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谈(南京市京剧团有限公司)
传统戏剧中存在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文丑”与“武丑”作为丑行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京剧表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丑又被称之为“小花脸”或者“三花脸”,在我国长期的京剧表演过程中,观众对于生、旦、净三大行当的了解较多,但是却对丑行当表演特点认知较小,但是,在京剧的实际表演过程中,文丑行当的表演通常带有浓厚的喜剧色彩,通过文丑行当不仅能够表现出角色的狡猾、阴险等反面角色特征,而且,还能够塑造幽默诙谐的正面形象,且相对于其他行当,文丑行当通常情况下对于唱功的要求较低,而将念白中的表达能力以及口齿清晰程度作为衡量行当的标准。
我国京剧中的写意特征和程式化表演源自于生活,但是,其在表演过程中却不是简单地对生活的现象进行临摹和再现,而是依据生活的本源特征,并与京剧中的内在逻辑关系相融合,并在表演过程中脱离现实中的客观存在,通过歌舞形式对生活进行表现和虚拟再现,在京剧表演过程中,文丑行当多以配角的方式出现,且文丑行当以强烈的表现特征有别于武丑行当,文丑行当依据性别、年龄、人物身份以及人物特征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此外,在京剧表演过程中,虽然文丑行当表演者会以其幽默诙谐的表现特征带给观众喜悦,但是,文丑行当的出现并不仅仅意味着其作用只是活跃现场氛围,其同样有着令观众叹为观止和手眼身步法以及对于故事的表现手段,因此,文丑行当的表演特征也决定了其非丑而美、形丑实美、以丑达美的美学品位和美学意蕴。
文丑作为京剧行当里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演绎形式能体现出京剧文丑的内涵与灵魂,只有精湛的表演方式才能体现丑行的艺术形态,这是一种集文化、知识、技术、内涵等于一体的系统性表演艺术,所以,分析文丑行当的表演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而文丑不同于武丑,主要有几种类型,包含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等多种表演形式,下面将逐次进行分析。
“方巾丑”多表现传统年代或者旧社会中的文人形象,如儒生学者、文人骚客、官府书吏、军队谋士等等均可以通过“方巾丑”进行生动表现,“方巾丑”这一形象在表演过程中有人不挂髯,有的挂“黑八字吊搭”或者“黑三丑”等(见图1),所以,包括文丑在内的丑角形象特征不仅仅体现在脸谱当中,在各类胡须当中也能够体现出这一形象的表现特征。“方巾丑”顾名思义要佩戴方巾或者荷叶巾,从而体现出“方巾丑”悠然自得、风流不定的特性,且担任这一形象表演者的念白通常要较为上口。在文丑行当当中,“方巾丑”这一形象的任务特征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方巾丑”中还带有明显的舞蹈性元素,趋跄动作,皆需中节,所以,在文丑行当当中“方巾丑”极具表现挑战性。
“苏丑”由于在京剧表演过程中使用“苏白”,即苏州方言而得名,“方巾丑”只是扮演文人阶层的京剧形象,但是,苏丑所扮演的形象却能够涵盖各个阶层,所以,在表演过程中对于方巾也没有明确要求,如在《荡湖船》中的李金富所使用的并不是“苏白”,其穿搭装扮是清朝服饰,头戴瓜皮帽子、鼻梁处架着眼镜、身穿清朝长袍,其职业并非文人角色,所以,只能通过“苏丑”进行形象再现。“苏丑”来自于昆曲,其对于舞蹈能力的要求相对于“方巾丑”要更加严格,所以,若在联系过程中缺乏基本能力则很难胜任这一角色,此外,“苏丑”对于演员人物性格的表现要求也极为严格,通常情况下在“苏丑”中的角色较为复杂,且人物性格特征较为典型,如《十五贯》中的小偷形象具备强烈的行业特征,在表演过程中必须就形象特征进行深刻表达,因此,仅仅通过舞蹈是无法深刻展现的,必须需要借助更加生动的面部表情依据舞蹈绝技进行表现(见图2)。
“袍带丑”又叫作“官丑”,在古代着长袍者通常带有官衔,因此,“袍带丑”多代表着官人(见图3)。“袍带丑”所代表的官人阶层没有好官和坏官之分,扮演坏官时,作者多表现出讽刺封建社会官场腐败现象,并通过“丑”这一特征展现出坏官在官场中的各类丑态。“袍带丑”的种类较广,不仅包括好官坏官,还包括武将,如《摘镂会》中襄老这一形象虽然是武将,但是,却不能由“武丑行当”进行表演,而是要将其归结到“袍带丑”中的武官当中。除此之外,虽然“袍带丑”中坏官形象居多,但是,其并不代表着袍带丑所有形象均为坏官。
图3 袍带丑装扮
