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连载)

2021-02-25 03:26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
黄梅戏艺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花鼓灯会花篮

□ 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

四、关于“聚戏”

所谓“聚戏”,就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主要是民俗文化环境(如民间灯会、庙会)中多种民俗艺术通过长期集聚过程的相互吸收、整合、改造、融汇而孕育出一种近似戏曲或带有戏曲萌芽的新的艺术形式(乃至新的艺术品种)。这种孕育过程是漫长的、自然的、渐进的,所孕育的新的艺术形式达到一定阶段,会有一个沉淀固化的过程,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实践,又会继续 发展。

各地区“聚戏”的主要平台是灯会(灯会班),而“聚戏”的主要手段是各种“灯”,如“采茶灯”“花鼓灯”。在安庆地区平原各县,“聚戏”的平台和手段留下的印记,已淡出现代文化生活,而在皖水源头的皖山深处岳西县地域,还大量地、原封不动地保存着。

1.“聚戏”实例:《戏采茶》之〔十二月采茶歌〕

据老艺人述岳西县的《戏采茶》,在明代后期就随高腔《采茶记》一道传入。《采茶记》共四出,敷演杭州茶商进皖山买茶事。前三出“找友、别家、买 茶”唱高腔曲牌〔驻云飞〕;后一出“采茶”就原封不动地搬用了《戏采茶》的歌舞和曲词及唱腔音乐。民间灯会如不演《采茶记》,则只演《戏采茶》。

《戏采茶》的艺术形态是歌舞表演,与“骑竹马”“打连厢”“采莲船(旱船)”“坐花车(车灯)”等类节目归于灯会“小场”,在农家中厅场院或野外空场“围场”表演。《戏采茶》班子人员众多,其中表演者9—15人,锣鼓班6人。其表演者均按民间小戏人物形象妆扮:买茶者1人(小丑扮),肩挑一担茶篮,手持破芭蕉扇;茶婆2人(正旦、彩旦各1人),一手茶篮、一手绸帕;茶姑6—12人(均小旦扮),均手提茶篮。所有茶篮为竹篾精制,造型美观,篮边扎绿叶(茶叶),篮中燃明烛,其表演场地中心置茶树1棵,树上必置灯笼若干盏,称“采茶灯”。表演时,小丑领茶婆、茶姑,舞步登场,款款而行,唱〔十二月采茶歌〕一组4曲,(含〔采茶歌〕〔盘茶歌〕〔倒采茶歌〕〔贩茶 歌〕)。围中央“茶棵灯”翩翩起舞,依词意配以采茶、倒茶、盘茶等相应舞蹈动作;小丑做收茶、接茶等动作,不时与茶婆、茶姑插科打诨,每唱一段,变换一次队形,唱段间以锣鼓伴奏。由于〔十二月采茶歌〕是组曲,歌词太多,灯队巡游中往往演其中1—2曲,而首曲必演。〔贩茶歌〕的表演不在此同时进行,而在唱《采茶记》全剧时唱。

《戏采茶》表现的是茶乡人民的生活,歌舞质朴自然、曲调优美动听,节奏轻快,极具田园风貌。

《戏采茶》曲词与曲调。即〔十二月采茶歌〕与外省的一脉相承,分四曲,附录于后:

〔十二月采茶歌〕(曲词)

〔采茶歌〕又称〔采茶令〕

正月采茶是新年,奴在家中典茶园;

典起茶园十二亩,当官写纸交价钱。

摘的摘细茶,牡的牡丹花,乌云整整,十指尖尖摘细茶。

(以下衬字及锣鼓各段同。唱词二至十二月略。)1详见《中国岳西高腔剧目集成》 (以下简称《集成》),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版,第502页。

〔盘茶歌〕

正月盘茶正月梭(正月梭),

拜年的哥哥(金钱花儿开)来得多(呀,来得多)。

拜年的哥哥你请坐(你请坐),

倒盏香茶(金钱花儿开)奉情哥(呀,奉情哥)。

……

(以下唱词略)2唱词二至十二月详见《集成》,第519页。

〔倒采茶〕(由十二月倒唱至正月)

