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摄影其乐无穷

2021-02-25 09:14:26林玲
照相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微距虫虫对焦

林玲

还在上班的我总是两点一线在单位和家之间行走,生活很有规律,却又好像有点枯燥。

6年前,偶然的机会,发现可拍照的手机、充满创意的修图APP、可以方便照片分享的智能平台就在身边。原来,摄影不再是触不可及,从人们生活日常再到毫米计的微观世界,花卉、昆虫等较细微的物体搭配上各种倍数不等的微距镜头的手机,为我打开了视觉上的奇趣之美,于是喜欢上手机摄影就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新时代的全民摄影——小小手机能耐大

时效性强

一拍完照片,我会首选Snapseed进行修图,完成后直接发到社交平台分享收获,让我日常的拍摄体验得到更全面的满足。

操作性强

喜欢手机微距摄影,当然就要先学会细心解读昆虫的生活习性,它们更喜欢在低矮的灌木、草丛、地上行动。此时,相对于相机体积及拍摄习惯的受限,手机置于草丛的平摄或者放在低处的仰摄都使得所要表现的细微物体角度更加多元。

创造性强

手机成了我大脑和眼睛的延伸,随身携带又轻便,让拍摄变得更轻松,也让人更有精力及时去发现生活中值得记录、想要记录的瞬间。特别是在昆虫的世界里,需要在不惊动小生物们的状态下,去抓拍它们的神态、活动的过程,这个时候手机拍摄成为了极佳的选择。

摄影技巧的思考——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和有“预谋”的巧合

在极短的时间里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才能使其成为永恒。我特别喜欢世界抓拍大师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观点,也相信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在微距拍摄昆虫世界时,我很多时候会运用“陷阱式”拍摄,自然界中寻找合适的角度和光线,提前构思合适的主题或者场景,接着就守株待兔,静候昆虫们的入镜。

最“合适”的时间

我在和新手摄友分享经验的时候,总爱提醒他们光线在微距拍照的重要性,清晨、黄昏……每个时段的光线都不一样,营造出来的氛围也不相同。想要有通透、唯美的光影效果,那就在清晨以及黄昏拍摄。特别是清晨——露珠、苏醒的自然万物,趁着昆虫们还不怎么活跃,柔和的光线、低光比,这些元素都为找到合适的目标、拍出好片大大提高几率。但一定不要在正午或者特别炎热的时间段去拍摄虫虫,它们和人们一样也很怕热,也喜欢躲在荫凉的地方避暑,和咱们躲迷藏,让咱们白跑一趟。

最“佳”的角度

手机摄影的便利性,很容易让人在多数时候未加思考就按下快门,而拍摄出来的画面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微距镜头下更需要细节的讲究。久而久之地拍摄,我只要出门看事物还养成了一种习惯——啥都看看有无合适的拍摄角度、干净的背景、怎样更好地突出所要拍摄的主体等等,感觉还练上一双“摄影眼”了。需要补充一句的是,在微距摄影中,我们无法决定昆虫小模特们随时变化的位置,作为摄影师的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位置,配合昆虫们动起来,才可以取得最佳效果。

最“智能”的对焦

手机微距拍摄有它灵活、便捷的优势,但是与相机比起来,在对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微距摄影需要贴近拍摄物,在几厘米甚至更近的距离进行动态物体拍摄时,就会面临手机需要根据实际调整对焦距离的问题。我觉得手机对焦的状态就像拉风箱一样,不断进行远近点的聚焦,反应速度跟不上直接影响了抓拍的效果。建议大家,有专业模式的手机就要进入专业模式手动调整对焦距离,靠着人本身的判断和手的移动进行对焦,这样就能更好地克服手机微距拍摄对焦困难的问题。

攝影感悟

在我的手机微距作品里,“拟人化创造情境”是我最喜欢的构图技巧,镜头下的昆虫们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过七夕一起看夕阳的,有为大家竖起大拇指点赞的,有偷偷探出个小脑袋瓜瞄人的……虫虫世界里有着与人们一样的日常,玩味十足。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喜欢微距作品里的小可爱,甚至觉得虫虫们遇见我是幸运的,说实话,我才是真正从手机微距摄影中受益的人。

换个角度看待事物

摄影大师Robert Capa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学习摄影,就是一个让我不断变换视觉角度的过程。经常去到大自然进行微距摄影,了解了昆虫世界的丰富多彩,让我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发生了大大的改变——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喜欢”,而完全忘记了生态保护,环境安全,人和自然本就应该和谐相处!

换个心态对待生活

在看到了被大家忽视的美好世界之后,我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大多数情况,一张好的照片、一个瞬间是需要等待,也是需要足够运气的。特别是微距拍摄时靠近所要拍摄的小生物们,更是需要100分的耐心与坚持。几个小时蹲守在潮湿的草丛中忍受太阳暴晒、蚊虫叮咬去进行手机微距拍摄是家常便饭。若是一天下来没有遇到可拍的,就当成出门锻炼身体也不错。

换个方式继续学习

退伍就业之后的我不想把自己的人生过成千篇一律,手机微距摄影充实了业余生活,也让我为了爱好从各种渠道进行学习。美学、光学、天文气象、昆虫等有关学科内容都去看,环境、光线、细节等因素都是学习的素材,而且乐此不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让身边的伙伴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生生不息,大自然变成了我最好的摄影棚。

带上手机、走到户外吧,一起边学边拍,感受摄影的快乐。6FFFC582-8725-4379-8D11-229B80DC57C8

猜你喜欢
微距虫虫对焦
虫虫飞
幼儿100(2023年38期)2023-10-23 12:13:14
微距下的昆虫
微距下de雪花
大师教你微距摄影
多重对焦有必要吗?
大众摄影(2017年3期)2017-03-09 17:36:03
虫虫去哪儿
发明与创新(2016年6期)2016-08-21 13:49:36
相位对焦vs对比度侦测对焦
技术橱窗
影像视觉(2016年4期)2016-06-06 09:58:20
虫虫攻略之“屎壳郎”
漂亮的微距摄影作品欣赏
校园歌声(2009年2期)2009-03-07 03: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