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秋,聂国东,梁 媛
(东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1]。对于新时代高校而言,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立足高校的实际情况,扎根于大学生群体,深入体悟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只有把握好内涵,才能掌握住劳动教育之舵,在劳动育人的宽阔海洋上乘风破浪。其次,高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敢于发现问题,勇于教育创新,在创新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针对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找准解决路径,对症下药,在正确的劳动教育之路上以破竹之势砥砺前行。因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内涵、问题与路径,对新时代高校的劳动教育展开分析(见图1)。
图1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涵、问题、路径的架构
新时代高校的劳动教育,在传承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育时代新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等三个方面具有关键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劳动是人们原本实力的表现形式,是最根本的实践过程。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将来的社会形式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劳动则是自由且自觉的生命活动[3]。对于教育而言,其主要目标是加快推进人类的全面而自由的成长和发展,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的教育形式,是高等教育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的劳动教育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在儒家思想中,“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伦理要求表明,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就理当参与劳动。“耕读传家”是中华民族劳动教育的典范模式。耕读的形式不仅使劳动教育的群众根底稳步提升,让接受教育的读书人可以自力更生,还能使其自觉磨砺身心、砥砺品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4]。国家诉求是促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系统架构形成和推广的重要基础,构建高校劳动教育的系统架构是社会发展之需要,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需要。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劳动价值观,这关系到新时代的青年人才能否实现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也关系到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劳动教育在教育制度中发挥着基础先导、强化引导、全局主导的关键作用,即以基础规范的劳动教育为前提,在学生中根植劳动教育的观念,强化劳动教育的意识,整体实现劳动教育的新进展和新突破,使劳动教育的关键地位日益上升,对劳动教育赋予强烈的关注度,最终建立健全具有新时代高校特色的劳动教育系统架构。通过凸显独特育人价值的劳动教育,使德、智、体、美的教育迈上新台阶,以五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系统架构,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度和喜爱度[5],从而有利于开展独具创造性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接受良好劳动教育的新时代人才。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在提到劳动教育时着重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6]。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塑造培养和教育系统架构的完善构建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促使高校在开展现有劳动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教育活动,体现新时代高校坚守育人初心、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高校劳动教育的改革与落实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与支撑。
新时代的高校要高度重视“劳动育人”方针,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以及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组织实施劳动教育系列活动等方式,发现劳动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努力打造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促使青年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标和要求。
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同时开展经验教训总结工作,从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三个维度发现问题,从问题的源头进行深度解析。从全国多所高校总结的经验来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上重理论而轻实践
劳动教育侧重于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这恰恰是劳动教育在教学理念上出现了问题。现实中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劳动教育尚未能充分结合校园文化发挥劳动教育的实践功能和作用。例如,有些高校设置了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可却没有制定完备的劳动教育系统架构,劳动教育活动在校园中的开展效果不理想、受众面较窄,劳动教育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也就越来越少,从而导致高校青年学生在理论方面缺少对劳动教育的真正认知,在实践方面缺乏劳动技能的增强锻炼,进而在劳动教育的学习和实践中,表现出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致使作风不踏实,难以落实到位。
为此,高校可以在日常管理中融入劳动教育,积极开展落实劳动教育相关的学生教育和实践活动,还要积极探索独具创新性的劳动教育活动方式。这就要求新时代的高校在结合劳动教育开展活动时,应预先做好顶层设计,依据劳动教育的内涵、存在问题、功能意义等进行深刻分析,开展具有特定针对性和明确指向性的活动,提升高校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探索创新性劳动的活动形式,充分领悟劳动教育的参与成就感和实际应用价值。
2.教育管理上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有效保障
在新时代高等院校的教学课程设计中,劳动教育的落实需要有效的教育体系保障[7],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是无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劳动教育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都需要充足的物质保障,才能确保教学管理、师资力量、工具设备、活动场所等正常运行和维护。其次,是缺乏完备的规章制度。制度保障能够推进新时代高等院校的劳动教育向规范化、成熟化的方向迈进。高校的劳动教育一旦缺乏完备的管理制度,就会导致教学团队的资源无法跟进,相应的理论课程、实践活动、人才机制等难以落实,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教育评价上缺乏对劳动教育的综合考评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教育考评在考查学生课业成绩的同时,还增加了平时表现、勤奋程度、社会实践等指标。目前,劳动教育的制度保障尚不完备,部分高校在综合考评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劳动教育的所占比重。部分高校虽然将劳动教育列为综合考评的考核指标,但是在实际执行制度时,无法将劳动教育的考评落实到位,如仅提交社会实践总结等。归根结底,还是部分高校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结合劳动教育对学生开展综合考评工作,或没有将劳动教育指标纳入到考评中。在具体落实考核制度的时候,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学生消极应付考核的状况,导致劳动教育的考评效果不佳。因此,完备的综合考评制度和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的高校要改进综合测评机制,着重关注劳动教育的发展作用和实施效果,改善劳动教育在综合考评方面的不足和短板,积极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综合评价中的支撑作用。
