚平,石芳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性反应和纤维化,导致支气管壁的破坏、变形和扩张,表现为咳嗽、咯血等临床症状。支气管扩张症导致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严重受损所致。目前,还未有完整的根治方案。清除肺部痰和抗感染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案。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病程,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再加上支气管黏膜屏障的破坏,易并发肺部感染,加重病情[1]。长期使用抗生素使支气管扩张症容易反复发生,导致抗药性水平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控制感染,清除感染病灶是缓解支气管扩张合并耐药菌感染的关键。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静脉应用抗生素,但全身用药难以在局部迅速形成有效的药物浓度,感染产生的炎性渗出物停留在感染灶不利于感染控制[1-2]。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可用于活检、细菌培养、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局部用药等。本研究观察部注药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改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耐药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1~77(56.21±2.21)岁;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者27例,大肠埃希菌耐药者4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者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1~78(56.55±2.67)岁;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者28例,大肠埃希菌耐药者4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者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耐药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标准,有大量脓痰、反复咯血、持久肺部湿啰音和慢性咳嗽;(2)患者或家属知晓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合并精神疾病患者;(5)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6)支气管镜禁忌者;(7)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疾病患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祛痰、抗感染、止血、补液和营养支持,必要时给予解痉剂和抗哮喘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排痰和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局部注药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术前予阿托品注射液0.5 mg肌肉注射。将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于鼻腔、咽部黏膜,经口或鼻将支气管镜送入声门。经支气管镜将利多卡因注射液滴入气道,表面麻醉气道黏膜。缓慢将支气管镜放入气道,注意吸出气道分泌物。进入感染区后,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清除感染区分泌物,并注射敏感抗生素。患者每3天治疗1次。2组均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恢复正常血常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肺部湿啰音、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体征均消失,无气短现象,血常规和血气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肺部湿啰音、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体征均减少,无气短现象,血常规和血气指标有所改善;无效:病情无好转甚至恶化。排除无效率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2.1 恢复正常血常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恢复正常血常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恢复正常血常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 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血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2.3 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比较 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
随着我国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肺功能逐渐下降,呼吸纤毛功能、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易发生肺部感染而恶化,甚至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6]。有效控制感染是减轻支气管扩张合并耐药菌感染的关键。传统上多采用静脉应用抗生素、祛痰剂等方法治疗。但是全身应用抗生素很难在感染灶迅速形成有效的药物浓度,不能在早期控制感染。同时,感染的发生和炎性渗出物的增多可明显增加患者的痰液量。如果呼吸道的炎性渗出物得不到有效清除,不仅不利于控制感染,还会严重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7-8]。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气管镜检查逐渐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纤维支气管镜作为呼吸系统检查和治疗的一种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支气管扩张症的肺组织损伤严重,为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条件。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以慢性持续性咳嗽、咯痰、反复咯血为特征,易导致胸闷、呼吸困难,会出现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危险现象。近年来,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老年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较为理想,受到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大力肯定。支气管肺泡灌洗作为肺部疾病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可清晰直视病灶,彻底清除支气管痰液和炎性分泌物,帮助气道通畅。局部注射敏感抗生素具有杀菌、抗感染作用,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9-11]。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说明综合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案。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可直视病灶部位,反复冲洗吸引肺部病变部位,充分清除管腔脓液,达到局部净化的效果。而且,局部注射高浓度敏感抗生素,通过全身联合用药,可以改变细菌的生存环境,起到直接杀菌作用,针对性强,可以直接选药[12-1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恢复正常血常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过程均未见不良反应。说明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通过持续吸引和冲洗,引流管内的脓液得以引流,达到局部净化的效果,极大降低了细菌定植作用。且杀菌效果更好。同时,灌洗液会对一些黏膜产生相应的刺激作用,有助于排痰[15-17]。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在治疗中,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麻醉,避免持续咳嗽。灌洗操作需均匀缓慢,当注射量达到20、30 ml时可进行抽吸,以免感染病灶外其他部位。在注射抗生素前,要确保干净的支气管内灌洗液完全排出,然后才能注射药物,这时需控制咳嗽,这样药物才能留在支气管腔内[18-20]。从研究结果可见,在常规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耐药菌感染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加局部注药治疗方案疗效明显,安全性高,病程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同时,结果表明联合方案治疗靶点更强,疗效更高,降低了全身用药风险[21-22]。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采取局部注药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血气指标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