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柔 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对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研究越发重要。韩家大院属于川西传统民居,其所在的上里古镇,历史上是“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经济上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政治上是近代红军长征过境之地。民族间的迁徙和商贸上的交流使这里很早就形成了繁华的场镇。对韩家大院装饰艺术的研究既是研究乡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丰富川西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能为现代建筑的创作提供一定借鉴[1]。
韩家大院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属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三面为丘陵山地,青衣江支流陇西河贯穿其间,呈北高南低之势。当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 ℃左右,年降雨1000 mm 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70%~85%,降雨多湿度大,植被尤为丰富。
韩家大院始建于1824 年,历时近百年,是古镇官商世家韩氏家族所建。韩氏于1693 年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从陕西省泾阳县花池头余家渡沿古道入川,来到上里古镇定居。靠销售陕西一带生产的土布发展起家的韩家人也重文习武,从清乾隆到道光年末,先后有数十人参加科举。其第七代子孙韩耀文,曾官至兵部尚书的一品官兼督察院右督御史。鼎盛时期,韩氏在古镇修建了13 处宅院,现存3 处。本文所调研的韩家大院位于古镇中心广场水景街31 号。
韩家大院沿陇西河顺山势而建,坐东向西,进深为三院,每院三级,院院相通,共9 个天井院落,占地面积约4600 m2。从大门进入,三台院落依山地地形逐院抬高,错落有致,颇具北方四合院气韵。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合理大方。大院建筑则为“墙倒屋不塌”的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双坡青瓦屋顶纵横相连,构成连绵起伏的大屋顶,挑檐较宽。宽敞的檐下空间为建筑内外的过渡空间,以适应川西多雨湿热天气,满足避雨防晒和乘凉的需求,为典型的川西传统民居建筑。
川西地区的建筑装饰艺术具有朴素却不失格调的美,是民居院落中的点睛之笔。工匠师傅多用当地木、石等施以多种多样的雕刻技法。韩家大院在木雕和石雕艺术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雕刻题材上也是遵循韩家人的心理期盼,来表达对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等愿望的追求。
材料作为民居建造的必需因素,任何建筑都凭借其得以成形和被使用。除了承担房屋的承重结构来完成房屋的建造,材料还是展示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物质媒介载体,以表达人们的精神需求。韩家大院地处四川盆地,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植被尤为丰富。由于取材方便且便于加工,木材和石材是韩家大院运用最为广泛的材料,整体呈现出自然质朴的感觉。
具有良好稳固性、伸缩性和易于雕琢性的木材,是承担大院梁、柱、椽、枋等承重结构的主材,其不仅辅助砖、土、泥、瓦、石和竹等共同完成房屋的建造,还展示着大院绝大部分的雕刻艺术,将自身材料性能发挥到了极致[2]。韩家大院的木雕多用杉木,辅以楠木,运用了浮雕、镶嵌雕、镂空雕等工艺手法。其中,镶嵌雕是韩家大院中最为特色的木雕类型,此种雕法层次清晰分明,立体效果突出,对于雕刻者的技法要求较高。
而为建筑重要维护材料的石材,则在韩家大院的建筑底部大量运用,起到支撑固定、防潮保温作用的同时,也装点着韩家大院。石雕为主要的装饰形式,综合多种石雕技法装饰重要结构,尤以镂空雕、浮雕出彩。其中,镂空雕多用于大院台基约30 cm 高的架空层红色砂石石材,每隔40 cm 变换一种样式,作为通气孔排出建筑潮气。浮雕则大多体现在柱础石这一部件上,鼓式和基座式柱础结合、鼓式和覆盆式柱础结合的复合式柱础是大院最为常见的2 种柱础石形式。
2.2.1 人物神仙
韩家大院的隔扇门装饰雕有富有情节的人物神仙,东院、中院、西院各一主题,均为大众所熟悉的民间故事或戏剧情节。东院隔扇门隔心上的镶嵌雕主题是《西游记》,讲述姜太公钓鱼、大舜耕耘、济公收害虫、习文练武等故事;中院以《白蛇传》为主题,水淹金山寺、白娘子打进雷峰塔、许仙求拜等情节活灵活现;西院则以《红楼梦》为主题,共读西厢、宝黛初会等木雕画面细腻,人物神情生动自然。此类题材的人物神仙纹样造型生动,神情自若,多以正面表现,细节精细。
