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继平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传媒学院,北京 102602)
美术馆的功能处于变化之中,从15世纪到17世纪,博物馆和展览之间有着绝对的统一性,博物馆、画廊是收集物品的存储空间。18世纪,展览开始融入新的科学概念,人们对展品进行科学的分类,新一代美术馆出现,教育功能得到增强,美术馆开始在公众的艺术教育启蒙、导览和专业的学术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1]。
美术馆现场的文字和图像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而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Garburn认为,像其他机构一样,美术馆必须了解和满足三种人类需求:商业合作使“美术馆成为一个可以社交的场合”;教育方面,学生在那里学习“关于世界的东西”;而普通的美术馆访客需要能够被提供一个比家里和工作场所更高级、超越个人经验的东西[2]。诺曼认为,需要通过教学、讲授和互动来控制和维护博物馆作为权威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美术馆可以帮助受众建立信任和互动,而不是用权力作为教育家[3]。
周海玲认为,博物馆是新型的政治治理工具,在对福柯的《博物馆的诞生》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博物馆已经成为主动教育公民、培养主体而不是使人被动接受知识的场域[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博物馆的展览开始注重观众的参与,强调在文化、娱乐、教育和技术领域实现跨学科合作。数字时代,更多的专业研究认为,如果教育专业人士想要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3D旅游似乎更有效[5]。
艺术教育功能一直是美术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馆对外意义传达的实现途径。1999年,英国政府宣布实施前所未有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计划,以充分挖掘博物馆和美术馆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的巨大潜力。该计划还提供了一个研究场馆的教育活动,考察儿童、学生、教师及场馆工作人员的学习效果[6]。中国美术馆于1963年正式开放,坚持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举办各种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儿童和家庭教育项目[7]。博物馆必须在世界文化快速发展变化中加强文化意识和民族身份认同,并在全球性发展中发挥自己特定的社会教育作用[8]。
目前,关于美术馆内的艺术教育,在现实空间中以美术课堂搬到美术馆、利用美术工作室、美术馆进学校这三种类型为主。2021年3月,中国美术馆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中心组织的“大手拉小手共耕耘”活动,就是将课堂设置在美术馆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和主持人鞠萍带领青少年,通过观看艺术品、动手临摹、剪纸、雕塑等形式,让青少年发现美、感受美和体验美。
虚拟空间中的美术馆主要有在线课堂、虚拟展厅和互动游戏平台这三种类型[9]。其中,互动游戏平台同时存在于线上和线下空间。沉浸式交互设备技术呈现了展品的新面貌,在艺术品和观众之间生成了一个新的对话模式,观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体验。
2020年9月,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展出现场,故宫博物院利用建筑内部特征,投影苏轼广为流传和脍炙人口的诗词,同时配以符合诗词意境的宋代绘画,画中的人物、风景、飞禽都做了动态影像处理,在大量实物书画、碑帖、古籍之中,动态影像激发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探索欲望。展览在不牺牲与真实艺术品相遇的宝贵时刻的前提下,实现了智能艺术博物馆中可移动、个性化和互动性的博物馆体验。
互动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了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艺术教育方式。在线学习为艺术博物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探索出新的教育方式,扩大了其教育使命。但是,在线学习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线学习游戏可能包含了互动性,但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或课程结构。
现实的情况是,美术馆不可能每一场展出都能由艺术造诣深厚的馆长带队参观和学习,线上的展览也缺少具体的课程结构和教育目标。针对这一现状,解决线下和线上课程的融合建构问题是关键。
本文将以吴冠中作品展为例,探讨在美术馆中如何开展艺术教育研究与课程实践。选择艺术博物馆有关吴冠中的作品进行研究和实践,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是吴冠中及其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吴冠中在英国、法国、新加坡举行了一系列展览,在国内也不间断地有各种规模的展览(详见表1)。吴冠中的影响已经从业内普及到普通民众,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参观活动,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参展活动都有可能在这个展览上实现。
表1 近年吴冠中主题展览
其次是其作品的特征。吴冠中被称为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画作,不重在形,而在“意象”。他认为,意象存在于客观世界,并非所有的图像都是美丽的,艺术家的眼睛识别能力在于他能够识别图像中的美,把握构成这种美的要素,并将这种美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从而在观众中产生一种共鸣。他通常运用一种控制总体的色彩,将色调加以无穷尽的变化,创造出一种浪漫的有空气感的空间效果[10]。
最后是吴冠中绘画的抽象性和文化性。抽象绘画作品中所有现实客观的形态和描绘性因素完全从画面中消失,画家纯粹地以抽象的色彩与线条来表达内心的精神,努力摆脱外形的干扰。吴冠中的绘画具有抽象绘画典型的风格,同时在材料和线条表现和整体风格上,极具中国艺术特色。
吴冠中的画作涉及建筑、植物、动物、人物及各种各样的风景。为了完成这些画面,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学习吴冠中绘画的过程,其实也是引导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过程。
