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兴化市张郭镇经济发展局,江苏 兴化 225722)
在政府部门工作中,各项决策均需依托于所辖地区的发展现状,而所辖地区发展现状的准确评估,离不开数据统计工作。政府部门应注重统计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数据质量,精准呈现所辖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就此,关于强化数据质量控制、保障统计工作水平的研究具有鲜明现实意义。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各地区政府部门遵循宏观政策指导,结合所辖区域的发展状况,大力推进统计工作,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准确性。但因工作理念、专业素养等因素影响,数据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统计数据出现偏差,难以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效参考。细化来说,数据统计工作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重视程度不足。在互联网时代,数据统计工作量显著增长,对数据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部分地区的统计部门缺乏对数据质量的重视,并未认识到互联网时代数据量、数据采集方式等因素的变化,使统计数据出现失真、遗失等问题。同时,在数据统计工作中,还存在统计流程不规范、统计盲区等现象,导致数据统计工作流于形式[1]。二是缺乏保障措施。在数据统计工作中,数据质量受资金、统计方式、统计法制环境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统计部门将数据统计工作为重点,忽略配套保障措施,使数据统计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统计方式滞后、法制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加大数据统计难度,导致数据统计工作开展受限,出现统计数据偏差、统计违法等行为,不利于统计工作的有效实施[2]。三是统计工作不规范。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数据统计工作涉及经济、社会、人口、产业等各个方面,工作量较大,需制定完善统计工作制度,明确各项数据的统计指标与相关要求,方可保障统计工作规范开展,获取准确、真实的统计数据。但在实践工作中,部分政府部门照搬其他单位或部门的统计工作制度,与自身工作实际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统计工作量、统计工作难度,进而导致统计数据出现偏差。四是统计人员素养低。统计人员是开展统计工作的主体,其素养是保障数据质量的关键。部分地区配置的统计人员较少,且时常会因工作需求调入其他部门,加大了统计人员的流动性,影响统计工作的有效衔接,易出现数据失真等问题。同时,在统计部门,尤其是基层统计部门,统计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且工作繁重,难以招收专业统计人才,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表现出学历低、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统计素养相对较低,失真数据、虚假数据、不完整数据等现象普遍,不满足新时期对统计工作的要求[3]。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党中央及各地区政府部门均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制定更为明确的统计工作标准。在此基础上,基层政府部门及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合理认识并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明确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数据质量控制的责任感,领会党中央及政府部门文件精神,做好标准执行与落实工作[4]。细化来说,各基层政府部门与统计部门应结合所辖区域现状,制定完善统计管理制度,加强对虚报、瞒报、漏报等行为的管理,明确统计人员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责任,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调查能力,有效控制统计数据质量,进而提高统计部门的统计公信力,为统计数据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充分发挥统计工作重要作用[5]。例如,某基层政府部门为引导所有干部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制定完善统计管理制度与统计责任体系。在统计管理制度中,明确基础统计要求、基层报表统一标准、数据评估要求,实施回访核查机制,全面审核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及时发现数据异常现象,提高数据质量。在统计责任体系中,政府部门明确地方党政机关的责任(包括统计违法行为追责、将统计数据质量纳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等)、统计部门的责任(包括统计工作实施、统计数据管理等)、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包括统计造假行为巡视、相关举报案件受理、统计违法行为处罚、统计部门工作考核等),约束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统计及统计管理等行为,从整体提升统计工作质量,进而保障数据质量。
针对保障措施缺失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配套设置建设,从多角度控制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就技术角度而言,政府部门应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各项工作的技术创新趋势,结合统计工作实践,为统计人员配置先进设备,改变传统人工数据处理模式,利用计算机设备替代人工操作,提高数据统计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强化数据质量控制[6]。以某政府部门为例,针对经济数据统计要求,指导市级统计部门与县级统计部门共同构建综合经济社会数据库,配以网上数字认证系统,打造全面共享、数据真实的统计数据平台,推动数据统计的现代化发展,为统计工作提供便利。就统计法制环境而言,政府部门及统计部门应做好统计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与宣传工作,如《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统计人员乃至所有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统计部门工作,降低统计数据获取难度,强化统计数据质量。同时,对于县级以上统计部门,应在内部设置统计执法检查机构,负责监督管理统计人员的各项工作,及时发现统计违法行为,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7]。以某政府部门为例,在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时,构建统计检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队伍遵循“双随机”抽查机制开展执法工作,全面检查统计数据质量,及时发现瞒报、漏报及误报现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落实依法统计工作。
针对统计工作不规范问题,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统计工作机制,明确统计工作规范流程与具体要求,保障统计工作规范有序执行。以某政府部门为例,其完善统计工作机制涵盖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数据上报方法。该政府部门在统计工作的数据上报环节中,采用“一套表”联网直报方式(如图1 所示),根据统计数据所在领域的不同,划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企业一套表”,该领域的数据统计工作属于工业统计,可利用联网直报平台与企业各类信息系统的衔接,实现数据共享,为企业填报数据提供便利,压缩企业弄虚作假的空间,规避统计违法行为的出现;二是“基层一套表”,该领域的数据是指工业统计以外的数据统计,以农业统计为主,由统计人员将相关数据录入系统内,通过系统、人工双重审核,保障数据质量[8]。
第二,开展数据评估工作。该政府部门从内外部两方面开展数据评估工作,在内部设立数据评估部门,专门对统计数据进行审核、评估与分析;在外部邀请第三方机构对统计数据进行客观评估,及时发现统计数据的存在的问题。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官方网站等媒体平台,将数据评估结果进行公开,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9]。例如,某政府部门在进行GDP 数据统计时,按照表1 的标准进行数据评估,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图1 “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示意图
表1 GPD 统计数据评估标准
第一,优化人员配置,结合区域统计工作量,配置充足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人员福利待遇与相关补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10]。在原本统计人员编制的基础上,设置统计辅助员岗位,协助统计人员完成数据统计工作,减轻其工作负担,提高统计工作效率,进而保障统计数据质量。通常来说,对于4 万人以内的乡镇,应至少配置一名统计辅助员;对于10 万人以内的乡镇,应至少配置两名统计辅助员。第二,加强人员培训,对统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未通过培训考核的统计人员不可入职,提高统计队伍的专业性。同时,在入职后,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围绕统计相关政策法规、先进统计方法技术,拓展统计人员的理论知识,提升其统计技能,保障数据统计质量,提高数据统计效率,并鼓励统计人员考取统计资格证书,为成功考取的统计人员提供奖励,建设一支学习型统计队伍,不断提升统计工作水平[11]。第三,职业道德建设,定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通过讲座解读统计相关政策法规,使统计人员认识到依法统计的重要性,约束统计人员的统计行为,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感,进而提高统计数据的公信力[12]。
综上所述,在数据统计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保障措施、统计工作不规范、统计人员素养低等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统计工作机制,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从理念、环境、制度、人员四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数据质量,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政府部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