2.2.2 祥禽瑞兽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将某种动物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在韩家大院,蝙蝠、喜鹊、鱼、大象、鹿和鹤则是代表性动物,其单独出现或者与人物形象、花草植物、器物、符号等组成复合图案组合出现,共同装饰大院的建筑构件,以此来表达不同的吉祥寓意[3]。“福、禄、寿、喜”是东院正堂隔扇门绦环板上的木雕,画面以蝙蝠、鹿、仙桃、喜鹊为主,搭配字体、植物纹样来表示对人的祝福,代表健康长命、幸福快活和吉祥如意。东院过厅台阶左右的石雕—象,谐音“祥”,代表吉祥如意,大象鼻子往内院勾,则表达了韩家人对财富的向往。
2.2.3 草木花卉
韩家大院的各类装饰性草木花卉木雕和石雕多用于非视线中心的绦环板、裙堵和边框等部位,包含如梅、兰、竹、菊、松、荷花、卷草纹和忍冬纹等在内的多种样式。此类自然景物题材的雕刻纹样除具有装饰作用,也象征着农业文明,常以谐音或者比喻等手法出现。菊花象征高洁长寿,荷花象征清纯高贵,忍冬纹象征生命常驻。由于纹理自然、造型可塑性强,植物纹样不仅有单独造型展现的形式,如西院绦环板上的“四君子”,还有很多作为配角,组合人物、动物、器物出现的形式。
2.2.4 器物纹样
器物纹样是韩家大院建筑装饰纹样中最为特色的装饰题材,主要体现在对乐器、礼器、花瓶、扇子等的塑造上。这类题材的纹样多具有浓厚的陕西泾阳文化气息,以器物组合人物纹样的形式出现,如人物吹唢呐、人物打腰鼓、人物耍刀剑等。除此类表现生活场景的画面外,关于器物纹样还有对儒家“定力”“静气”的刻画,如韩家大院的东院隔扇门绦环板上的花几、香几等雕刻纹样。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影响深远,具体也反映到建筑及其装饰上。从院落布局来说,韩家大院注重秩序感、规整感,9 个天井空间序列排布,追求的是空间环境的相对稳定。装饰纹样上,则巧妙运用对称、对比、重复等艺术表现手法,画面或规则统一或错落有致。映射到儒家文化上,则是对“序”“正”“和”即次序、规整、和谐的追求,以此达到一种“中庸”之美。此外,韩家大院精巧的木雕文字更是清晰地表达着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匾额和楹联都出自雅安当地名家之手,依据韩氏家族背景,描述有关于右都御史韩耀文、“武魁”韩耀文、“踩草梭镖”韩廷藩等韩氏子孙的生平事迹、功德造化。例如,西院楹联“青山绿水神仙府,文字武功国士家”,中院楹联“魁佑一方德披后人,武安四海礼待桑梓”等。其不仅提升了韩家大院的美学、文化价值,还表现出儒家伦理观念,体现着教化作用。
吉祥文化是一种精神寄托式文化,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属于精神的表达与寄托。韩家大院建筑装饰纹样的装饰题材大多通过文字直述、比喻关联、实物再现、谐音取义、引申抽象图案和传说典故的表现方式,来表现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以此来还原生命存在所具备的安全、幸福、自由、和谐的精神,表现韩家人“禳灾”“纳吉”的心理,具有浓重的民俗色彩和广泛的象征意义[4]。无论是对人物神仙、祥禽瑞兽、草木花卉还是对器物的刻画,这些装饰图案都寄托着韩氏家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对于美好未来的期望,工匠师傅借助其自然属性及特征加以延伸。
明清时期,川西传统民居受到了移民文化的深刻影响,经历了一个与其他地区民居形式的融合过程。刘致平在《中国居住简史》中曾述:“……川中清代住宅的制度受陕西、华南的影响很多……各省移民全有其自己的风俗习惯。”因此,川西传统民居是在融合移民文化基础上结合当地先民文化、自身地形地貌及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其建筑装饰纹样也是如此,是以民众的生产生活为依据来创造的。韩氏家族于1693 年,从陕西省泾阳县移民而来,在近百年的建造过程中,韩家大院的装饰纹样内容表现出了川西文化与陕西泾阳文化的交融,展现着如秧歌鼓、竹马鼓、唢呐吹乐、社火等泾阳古老民间文艺活动场景,具有包容性和多元化特征,传承民族传统艺术精神。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为民间工匠所创作,是民众信仰和理念的直接反映。韩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是韩家人理想追求、文化内涵的精神寄托载体,以其视觉化的图形图案真实地反映着韩家人的心理,既显示着建造者的巧夺天工,也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韩家大院作为雅安当地传统住宅技艺的典范制作,对其建筑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既是对雅安当地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乡土文化的研究,也是对川西建筑装饰文化的丰富,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也为同类型建筑遗产的保护和现代建筑的创新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