(唱)十二月里倒采茶(牡丹花,摘花戴;什么花儿开?)针线花儿开,望郎来。

十二月里倒采茶(衬字相同)望郎来。

……

(以下唱词略)3十一月至正月唱词略,详见《集成》,第503页。

〔贩茶歌〕

正月贩茶走浙江,走的走浙江,浙江有个丝绵行,(哪哟啥)丝绵(喏)行。

十样人事都不带,都(的)都不带,只带包头送茶娘。(哪哟啥)送茶(哟嗬)娘。

……

(以下唱词略)4词详见《集成》,第520页。

2.“聚戏”实例:“车子灯”之〔四平静(腔)〕

车子灯在灯会中属“小场”,始由小丑出场唱“开门曲”(车子调),引出花车唱“祝贺曲”,再唱“正曲”,接唱“杂曲”,最后小丑领唱“告谢曲”,转下一处。在曲目、唱段之间的换场调度、变换支点时,表演者在锣鼓的配合下,以舞步走串花、翻花、插花、编花、团场。此时小旦、小丑可舞动手中小道具,耍“扇子花”“手巾花”,具“凤阳花鼓”色彩。

车灯的曲目:其曲目分正曲和杂曲两类。正曲的必备曲目有《千家诗》《讲贤文》《古人调》《十二月古人》《十劝情哥》《十劝大姐》《十劝妻》《娘劝女》《张三打哑谜》《十二月花名》《十二靠楼台》等;曲词均为七字句,有四句、八句、十二句等不同句式,每曲约在五十句至百余句;曲目以叙述为主,内容以传播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宣讲古人故事、宣扬传统美德和做人行为规范为主,也有表现真挚爱情的曲目,部分曲目也具有戏曲情节雏形。

车灯的音乐:其音乐体制属民间曲牌“单曲体”,曲牌不联辍使用。主调曲牌〔四平静〕又称〔四门静〕,是一种起、承、转、合四句体曲式结构。曲词有四句、八句、十二句等句式,多句式曲牌还可在第三句(转句)后增加上下对板句,再接第四句(合句)收尾。这种上下对板句,可任意反复,能唱大段曲词,叙述性强,已初具板腔体性质。〔四平静〕调式为五声徵调,四句的落音分别是5、5、6、5,对板句上句落商,下句落徵(2、5)。旋律平稳优美,音域在八度以内。基本节奏为一板一眼(C记谱),乐句较短,四句分别是4小节、5小节、6小节、5小节;上下对板句均为4小节。帮腔是〔四平静〕的一大特色,除首句外,后三句均可帮几字乃至全句。

黄梅戏两大唱腔(花腔、主调),其中“花腔”之“彩腔”,原称“打彩调”。其“四句回头”的曲式结构、句式、调式、调性、旋律、演唱风格都与岳西车灯之〔四平静〕曲牌非常近似,应本于一家。“彩腔”也称“四平腔”,〔四平静〕之“静”字乃〔四平腔〕之“腔”字的讹音。许多专家也说“彩腔”源于“花鼓灯的灯歌”(陆洪非《黄梅戏源流》);或称“花鼓歌”和“花鼓腔”。可以确定岳西“车子灯”主曲〔四平静〕与〔四平腔〕同源,是“花鼓灯”系统的艺术。

灾害和战乱所致的人口迁徙,把花鼓带到南方各地,并进入灯会,名曰“花鼓灯”。它与“采茶灯”相结合,有些地方,如湖南《宁乡县志》就将其统称“打花鼓”。

车灯与“聚戏”:“车灯”是“聚戏”的早期形态。一是表演形式具备戏曲人物“三小”特征;二是以唱为主的表现方式很容易扩展,在唱词中加进了剧情,加上人物姓名便成为小型戏曲;三是其唱腔既有固定模式,又机动灵活,尤其大段唱腔的上下句对板,有板腔体雏形,极具弹性空间。

“聚戏”的成果便是在皖西南流行的“推车”,是一种唱黄梅戏的“车戏”。表演者三人分别扮成戏曲角色“三小”,即小旦(坐车)、小丑(推车)、小生(拉车),演《二姑娘看灯》(或称《二妹观灯》),在安庆各地黄梅戏班则称《推车赶会》。

“车子灯”的唱腔曲谱与歌词举例如下:

(注:全曲10段,选首段,其余略。)

(注:全曲10段选一。)