除了上述提到的方巾丑、苏丑以及袍带丑等等,丑行当还具有茶衣丑、邪僻丑以及老丑等人物形象。“茶衣丑”中人物形象身着茶衣,在舞台中很少有唱,而以插科打诨以及扮演滑稽为主,同时,也具有较多舞蹈性较强的角色。“邪僻丑”在京剧中主要扮演封建社会中的反面角色,且通常情况下“邪僻丑”与戏剧中的“净行当”是父子关系。老丑在京剧中所担任的角色形象和性格特征与“邪僻丑”相反,大多都以正面好人的形象出现在京剧当中。
随着京剧在戏曲文化中的发展,文丑行当在现代舞台中所展现出的并非完全是滑稽搞笑的配角角色,更是现代京剧当中烘托舞台气氛、营造现场氛围以及提升京剧表演审美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观赏过程中对于“文丑”行当同样要以形象的特征对观众思想、心灵以及精神进行洗涤。
文丑行当作为我国京剧四大行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鲜明的外形特征和美感特性区别于其他形象,且对于观赏者和表演者而言,从审美层面分析文丑行当中的美学特性,必将提升文丑行当的美学品格,在挖掘文丑行当潜在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方面也必将大有可为。
无论何种艺术作品,其外在的风格美感是区别于其他作品的显著特征,京剧中的“文丑”行当也不例外,京剧文丑风格美感主要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而呈现出来,虽然京剧中的文丑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种形象,但是,这些形象的出现也绝不代表着其固定的类型化,相反,这些角色所表现出的整体形象特征就是“文丑”行当最具典型的风格美感。在“文丑”行当艺术风格创新方面出现了很多教科书式的案例,如京剧演员刘赶三在担任文丑彩旦中对于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并形成了即富有传统京剧文丑行当元素,又具有现代审美特性的艺术风格,在京剧《探亲家》中曾经因为骑着真实的毛驴上台(见图4),使得观众耳目一新,所以,通过明确京剧中的风格美感,不仅能够使得扮演的角色更加生动和传神,而且还能够打动观众,使观众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图4 《探亲家》剧照
在美学范畴,可以将某些艺术风格相似的艺术家归结为某一种流派,所谓艺术流派就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当中,对于艺术风格、美学主张、创作方式以及表现手段较为相似的艺术家的总称。艺术流派在京剧中也是极具特征的闪光处,如京剧中的四大流派、大小名旦等等,在京剧中,各个流派的名称均以创始人的形式为名,且在京剧流派当中,同样具有代表性作品和代表性人物,京剧“文丑”行当也不例外,如著名京剧大师萧长华所创建的“萧派”,通过对京剧进行流派的划分,能够将各种相似的戏剧进行归纳,在流派当中,各类艺术家可以进行相互交流,最终对京剧进行创新和补充,使之更加具备京剧形式美感。
在文丑行当中的文化美感是其重要特征,通过京剧文丑行当能够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以其独特的本源化和民族化特征而区别于国外艺术形式,在写意传神等方面,国外艺术作品讲究形式美感和真实美感,力求在艺术作品中体现自然中的实际美,但是,在我国京剧“文丑”行当当中所强调的是内心中善和美的结合,并十分重视伦理的价值,除了善、美以外,通过“文丑”行当还能够进行抒情、言志以及表现艺术处理手法;但是在西方艺术形式当中,其只能够通过模仿与再现表现艺术生活,所以,文丑行当中的文化美感不仅包括通过表演为观赏者带来的视觉感官刺激,而且,还代表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美学思想,这也决定了其在京剧行当中独特的美学意蕴。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于文化自信的重视,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其在我国以及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地位也愈加突出,且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除了考虑综合国力以外,文化自信等软实力也是重要参考依据。文丑行当种类较多,每一种类或者代表了其典型的人物形象,或者代表了某些一类人物风格,随着戏曲文化的发展,“文丑”在京剧中的重要性也逐渐体现出来,其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舞台中的滑稽形象,而是代表着现代京剧舞台中的重要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