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相生昌
中国知网知识管理研究院院长、大数据知识管理本部总工程师、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采访人:王蕊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环保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知网(CNKI)是清华大学下属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公司,是专业从事全球学术文献资源集成化数字出版、创新提供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高科技文化企业。近年来,中国知网以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知识创新服务业为新的起点,深耕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等领域,与相关行业组织广泛开展合作,为提升行业知识管理水平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知网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面达成战略合作,充分发挥知网20多年来在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面向勘察设计企业提供知识管理服务,促进勘察设计行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蕊:当前,“新基建”、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已深入工程建设领域的各个环节,您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行业高质量发展有何关系?
相生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快步进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时代。世界各发达国家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围绕核心技术、标准、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选择问题而是生存出路问题。企业间的竞争取决于企业感知信息的能力、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于外界的响应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唯有完成数字化转型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数字化的流程再造,为企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行业数字化转型是整个领域上下游重塑信息化,实现贯穿勘察、设计、施工和运维业务链全过程、全业务的数字化,是人、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的连通与联动。通过数字化转型形成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的闭环,打通不同层级与不同企业间的数据壁垒,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是实现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落实国家智能建造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对于单个工程建设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能够彻底改变内部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优化管理决策、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等业务链,使其更加高效敏捷,创新决策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蕊:知识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您认为提升企业知识管理的能力对于勘察设计企业质量的提升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实施知识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生昌:知识管理是新经济时代下满足企业创新、知识共享及知识复用的必要举措,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和业务效率的重要业务模块,也成为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标准中重要的评估内容。
实施知识管理,有助于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业务系统知识集成,提升企业知识利用效率。很多勘察设计企业已建立并运行了包括ERP系统、OA系统、协同设计CAD平台、企业云学堂等在内的多个生产及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往往分散建立,系统内汇集的知识缺乏整合。因此,需要在知识管理系统中开发与现有系统的接口,无缝集成已有的系统,实时收集知识并上传至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知识的统一搜索和企业知识资产管理,提升知识利用效率,进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是实现知识与业务相融合,提升业务能力和质量水平。结合勘察设计企业的业务范围,构建知识采集、沉淀、分享、学习、应用、评价、更新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将知识资源融入业务,能够随时随地查阅各类内外部知识资源并自动推送相关知识,保证查找的知识资源更全、更新、更准。充分借鉴专业知识、技能知识和经验知识为项目全过程服务,按照规范、标准做事,避免员工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工作,出现低级错误和重复错误,有效提升业务能力和质量水平。
三是提升人才管理质量,满足一线员工研究与学习的需要。勘察设计企业多为知识型员工,其创新能力和自主性较强,具备多样化的专业背景和技术特长,但其知识及经验的传承大多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进行,效率偏低。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满足员工主动学习的基本需求。员工既可以通过系统获取所需知识,可以在线学习交流,也可以通过企业大学、知识社区、知识问答等知识管理模块为新老员工的学习提升提供便利通道。
四是实现知识增值利用与知识价值的最大化。知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未来的工作带来的价值,勘察设计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资源,但很多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积累和复用,而是随着有经验的专家、员工的退休或离职而消逝。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够将可复用的知识尽可能积累下来,同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与再积累,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五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勘察设计企业规划、勘察、咨询、设计、施工等业务环节以及EPC和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开展,要求企业加速整合内部资源,提高知识资源的利用能力。目前,行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包括项目要求与技术能力存在差距、业主要求与企业应对能力存在差距、业务量与职工数量存在差距等。而通过知识关联、知识挖掘、知识碎片化等技术开展知识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服务质量,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升行业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落地实施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知识共享化;二是知识场景化;三是知识智能化。
