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煜钿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在读
侯君捷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曹展翡 惠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在读
正义是指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做出的肯定判断。作为道德范畴,“正义”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看每个人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权利、履行了应有的义务。“正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各尽其职就是正义”,他认为正义是追求等级制度与社会秩序的理想化。由此可以看出,公平公正的前提是正义,只有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相应的义务,社会才会有正义,才会公平公正。
空间正义是指存在于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领域中,分配给空间中每一个居民的权利方面,在过程和结果中都要有社会公平和公正。大卫·哈维对“空间正义”的集中探讨始于《社会正义和城市》。大卫·哈维将“社会正义”这一社会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概念与“城市空间”这一地理学术语勾连起来,着力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应该以及怎样在城市空间规划中贯彻社会正义原则。也就是对空间不正义现象的批判,在于观察、辨别和消除根植于空间中的不正义。
空间正义由空间生产正义、空间分配正义、空间交换正义、空间消费正义组成(见图1)。其中,空间生产正义具有决定性意义,公平公正地参与生产才能参与公平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要想实现空间正义,就要实现空间生产的正义,空间中每个位置都要公平公正进行生产,这是一个“资本空间化”过程,通过将“空间”分解为可以交换的商品,“空间中的生产”转换为“空间的生产”。正如大卫·哈维所说,空间就是社会,在空间生产过程中社会关系也被生产。空间正义的目的是追求社会之间的公平公正,要想让在这个空间内的生产和消费公平公正分配,让这个空间中的人公平公正地履行义务获得权利,那么就要通过相应的价值指引、制度安排、政策制定和规划来实现,使得分配的过程和结果公平正义。
实现空间正义的途径则要通过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倡导一种机会均等的增长;追求增长的正义;强调经济与其他方面同步增长。空间正义是指空间中的每一个人都机会均等,能公平公正地获得成长的机会。这样可以避免产生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城市人口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有着很好的机会和条件,而农村人口却几乎毫无出路,只能过着贫困生活。包容性增长要面向低技能劳动者,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给他们提供工作,让他们也能生存下去,做到均等化;面向孩子要提供平等的教育,使得在农村留守的孩子也能同样享有学习的机会,这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否则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未接受教育,未来将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空间正义在城乡规划领域表现为过程正义、规划正义、结果正义,即在规划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中都要围绕着空间正义这个核心[1](见图2)。本文以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某小区老旧住区更新为例,阐述空间正义在城乡规划领域如何表现。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老旧住区得到了更新,但是在政府和开发商的主导下,不正义现象丛生,大量的旧住区被更新为商品房,被政府和开放商进行兜售。而居住在旧住区的居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相应的公共设施不齐全,环境质量大幅下降。在更新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居民成为弱势群体没有话语权,无法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且更新后的商品房高度同质化,当地历史街区的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特色风貌都遭到了破坏。为此,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某小区进行老旧住区更新过程中遵循过程正义、规划正义、结果正义,从而达到住区更新过程中空间正义的目的。
规划过程中要以人为中心,而住区更新是围绕居民为中心进行公平公正的规划,不是一味地进行商业化开发。要想解决这种商业化开发的不正义现象,分别要在基础调研阶段、方案编制阶段、投票表决阶段即规划过程中体现出来。
2.1.1 基础调研阶段
在基础调研阶段,要让居民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居民参与进来,收集居民的问题和需求。该住区更新项目中通过发放问卷、居民访谈、座谈会、入户调查、实地勘察和网上平台等,让居民有发表自己主观意见的地方,由此也能在规划过程中解决居民的这些诉求。
2.1.2 方案编制阶段
在方案编制过程中,要与居民沟通交流,而不只考虑如何达到商业化需求。在该住区更新项目中,项目组设定了方案初稿、方案草稿、实施方案3 个子环节。同时,采用“多轮汇报、分层推进”的方式,在周末对居民进行汇报,而且不同年龄层的居民都要有所参与,才能使得方案惠及所有年龄层,更加公平公正。最后还要在住区进行公示,让未参与的居民也能了解情况。
2.1.3 投票表决阶段
在方案拟定后期,项目组配合政府、居民、开放商等进行投票表决,而且要确保每一户居民都要有投票权并参与投票。投票时间为一周,一周后进行票数统计。当同意的票数超过2/3时,该方案才可生效。
2.2.1 规划原则体现空间正义
在上海市老旧住区更新中,项目组遵循“安全、整洁、文明、有序”的总体规划原则,因地制宜针对住区提出更新原则,而且这些原则要兼顾不同年龄阶层的群体,要做到对住区里的每一个人都公平公正[2]。例如,对于老人、儿童的公共活动场地,由于该住区空间有限,项目组采用儿童老人公共活动空间复合设计的方法,对空间进行叠加利用,来尽量满足这2 个年龄层公共活动的需求,从而达到空间正义。