3.“聚戏”实例:“挑花篮”之〔报花名〕(十二月花名)

安庆地区民间灯会节目“挑花篮”必唱主曲《报花名》,又称《十二月花名》,也是“聚戏”艺术基础之一。

“挑花篮”的艺术形态:“挑花篮”所含戏曲元素较多,其队伍固定并独立成班。人员基数八人:表演者三人(小丑一人,小旦二人),条件许可也可增至五人(小丑一人,小旦四人);随班锣鼓五人(鼓、大锣、大钹、小锣、马锣各一人),条件许可也以胡琴、笛子伴唱。人员装扮是:小旦短衫系花围裙、头扎小双髻(或辫)插花;小丑头戴破帽、脸画倒眉、白鼻、白口唇,身穿破长衫(扎起),手执破扇。小旦肩挑之花篮,竹篾扎制,篮内插(扎)鲜 花,篮底燃明烛;竹担以竹片缠花条布,有弹性。

其表演出场顺序,处在灯队的“小场”中间,圈场而演。先由小丑引领挑花篮小旦(花姑),在打击乐伴奏中舞步(秧歌步)登场,站定位,唱〔报花名〕,每唱一段,变换队形,小丑则插科打诨。表演载歌载舞,唱腔优美、节奏轻快,是“小场”中颇为出彩的节目。

〔报花名〕唱腔音乐:〔报花名〕小调,属“徵调”式,共六段唱腔,前四句为“四句头”结构,后两段为“对唱”结构,也各有四句,但节奏变快,尾腔拉慢。前四句、后四句落音均为“商、徵、羽、徵”(2、5、6、5)。全曲均一板一眼( 节拍),前四段分别为三个四小节、一个五小节,后二段分别是七个二小节和一个三小节。值得关注的是前、后曲之尾腔:“ 1z`//S2//5z//x3///2z//1s/s2//w6///w5///9”采茶戏花腔尾腔与其完全相同,或是由黄梅调直接继承之故。

灯会班节目“挑花篮”的人物设置有“两小”,其唱腔调式、结构,甚至旋律都相同,这些戏曲元素都成为“聚戏”的母体基础艺术。

4.“聚戏”实例:《张三打哑谜》(〔四平静〕调)

以上展示的“灯”,如《戏采茶》(采茶灯)、坐花车(车子灯)、挑花篮

(花篮灯),其共同特点是:

都依托一个民俗文化的平台——民间灯会;

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就有这类节目传播各地;

有戏曲行当——小丑和小旦(但只限于妆扮);

有戏曲表演元素——小丑的插科打诨和小旦等的戏曲程式动作(但并未规范);

有固定唱腔——成套唱腔,如〔十二月采茶〕〔四平腔〕〔十二月花名〕,其唱腔中有近似戏曲音乐的多次反复的上、下句,特色鲜明的尾腔、终止音。虽有诸多戏曲元素,却也只能是“聚戏”的初步。

更进一步的“聚戏”实例:《张三打哑谜》,其戏曲特征更明显:

有行当——小丑、小旦;

有人物且有姓名——张三、二妹;

有简单情节——二人对歌一问一答;

有定格唱腔——〔四平腔〕;

有表演——二人持折扇和绸帕舞步。

《张三打哑谜》的演唱有两种形式:灯会“坐花车”表演,以花车(车灯)为平台,小旦、小丑车内车外对唱,属花车范畴;如在灯会“小场”围圈表演,则属戏曲“二小”戏,以秧歌舞步加扇子、绸帕舞,成为一种“花鼓灯”艺术样式。《张三打哑谜》是“聚戏”过程中的产物,是“花车”的升级版,是小戏的初级半成品,此即“聚戏”过程演变的结果。

再往下发展,就是在灯会上演唱,但已能独立表演“二小”或“三小”的《打哈巴》《卖杂货》《闹花灯》《补背褡》《卖线纱》及《戏牡丹》等单出小戏。这些小戏都渐渐演化成黄梅戏的保留剧目。

(未完待续)

选自《黄梅戏起源》(中国戏剧出版社)

猜你喜欢
花鼓灯会花篮
花篮
宋朝的灯会
灯会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精美的小花篮
大花篮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翼城花鼓的保护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编呀编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