以吴冠中绘画展开教学,其中最重要的是抽象绘画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从艺术家的作品出发,找到其中的共同点,并进行提炼概括,制定适合不同类型观众的创作方案。
从吴冠中的绘画来看,最引人注目的是色彩。依据物理学的概念,色彩是宇宙中高度运动的物质能量形式。对于初学色彩的人来说,色相环的绘制能够使其对色彩的三重属性有清晰的认识。这种基础理论的学习适合在校学生,但并不一定适用于在美术馆参观的受众。这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颜色,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色相环上的孤立色彩,更多时候色彩的背景、色彩的比较、色彩之间的融合才是我们最终应用色彩的形式。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对艺术作品色彩的综合反映才是色彩存在的主要价值和意义所在。
色彩的学习在美术馆开展,可以把侧重点放在色彩意象表达的训练上,注重对色彩进行系统学习,而不局限于色彩三重属性的机械表达,特别是更加注重对色彩感觉的系统培养。这种培养需要在训练时对概念进行发散性思维分析,并且要对色彩的属性进行深度了解和概括,而对于是否具有美术基础不做要求,因此,适合在美术馆内开展。参观和色彩分析让观众尝试以抽象的角度来看待画面,画面不再以写实的组织秩序为束缚,而是关注画面的抽象色彩组织结构。
参观后,教师应进行课程规划,特别是应强调色彩语言的象征意义,同时在画面色彩的组织上强调抽象的结构关系与视觉传达的有效性。通过对抽象绘画构成关系的研究,能够建立观众系统的色彩观念。课程训练的目的就是结合抽象主义的表现手法,同时限定命题,使色彩的形式服务于内容,这样既结合了抽象主义的优点,同时也使色彩的属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课程从画展展出的作品出发,参照画展中《春》系列作品和其余相同主题作品进行命题。命题要求采用抽象的形,纯粹用色彩来表现主题。创作作品时,要求强调色彩语言的象征意义,在动手前多观察对象,并理清自己的表达意图,同时寻找相关的视觉资料。在画面色彩的组织上强调抽象的结构关系与视觉传达的有效性。
创作通过三个步骤来实施,首先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接下来将具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的颜色,最后再根据形式进行绘画和处理。概念虽然是抽象的,但是概念到视觉的转换是可以实现的。以命题一“春夏秋冬”中的“春”为例,因为季节的概念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感知,首先就需要列出和春有关的具体事物,接下来将具体的事物概括为具体的颜色。在吴冠中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简洁的草绿和嫩绿及粉红、紫、黄,组成了春天勃勃生机的景象。这其中有强烈的心理暗示,观众自然会联想到春天的桃花、迎春花等具体的事物。
课程设置三个主要命题,三个命题的难度递增,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的观众,可以进行第一个命题的创作,对于有专业基础的观众和学生,可以进行系列创作。第一个“季节”命题,主要注重色彩的归纳和概括,从一个季节中提炼出主要的色彩,实现把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图像。因为我们对季节的感知基本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识的,实现概念到视觉之间的转换难度不大,对于普通观众也可以顺利完成创作;第二个命题为“五味——酸甜苦辣咸”,味觉和视觉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和新鲜食物相接近的颜色必然引起人的食欲,但是如何把舌尖的奇特感受通过视觉表达出来,需要观众的创造性思维表达,这个命题适合对艺术感兴趣、善于独立思考的观众;第三个命题为该课程作品中最复杂和难以表达的“七情——喜怒哀乐愁苦忧”,把心里的感觉用色彩付诸画纸上是最难以表达的主题,这需要观众具有形象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这个命题适合有一定艺术基础的观众。通过三个难度递增的命题,满足不同美术馆参观受众的需求(详见表2)。
表2 创作主题和概念转换及步骤对比
三个步骤中,第一个步骤使观众学会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事物,这种具象的事物须具备典型性;第二个步骤使观众学会把具象的事物概括出典型的色彩,主要是理解色彩的色相、色彩的梯度及作品的色彩层次;第三个步骤,培养观众的画面构图、主次,最重要的是创造性,同样的色彩意象,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和笔触进行表现,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
该课程作品完成后,每个作品看似随意,事实上每个练习都涵盖了系统的色彩知识。例如,“酸”的表达,“酸”是刺激性的色彩,它需要观众把这种刺激性的味道联系到具体的事物,然后把这些具体的事物归纳为具体的色相。色相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色相作为整幅作品的基色决定着主题的表达,而饱和度和明度也因为酸味的特征而被要求具有高明度和高纯度的表现。同样是味觉的表现,“苦”则有明显的不同,因为表达“苦”这种极具层次的味觉感受需要联想的事物差别很大。苦瓜是苦的,它的色彩是高明度的表现;咖啡是苦的,但是,它的色彩却是低明度、低纯度的。
从观众完成的作品看,观众对色彩有了更深刻和系统的认识,这种在某种主题下创造性发挥的训练方法,需要观众建立对某种色调的独特理解,不是机械地绘画色块,而是实现色彩意义的表达。
在对没有美术基础的普通受众进行课程实验时发现,效果几乎是一致的。他们都能够在参观展览后,根据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创作出不受造型限制的作品。即便普通观众在表现上缺少色彩层次,但也足以证明:通过创作,普通观众对传统绘画概念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改变;通过课程,他们也愿意尝试通过绘画来表达自我。这也间接证明了,这一课程设置适合不同类别的美术馆参观受众。
数字时代,每个美术馆都有自己的文创产品展示场地,但是鲜有适合受众沉浸式学习的设置。如果伴随每一个展出,都能有相应的互动课程,这种课程从展览本身出发,可以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介入,满足青少年和家长的互动参与,美术馆的教育功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展览出发,可以开拓观众视野,鼓励观众用全新的观念解决专业基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以更专业的视角看待自己的作品。以课程训练作为参观展览的总结,可以加深观众对展览的认识,总结学习并转化为自己的专业认知。美术馆语境中艺术教育的核心即是通过课程,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建构一座桥梁,使观众以最科学和有效的方式获得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