2.2.2 规划方案理念体现空间正义
在规划方案理念中,该项目强调3 个结合:首先,结合老旧居住区在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的现状特征;其次,结合居民对居住区环境改造的客观诉求;最后,结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转变。这3个结合强调了在空间上的公平公正,因地制宜满足居民的需求和当地的特征。
2.3.1 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在这个项目中,居民参与了项目规划方案的确定,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使得居民有一种成就感,付出努力之后使得住区更新能得到居民的认同,会珍惜这次参与更新的机会,还能让社区保持原有的特色,而不是成为商品房导致社区特色丧失。之后在社区中居民也会主动保护住区环境,改善社区的氛围和面貌,因为这是他们付出努力、共同劳动的结果。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联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可以改善居住区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区发展。对于居民来说,他们得到了公平公正的公共参与机会,用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该项目规划过程中,居民对中间围墙“拆与不拆”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但最后根据民意决定拆除中间围墙,实现空间共享。最终想法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赞同,同时无形中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图1 空间正义的构成
图2 空间正义的表现形式
图3 如何坚持空间正义
2.3.2 推动社区赋权、修正更新导向
在该项目中,居民主动参与且被赋予权力,则可以避免出现居民没有话语权,被开发商建设成为商品房的不正义现象。居民被赋予公共参与的权力,有意识地参与和提出建议,就可以围绕居民的需求进行更新,不会被开发商左右[3]。在该项目中,项目组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共同为意识核心,推动社区更新价值导向的转变,追求规划结果的空间正义,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社区更新的价值导向,强化社区更新结果的公平公正。居民在社区中有行使公共权力的意识,在社会上也就自然而然会行使权力,在这个价值导向的影响下可以促进整个社会更加公平公正。西方国家居民已经有行使自己公共权力的意识,我国居民缺少这种意识,才导致一些不正义行为的出现。
城市化导致的空间分化造成了中心城区与郊区分化,进而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由于贫富分化,穷人和富人的居住地区、环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区别。穷人居住的区域交通不发达,上下班非常不方便;周围的公共设施配备不齐全,教育医疗配套欠缺;环境条件恶劣,有些甚至发展成为贫民窟。例如,我国香港天水围位置十分偏僻,周围的就业机会很少,居民只能出城上班,上班的车程至少在1h,这样的交通成本让许多居民痛苦不堪。周围的配套不完善,大量新移民和低收入阶层聚居产生了社会隔离、阶层冲突的问题。许多由内地来港的新移民居住至此,很多家庭依赖失业综援度日,在未能适应新环境及社区支援不足的情况下,2004 年~2007 年天水围发生多起家庭惨案。这些问题对整个社会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在未来会扩散至整个城市。因此,对于落后地区的居住区,要配备足够的公共设施、就业机会和良好的交通条件,要给予贫困地区人民一个适合居住的环境,避免贫困地区的人民难以生活,这样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也会有促进作用[4]。
近年来,我国一直推行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希望可以用公共交通来替代私家车,以此解决道路拥堵问题。但在TOD项目中,仍有大量优质的停车位,提供给拥有私家车的高收入人群使用;大量的交通站点配备在高收入阶层的地区,这样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方便高收入人群的出行,而低收入人群出行在马路上还是挤得一塌糊涂。高收入阶层拥有高于普通人的机动车出行比例,同时又因临近轨道交通站点而拥有优质公共资源,这就是一种不正义现象。对此,应限制私家车的出行,给低收入人群多的地区配备公共交通站点,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的班次和速度。转变人们的理念,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减少私家车的出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正如上一点所提到的高收入人群出行使用私家车,这样一来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对没有私家车的低收入人群来说,这就是一种不正义的现象。高收入人群驾驶私家车出行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并不用为此付出代价,这就是对没有私家车的人群不正义的现象。对此,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在高峰时段对私家车出行进行收费,以此来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这样一来可大大减低过多私家车出行带来的污染问题,保护城市环境[5]。此外,高收入人群所在的地区多为绿化环境较好的地方,而低收入人群所在的地区却有许多工厂、垃圾厂。因此需要合理分配空间,使得低收入人群也能公平公正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每个城市中都存在许多不正义空间,这就需要规划师进行合理公平的规划,在规划过程和结果中都要遵循空间正义这一目标。只有消除空间不正义现象,整个社会才可以更加和谐地发展。达到空间的绝对正义是非常困难的,规划师只能尽量让空间达到相对正义,让每一个在这个空间、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可以公平公正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