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次萌,陈立
创伤性关节炎是由创伤引起的局部关节病变,主要由软骨增生、骨化、退变引起,常伴有关节运动障碍和关节疼痛。创伤性踝关节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关节疾病。创伤性关节炎是由创伤因素引起的关节病变,常以继发性软骨增生或关节软骨退变为特征,其病理改变主要为骨化。创伤性踝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运动创伤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还会导致继发性软骨增生、关节软骨退变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目前,在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目标是缓解踝关节疼痛,纠正踝关节不稳,促进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创伤性踝关节炎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消炎镇痛、推拿等,但效果不佳[1]。相关研究表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和物理因子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是有效的。现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1~68(43.78±2.59)岁;病程1~14(8.31±1.26)d;单膝创伤性踝关节炎31例(左膝21例、右膝10例),双膝创伤性踝关节炎19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1~67(43.21±2.56)岁;病程1~14(8.23±1.21)d;单膝创伤性踝关节炎33例(左膝21例、右膝12例),双膝创伤性踝关节炎1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均入院进行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外伤史,诊断为创伤性关节炎。(2)排除标准:孕妇;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严重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0008)75 mg口服,每天1次,并进行常规功能锻炼,治疗时间4周。观察组则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1021660)局部麻醉后,患者仰卧位通过皮下组织进入关节腔,抽取关节积液,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837,规格:2 ml ∶20 mg)2 ml。注射完成后,关节适度活动可促进药液均匀分布。观察30 min,无异常患者可以出院,每周注射1次,共4周。物理因子治疗:(1)醋疗:将10 cm×6 cm的铅电极板、12 cm×8 cm的电极套、8 cm×5 cm的纱布垫于5%陈醋溶液浸泡,将阴极盖表面及纱布垫置于踝关节髌骨一侧,阳极置于髌骨另一侧。剂量逐渐增加至可耐受剂量(电流强度10~20 mA),20 min,1次/d,5天/周,4天/周。(2)高频电磁波:频率40.68 MHz,输出功率200 W,踝关节上下两电极对置,温热20 min,每天1次,每周5 d,4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评分越低患者恢复越好)、踝关节活动度(ROM)水平(活动度变大,说明患者恢复良好),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疼痛消失,踝关节疼痛评分在3分内,踝关节活动度增加>15°;有效:疼痛减轻,踝关节活动度增加10°~15°,踝关节疼痛评分为3~4分;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6,P=0.004)。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踝关节NRS评分、ROM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NRS评分、RO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踝关节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ROM水平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RO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NRS评分、ROM水平比较
2.3 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 vs. 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1.000)。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关节镜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严重创伤性踝关节的治疗中[3]。通过踝关节镜的应用,可有效扩大手术范围,直接探查踝关节狭窄间隙,准确找到病变位置,及时清理关节腔,修剪病变软骨。将病变骨赘、骨刺、滑膜刨平,可彻底清除游离体,改善关节腔酸碱失衡,快速去除致痛因素[4-5]。在促进踝关节内环境的基础上,加速机体恢复。虽然关节镜手术能迅速缓解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手术治疗毕竟是一种应激性创伤,因此,对于多数能以保守治疗治愈的患者,仍倡导以保守治疗为主,以减轻患者痛苦。
以往,止痛药主要用于治疗患者,但止痛药会刺激患者的胃肠道,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随着医学的发展,新药逐渐用于临床治疗。双氯芬酸钠是一种止痛药物,可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疼痛,但该药疗效短,疗效不佳[6-7]。
玻璃酸钠是一种高分子酸性黏多糖,是人体关节软骨和滑液的主要成分,其能有效润滑患者关节,保护关节,维持关节生物力学性能,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骨关节病主要由机械损伤、免疫生化反应、遗传、生物力学等因素引起,由骨赘形成骨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退变和慢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不能被滑液润滑,关节软骨表面经常受到异常应力的破坏,关节软骨表面的免疫屏障丧失,导致软骨的反复损伤,使得关节病长期复发,关节运动功能逐渐丧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8-10]。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最终康复目标是消除关节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炎性反应,减轻疼痛,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和光滑状况,减少复发,恢复关节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1-12]。踝关节是维持正常生活和行走活动的跳跃器官,也容易发生骨折、脱臼等损伤。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不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创伤性踝关节炎是一种继发性骨关节疾病,由于长期的疲劳和机械损伤,导致踝关节软骨变性和损伤,最终导致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的目的是去除关节内的病变和炎性反应组织[13-14]。玻璃酸钠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镇痛机制是阻断缓激肽和尿酸,减轻炎性介质对疼痛受体的影响,抗炎机制是调节软骨、滑膜和炎性细胞的活性,抑制关节滑液中前列腺素E2的形成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玻璃酸钠可缓解关节腔内注射后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腔内滑液流动,有效改善关节内环境,减少炎性介质和代谢物,有效防止患者关节病变进一步恶化。
而物理因子治疗中,直流电陈醋离子导入的作用是缓解疼痛,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和减轻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释放粘连。陈醋具有消炎、止痛、软化、消炎的作用,导入后形成“离子堆”,可延长药效,提高药效。高频电磁波治疗可增强血管壁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和抑制感觉神经传导,减轻疼痛,修复踝关节周围组织损伤,改善临床症状[15-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创伤性踝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踝关节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踝关节活动度ROM水平大于对照组,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 vs. 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常规方法基础上加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效果确切,可改善踝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缩短治疗的时间,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