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琴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对以往比较机械、死板的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并为学生组织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得到比较长远的发展,取得最优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收益。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注重运用有效的方式组织问题解决活动,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成长,从而十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活动;有效方式
以往,小学数学教师总是将应试作为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一直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内容,却很少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难以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逐渐放弃了数学学习,在数学学习道路上脱离了大部队,不能为今后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提供助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非常让人失望。鉴于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需要下功夫优化自身的教学措施,多为学生组织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对教材要点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能够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下面,我将对小学数学组织“问题解决”活动的有效方式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小学数学教师转变自身比较权威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可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让学生高质量地解决有关数学问题,不断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感悟。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注重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结合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能够助力学生得到独立、全面的发展。
例如,以“圆柱和圆锥”为例,首先,我为学生出示了圆柱的图片,结合图片引出了教材新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然后,学生在我的鼓励下,提出了新的学习疑问:什么是圆柱呢?圆柱有哪些特征呢?并进行了动手操作,对圆柱模型进行了观察,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了圆柱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了互补,对教材内容有了一个更为系统的认识,发挥了班级学生共同学习的功能优势。最后,我灵动地讲述了教材内容,使学生深入记忆了所获取的数学知识。总之,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了问题解决活动中,运用多种方式快速找到了有关问题的答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綜合能力。
二、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小学数学教师明确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没有发展成熟,思考问题比较片面,并引导学生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增强学生的数学探索勇气。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转变学生死记的数学学习方式,助力学生轻松掌握教材要点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
例如,以“分数加法和减法”为例,首先,我向小组学生提出了以下合作探究问题: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题呢?然后,小组学生说了说自己的观点,即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再计算,牢牢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算理。最后,小组学生合作解决了我出的计算题,并根据解题过程,帮助认识教材内容有问题的小组成员改正了他们的错误,实现了共同进步的目标,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总之,让学生合作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快速内化了有一定难度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三、联系学生生活,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小学数学教师明确数学教材中收录的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所存在的息息相关的联系,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进行数学学习,可以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需要积极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真正获取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从而能够助力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取得满意的进步。
例如,以“图形的平移”为例,首先,我为学生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开关窗户、乘坐电梯等,并让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上述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呢?然后,学生对常见的这些运动进行了深度探索,挖掘了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并和班级同学交流了自己从生活中获取的数学知识,通过交流,对教材新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之后,我带领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指导学生解决了教材练习题,强化了教材重难点知识。最后,学生主动观察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对所掌握的知识有了一个快速吸收。总之,让学生联系生活有效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与教材内容进行了更好的对话,比较容易地获取了教材中的内容,获得了无可估量的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总而言之,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需要明确组织问题解决活动的重要性,并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数学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方式组织问题解决活动,给予学生一定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所需获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从而能够助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良好提升。
参考文献:
[1]严翠霞.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探索与方法[J]. 新课程, 2019(10):1.
[2]赵琳钰 胡新瑞.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策略研究[J]. 读与写:上旬, 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