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祥
(永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永嘉 325100)
永嘉田鱼作为稻田传统养殖品种,人们自繁自育,一直保留传统特色,一千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2020 年6 月11 日,浙江温州永嘉大若岩镇政府为一个稻田养鱼基地向笔者求助。该基地每天死鱼量达到200多尾,病情有急速加剧趋势,基地农民已上访,并在网络上曝光,要求上游水鸭养殖场为他们死鱼赔偿损失。6月12日笔者赶赴现场诊断,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基地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某山塘下游,面积300 多亩,往年稻田水产品产量50 千克/亩左右,有沟坑式标准化设施,放养规格20~40尾/千克永嘉田鱼400~500尾/亩。基地稻田沿水渠排列而下,进排水共用1 条水渠,发病面积50 多亩。水渠上游养殖水鸭300 只,鸭粪直接排入水源。1个月前开始发病,陆续出现死鱼现象,虽然一直用药,但均无效果,近日死鱼量突然加剧。
发病现场为稻鱼共生基地,水源充裕,水源来自上游养鸭小溪,溪水清澈,24 小时流水不断。现场有3 块连片鱼塘漂浮死鱼30 尾以上,可见浮于水面独游病鱼5 尾以上,规格0.25~0.5 千克/尾。与养殖户交流了解到,该片近几年没有发生鱼病,自2020 年上游水域养鸭,水渠连片的稻田5 月中旬开始每天死鱼,初期每天死鱼1~3尾,基地其他区域无鱼病发生。养殖户自己判断是养鸭场污染水源所致,用强氯精泼洒消毒,并用喷雾方法消毒田埂杂草,但均无效果。个别养殖户多倍撒药,导致某1 亩鱼塘鱼药中毒全部死鱼。有些养殖户已清塘捕捞,不再养殖。近1周基地该片区域死鱼量飙升,每天死鱼200尾以上。在鱼塘采水样现场分析,水体氨氮0.2 毫克/升、亚硝酸盐 0.09 毫克/升、pH 7.1、溶氧 7 毫克/升、水温25℃。
1.诊断。在鱼塘捞取濒死病鱼5尾带回实验室诊断,病鱼体表暗淡无光、出血,眼眶、吻部、鳍条充血;眼球突出,眼球内因出血变黑(图1)。经解剖,鳃部肿胀充血,体腔有少量红黄色液体,肠道没有或有少量食物,肝、肾充血,不明显(图2);截取可能存在寄生虫的鳃丝、鳍条等部位在组织显微镜下查看,没有发现寄生虫。
图1 病鱼外观
图2 病鱼解剖
2.治疗。综合上述情况,笔者诊断此次发病为细菌性出血病,并采取如下措施。
(1)按照强氯精1 克/米3浓度的药量挂袋于进水口,连续消毒3天。
(2)按照说明书上规定浓度,用恩诺沙星、水产电解多维素与肝胆利康散拌颗粒饲料,每天施撒3次,连投6天。
3.效果。养殖户反映,两天后死鱼明显减少,6天以后病鱼治愈,上访事件结束。
1.细菌性出血病为永嘉田鱼常见病,流行时间为3-6 月和9-11 月,一般发病规格为0.6~20 尾/千克,前期死鱼少,7~10 天可能急剧暴发,混养的品种也会被感染,有的品种出现全部死亡。细菌性出血病在流水性池塘或稻田养殖发生较多,有的甚至出现在溪流自然水域,2017 年在永嘉金溪镇发生过此病,造成整塘鱼死亡,后经细菌分离,致病菌被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2.流水池塘治病应做到水域环境药物浓度的稳定,即需要外撒性鱼药施用量加倍,并在上游水源挂袋,顺流而下,药物浓度保持在安全有效范围内。此次事件中,养殖户用药有缺陷,方法也错误,把稳定的水域消毒方法用在流水性水域,导致前期用药失败,或者发生用药中毒情况。
3.细菌性出血病仅仅依靠水域消毒,治愈率不高。据对永嘉县鱼病门诊治疗统计分析,全县此类鱼病每年上报永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有30 件以上,但仅靠消毒治疗治愈比例不到50%。要提高治疗效果,必须配合内服药物、改善水域环境等综合手段,主要从永嘉田鱼本身出发,提高病鱼体质,帮助病鱼抵抗致病菌,如恩诺沙星用于抗击致病菌,水产电解多维素与肝胆利康散用于鱼体止血,具用改善体质与肝肾排毒功能。
4.农民的养殖技术与防病意识有待提高。稻田养鱼代代相传,但农户对新事物接受不够及时。近些年细菌性出血病因外来病菌而出现,在水鸭养殖带来细菌感染发病后,他们就束手无策了,尤其是进排水不分离养殖,导致整片区域感染,损失惨重。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笔者建议养殖要进排水分开、水源提前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