王蕊:伴随着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未来的服务场景、专业应用等也会产生一系列新变化。您认为在勘察设计业务流程中,知识管理将在哪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生昌:按照使用场景,可从市场经营、项目管理、设计管理、员工赋能、创新发展五个方面来说明。
一是市场经营方面。通过“爬虫”
获取政府、行业、地方网站的政策法规信息、行业动态、招投标信息,并经过提取、汇总、排重、筛选定期更新,实时获取市场相关信息;基于大数据知识管理,进行企业业务数据、知识的统一管理,实现业务流、信息流、知识流的“三流合一”,构建面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数据驾驶舱,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明确公司的优势与薄弱点,定位公司的行业影响力,辅助企业战略制定和经营决策。
二是项目管理方面。解决传统项目管理只注重阶段和目标管理、无法进行项目过程把控问题,通过项目全过程管理实现项目任务分解、工作交办下发、工作成果上交与审查、个人待办汇总与提醒等功能,实现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的全过程把控与监督,实现扁平化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同时,对于企业优秀项目、获奖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构建企业项目地图、项目百科,做好企业品牌和项目服务能力的综合展示。
三是设计管理方面。勘察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普遍面临着“知识孤岛”问题:大量知识分散在个人计算机和应用系统中,且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各部门、各专业知识目录混乱,查找极其不便;跨部门、跨专业、跨项目的知识无法有效地复用,缺少统一的权限管理和维护。通过知识管理将分散在各个系统的宝贵的知识资产收集管理起来,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利用。通过隐性知识管理,挖掘团队和个人的隐性知识,以“怎样做好一项业务、一个项目”为出发点,做好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等隐性知识的收集共享以及历史项目复盘,以实现项目经验的沉淀和传承。通过知识库建设,将企业业务、项目知识按照专业、岗位、业务等不同维度进行组织管理,通过对标准规范、设计方案、项目成果等非结构化文档的碎片化、结构化处理,实现多维度的展示和知识检索,同时借助CAD知识插件为设计过程提供参考,有效提升设计效率。
四是员工赋能方面。通过知识管理,降低员工获取知识的门槛和难度,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依据个人岗位及个人专业进行知识推送,通过岗位知识地图、项目案例、社区交流、专家问答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专业技术能力;将施工图审查中的审批意见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出易错点的问题知识库,避免重复犯错,提升业务能力和质量水平;基于知识共享、学习、应用等维度,对知识型员工进行考核评价,开展个人空间展示、员工排行,助力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
五是创新发展方面。关注行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充分利用行业最新技术、前沿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吸纳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模式,寻求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蕊:勘察设计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工作内容?
相生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具体可分为知识管理规划、知识梳理、系统选型与实施、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四个阶段。
知识管理规划阶段。首先要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总结企业的核心成功要素,判断知识管理的支撑点,明确知识管理如何支撑企业战略。其次要制定知识管理蓝图,明确开展知识管理工作的知识蓝图、管理蓝图、IT蓝图及文化蓝图。最后要对知识管理计划进行分解,明确决策知识管理需要投入哪些资源,包含人力、物力,制定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知识梳理阶段。一是要梳理业务流程,即对WBS工作进行分解;二是要梳理知识内容,分析判断关键业务流程节点上的显性与隐性知识,构建知识分类体系、知识地图等。
系统选型与实施阶段。需要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资格、资信、客户情况、项目实施方法,系统的技术性能与功能特性,对项目需求的理解程度、项目开发和实施团队情况等。知识管理的落地实施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知识共享化。以知识库建设/数据治理为中心,构建支撑业务发展的知识资源中心,打通企业或机构内部知识采集、加工、整合、存储、管理、服务及利用的知识生产循环系统,实现内部数据治理融通、内外部知识统一检索;二是知识场景化。基于不同项目、流程、产品和岗位,构建动态多维知识体系,将知识资产通过集成嵌入业务流程,为员工提供精准的业务规范,提供融合具体场景与知识资源的综合管理系统;三是知识智能化。基于知识图谱对知识元抽取后的智能化应用,实现知识智能推送、用户行为分析、业务场景推送、嵌入业务流程中的智能问答,以及基于业务关键指标的对标分析、数据监测、知识大数据动态可视化展示、智能报告等。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阶段。可围绕提升组织能力与提升运行绩效两个角度,对知识管理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估。提升组织能力是指通过知识管理,使组织成为具有更强市场经营、技术创新、社会责任承担及文化影响能力的知识型、自适应组织;提升运行绩效主要用于了解知识管理所应用业务模块及带来的绩效改进情况,如提高设计开发效率、缩短员工成长周期、减少重复犯错率等,其需要与具体的业务相结合,通过实施前后的业务指标对比,方可看到效果和变化。在知识管理系统评估的基础上,还需要监测业务流程运作、软件系统效率、企业文化塑造、专业人才队伍维护与激励等,定期评估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否实现并持续改进。
王蕊:近年来,中国知网为勘察设计企业的知识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中国知网服务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中,有哪些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知识管理体系,各具有哪些特色?
