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茜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思维能力培养,根据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方法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推理思维能力的锻炼应用机会。小学阶段数学推理主要可以分为代数推理、图形推理以及比例推理等三种类型。教师组织教学工作可以从推理类型特征出发,通过任务导学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来带动学生参与推理,表达推理,提升自身的推理意识,提高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能力;核心素养;思维
推理思维是重要的数学思维,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要求之一。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将推理思维的教学融入其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推理思维,运用推理解答问题,获得推理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将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推理色彩以及对于推理的运用挖掘出来,采用行之有效的系统化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在不断的数学实践当中,锻炼推理能力。
一、小学数学当中涉及到的主要推理类型
(一)代数推理
代数推理主要是一种基于数理逻辑的数学结构探索,也是所有数学思考的本质基础,在日常生活当中,代数推理的推理方式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来说,代数推理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推理形式,是学生们在认识数字,理解数字大小,进行数字运算中所必须要运用到的推理形式。代数推理是数字符号化和运算过程的高度概括,需要将真实事物以符号的形式进行表述。在数学实践中,代数推理通常需要经历寻找、识别、概括、运用、整理结构几个环节,实现对于具象到抽象的总结和概括。
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在四则运算过程中,具备利用符号和运算来指代事物的能力,学生在观察真实事物的数理逻辑关系后,能够结合学习到的数字知识,利用数字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教师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猜想、比较以及归纳等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推理能力。
(二)空间推理
空间推理主要是对空间形象的变化变换过程的推理认知,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当中的空间推理主要包括实物与推行之间的转换,物体位置发生移动以及图形运动等几个方面,這些方面的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推理的基础。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当中较为常见的空间推理如三视图推理,学生在面对给出的立体物体时,能够通过思维在脑海当中模拟物体的形象,同时对正视、侧视和俯视三个角度的图形进行辨别和确认。推理中,三视图要求学生需要具备空间定位能力、空间组织能力和形状解码能力,学生运用推理能力来进行思考,完成对于事物的辨别。
(三)比例推理
严格意义上来说,比例推理实际上应当归属于代数推理,但是在实际的推理思维运用中,比例推理所解决的比例问题并不仅仅是代数运算,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所讨论的重点体现在关系描述和评估之上,而较少考虑量的变化。因此比例推理被单独作为一种推理类型,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在比例推理的学习运用当汇总,需要改变管用的思维模式,能够以相对变化观念来进行事物认知。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当汇总涉及到比例推理的部分主要包括正反比例和路程速度实践等运算部分的相关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除了要具备相关的运算能力,同时还需要能够通过类比意识来进行分析。其中类比推理所具有的意识,在于培养学生从经验出发进行规律分析,再根据知识学习进行经验整合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后续数学学习具有极大帮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推理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一)通过任务导学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推理
推理思维需要在不断的推理运用当中逐渐养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推理思维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在模仿推理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创新推理来进行实践锻炼。教师在教学方面可以采用任务导学教学方式,提出新的任务引导学生尝试寻找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分析。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思维转换的推理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绘制辅助线来进行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分割和重新拼接。学生通过亲自进行图形的切割、拼接等操作,实现了平行四边形向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的转换。学生在观察中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正方形之间存在的面积关系,最终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整个过程中的前提和结论由学生自主进行推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得到了推理思维的创新,能够跳出模仿推理的思维局限,得到更为丰富的推理论证结果。
(二)鼓励学生对推理过程进行表达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所进行的问题推理,更多是通过脑海内的思考分析所完成的。大量的推理内容和推理细节停留在大脑当中,未能够直接表现出来。在后续的小学数学推理思维能力培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环境当中,以小组讨论为场景,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将自己的推理过程表达出来。整个表达过程,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推理过程进行核验,发现在推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盲点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小组同学也可以在讨论中提供自己的看法,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形成更为全面的问题理解,使推理过程更为严谨,学生的推理思维得到了长足的锻炼。
结束语
推理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长期被忽略的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认识到推理思维的重要性,理解推理思维能力对于数学学习的帮助和提升价值,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将推理锻炼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运用推理思维的机会和场景,使学生能够形成推理意识,积极运用推理思维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
参考文献:
[1] 蒋晓璐. 推理拓展 能力培养——谈论小学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5):1.
[2] 张纯. 直面数学推理发展数学思维 ——基于小学数学推理的实践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21(23):2.
[3] 白莉萍. 直面数学推理发展数学思维 ——基于小学数学推理的实践研究[J]. 陕西教育:教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