在理论研究层面,为最大程度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和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效用,部分高校已形成由领军人物领航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学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劳模文化、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专职教学、科研、宣讲团。部分高校在思政课堂中设置独具劳动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针对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授课特色,开展理论课程优化工作,打造“人人争做劳模”的高校文化,提升劳模课程的理论性、亲和力。
在实践活动层面,可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在本科生阶段,重点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探索;在研究生阶段,重点进行创新性的实践活动[8]。可以组织开展讲座报告,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与广大青年学生分享通过劳动实现人生理想的经历;组织开展实地种植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劳动者的艰辛;把劳动精神融入班集体建设和日常学习生活,以劳动精神涵育班级文化,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分享劳动的心得与感悟。以此形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良性循环,营造争做劳模的浓厚氛围。
同时,校院两级密切配合,建立健全以特色学生活动为引领的劳动教育体系。可以尝试开展以“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为主题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具体的活动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劳动教育系列活动设计
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出发点,系列活动可以涵盖五个方面的主体活动:劳动教育倡议活动、“劳以树德”劳动教育精神学习活动、“劳以增智”学习先进劳模活动、“劳以强体”劳动实践活动、“劳以创新”主题征文活动。劳动教育的五项系列活动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情况和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养成经常劳动的习惯,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在劳动教育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最终,促使学生踊跃分享劳动感悟、乐于展示劳动成果,在劳动教育中达到互学互促的积极效果,从而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
在落实劳动教育方面,高校要坚持系统性、开放性、协同性原则,从治理理念、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培养模式、统筹机制等方面入手,逐步构建高等院校劳动教育的新模式。由此,我们从新时代高校的视域,全面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提出以下三条实现路径。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校应将劳动教育与服务意识教育相结合,对劳动教育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学生组织群体的劳动教育,发挥学生组织群体自我管理与服务的特质,调动他们在劳动教育活动开展方面的积极性,挖掘他们在劳动教育相关的学生活动策划与实施方面的潜能,构建独具特色的结合服务意识教育的劳动教育系统架构,使服务意识教育与劳动教育互相促进,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走进社区进行公益服务,体验关爱他人的善良之感,从而在深入社会、认知世界的同时,深刻领悟劳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坚定的劳动观念和意识。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奋斗、创新、奉献的工作精神,树立崭新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社会的承诺[9]。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劳动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和品格,以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不仅体现在责任意识教育的培育中,还体现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中。首先,高校应强化自身责任意识,重视劳动教育,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实施,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同时还要做好社会宣传,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充分调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与家庭、社会一起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校内外教学融合发展,保证劳动教育具备足够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劳动的同时,确保劳动的质量和效果,在劳动教育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此外,在劳动教育的责任意识方面,高校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活动,如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参观实践,结合历史文化教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法制安全教育普及劳动知识等,使学生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程度,在家国情怀、历史溯源、法律法规等方面强化劳动教育的责任意识。同时,高校还应该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使广大青年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如在实践活动的组织和领队中分配专任教师与思政教师专门指导劳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同时,也能培养和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其接受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新时代高校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综合考评,同时保证考评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将培养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劳动素养的评价指标中。要发挥专业优势,紧跟当下热门的研究方向,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和技术,鼓励广大青年积极探索创造性劳动的方法和形式,并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总体而言,新时代高校视域下的劳动教育在稳步发展中不断创新,具有动态发展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1]因此,新时代高校的劳动教育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特别是结合信息技术的变革趋势,有效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更加生活化的方式,策划开展劳动教育新形式,并主动就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高校青年共同探讨,提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兴趣,使劳动教育的内核紧跟时代变化特征,充分反映劳动教育的时效性。此外,新时代高校要积极倡导知识型、创造型的劳动教育,努力培养技能型、创新型的时代新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做出贡献。