相生昌:目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企业知识库”。中国院成立6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资源,包含各种类型工程设计、各个层级科研课题研究、针对生产及企业管理需求的业务建设等工作形成的丰富成果。中国院之前主要以纸质文档方式保存各类成果文件,管理水平还不高,技术成果利用不便、利用率不高。为此,中国院的知识管理项目主要以“企业知识库”建设为主,通过对各种设计管理文件、规范标准、图集电子库、咨询设计成果、设计图纸、培训学习等电子文档、多媒体资源进行分类、组织和入库存储,实现了知识资源的“可收、可存、可管、可用”,有效提升了设计生产效率。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的知识管理主要以“项目知识库”建设为主,包括项目地图、项目百科、优秀项目、项目参考、项目可视化、项目问答等,有效提升了历史项目信息的复用效率,同时借助基于深度学习的OCR、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初步实现了历史项目文档的知识挖掘和勘察设计知识图谱建设,有效提升了知识的挖掘利用和智能化服务能力。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知识管理项目的特色在于知识地图、知识历程图、知识图谱、智能问答等多功能模块与智建数据库的开发,以10大产品线的业务流程为基础,将成果数据、专家数据、作业指导书、程序性文件等汇聚于各个阶段(节点)之上,依靠多功能模块实现辅助实际工作、引导业务创新的目的。智建数据库则具备灵活数据接入、海量长期数据存储、高效数据处理和基于应用场景的数据可视化等功能,对处理大型项目与攻克业务难点起到了重要作用。
广州地铁设计院的知识管理主要是按照组织结构、知识类型、项目类型进行多维度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库可以按照管理文件、经验总结、科研创新、标准规范、管理体系、知识百科、知识专题、知识问答等模块,提供多维度的知识服务,满足不同部门、岗位、专业人员的知识服务需求,同时基于对标准规范的碎片化处理,打造标准助手,提供标准规范的碎片化查询服务,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
王蕊“:十四五”期间,数字化转型等新业态将成为勘察设计行业关注的重要内容。中国知网在为行业发展赋能方面,有怎样的进一步的规划?
相生昌:中国知网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开发并运营着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资源总库平台,20多年来致力于知识库构建、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相关的多项核心技术攻关和研发,积累了大量成熟、实用、成体系的核心技术,开发了一系列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和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资源方面。中国知网打造了“世界知识大数据(WKBD)”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世界知识大数据覆盖70个国家与地区的文献资源,拥有全文文献2.8亿篇,知识元82亿条,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所有文献的题录摘要及检索系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聚焦产业链分析,立足供应链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两个维度,提供实时产业监测与产业地图,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技术方面。中国知网砥砺前行,加大在大数据、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核心前沿领域研发投入,使中国知网的知识管理服务水平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服务方面。中国知网在全国设立了26家分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属地化服务,在知识的分类,知识库的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搭建、运维与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未来,中国知网将进一步加强和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合作,面向勘察设计行业打造创新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能力,愿与更多的勘察设计企业共建知识管理系统,为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